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明心学作为传统心学的集大成,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文化宝库。阳明心学彰显出的“立志”“修身”“实践”品格,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为中心,结合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考察阳明心学当代复兴及其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之可能,充分挖掘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思考和探讨阳明心学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挑战,也具有政治和专业双重优势。高校应通过加强课程思政价值理念引导,建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元素,发挥教学方法的中介作用,多主体多元化参与进行教学评估等途径,不断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通过分析医学生“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实际问题,思考如何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医学伦理学”“云思政”课程,以期为“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汪欢 《文教资料》2020,(1):130-13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积极推进其在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发展,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本文审视有关现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合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希望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光荣使命。中医类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寻找课程思政的“触点”,积极发挥该课程的隐性德育功能。通过对中医类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的典型思政元素进行总结,从提高教师自身思政素养、建立课程思政目标、探索多样化思政教学方式及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对提高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反思,以期为推进“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也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中医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的多元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院校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大学英语”课程中,以期实现满足教育需求、完成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归纳总结国内外“课程思政”发展现状、剖析当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讨教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润物细无声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正处人生观念形成和价值取向确立的关键时期,要坚定政治思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是坚定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文章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期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紧密相关,在新时代的育人工作中,二者在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又面临新的时代考验。二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及育人主体的一致性奠定了彼此融合的基础,而课程思政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下,为实现各类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协同育人,结合“机织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将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传授知识、塑造价值和培养能力”的多元育人。通过“机织学”实验课的学习,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一种育人方法。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覆盖面将得到进一步拓展、牵引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契合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实效性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育的目的、主体、方式、载体和评价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因此,要有效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和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让爱国主义在当代大学生心中深深扎根,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1.
健康管理与国家思想政治内容密切相关。作为医学院校,政治合格在人才培养上占首要地位。分别从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需求与特点、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基本思路、“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探讨“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在健康管理实践过程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此课程的开设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的授课过程中它的育人效果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文章拟从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入手,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思政课关系的基础上,剖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代大学生的周围充斥着各种文化因素的诱惑,他们无法真正对其进行甄别。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大学生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问题凸显、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等挑战。本文主要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思政教育融入高校网络环境建设、加快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创新融合和强化和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四个角度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实施建设课程思政,是解决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推进三全育人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构建一流课程思政体系,需要将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堂的育人功能,促进一流专业建设,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已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要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发挥合力作用,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坚定其政治信仰,就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明确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统一的课程思政建设原则,严格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切实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国际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凸显。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政课程老师的专属,高校更应该发挥专业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将价值引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也是未来高校思想教育改革的重点。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现状,提出加强民办高校融合专业学科特征的“专业思政”体系构建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学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相比其他学科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是文学自古具有的社会功能,其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全国高校课堂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文学鉴赏课“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文学鉴赏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和出发点,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性重新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多方位、多渠道完善育人环节。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批评理论审视不同的经典作品,在文学的艺术赏析、审美评鉴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情动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文章探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无机功能材料"课程为例,提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运而生,为创新高校“课程思政”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新视角。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提质增效,应当把握五个着力点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推进教学方法创新、完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