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英海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对古琴艺术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了具体的研究,从作品的发展来源入手,由内而外的进行分析。内对其中蕴含的古琴文化,其外模仿古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将这首传承千年的中国音乐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黄梅戏艺术,从音乐传承到发展,体现出中国戏曲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与创新,黄梅戏音乐传承是剧种发展的原动力,黄梅戏音乐的独特性在传承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古琴与儒家以及道家之间的文化渊源及古琴自身所展示的美学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琴的历史及其流派、古琴音乐的作品及其形态分析、古琴的美学思想和古琴音乐的发展四个方面来谈中国古琴的保护与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烨 《文教资料》2009,(26):73-74
广陵派是中国古琴音乐发展到清代形成的重要派别,对古琴艺术起着承前继后的作用,它博采众长,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韵.由于特定的传承关系,广陵派为后世琴学留下了宝贵的音响资料,其对后来的琴学研究和继承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歌在历史的传承中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是对各地区各民族民间特色与风土人情的展现。皖南民歌最早起源于安徽地区,皖南民歌作为地域文化的象征,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民族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慢赶牛”音乐是皖南民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魅力,集皖南民歌特点于一体。“慢赶牛”的音乐文化特点突出,在新时期的文化交流背景下,加快皖南民歌的音乐传承与保护,确保民歌文化可以持续创新,推动民歌多种形式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提高社会对古琴音乐的注意力,避免古琴音乐文化的断承。古琴有着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地位,但在今天又面临着新的压力,一股来自世界性的潮流,正迫使古琴的社会功能,跟着别的乐种走同一条路,使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和它们接近。变是艺术的基本特性,如果不能在变中保持古琴的特点,那么它也将失去在世界乐坛及中国文化历史上所占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提高社会对古琴音乐的注意力,避免古琴音乐文化的断承。古琴有着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地位,但在今天又面临着新的压力,一股来自世界性的潮流,正迫使古琴的社会功能,跟着别的乐种走同一条路,使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和它们接近。变是艺术的基本特性,如果不能在变中保持古琴的特点,那么它也将失去在世界乐坛及中国文化历史上所占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音乐在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中,是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艺术。音乐是在民族历史中不断发展而形成,透过音乐就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深厚的底蕴。音乐是美好,是一个民族的艺术瑰宝,可以慰藉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的享受。而想要使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很好的传承下去,需要人们共同的努力,积极的创新和发扬。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可谓是密不可分,本文就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供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这四项是当时的文人雅士必备的艺术技能,它们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对于古琴文化来说,其历史较其他三项更加久远,据考证在四千年前,古琴就已经出现了。作为中国乐器历史上最为久远的乐器之一,古琴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古琴文化给中国的音乐教育、社会文化、思想进步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精神文化的启蒙具有广泛的影响。古琴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乐器之一,从先秦时代到唐朝,再到明清,经历了从诞生到繁荣再到衰微的历史更迭。通过对古琴文化的发展历史现状的分析,希望能复兴中国的古琴文化,将其传承下去,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2017年9月26日,第六届古琴艺术节在江苏常熟召开。"古琴保护论坛"研讨会就古琴发展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相关研讨,议题涉及南北各地古琴文化的不同发展以及民间教学不规范的问题;强调作为新一代古琴的发展和传承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格局来更好地发展古琴文化;要钻研古琴传承教学的艺术和技巧,做好古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是吕骥先生为《琴曲集成》写的长篇序言,较深入细致地反映了吕骥及琴坛前辈们搜集整理古琴音乐资料的客观事实及吕骥对于保护和发展古琴音乐艺术文化遗产的思想。本文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出发,探析《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产生的背景,并从其内容与结构、吕骥所寄托的"愿望"、以及《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的影响等角度出发,对吕骥保护和传承古琴文化的"愿望"进行再思考,挖掘其对于古琴音乐乃至其他民族音乐的保护和发展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古琴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孕育和发展的联系为线索,以传统音乐美学中"礼乐"思想及"和"的美学观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艺术和以儒、道、释音乐美学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交融性。  相似文献   

13.
古琴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并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古琴文化,并对中国音乐起到了重要的点缀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古琴的发展历史,并简要探讨了古琴中所蕴含的中国音乐,希望能以此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总结了西方音乐史的几个发展历程和在文化上的转变,然后用对比的方式从古琴的发展历史引出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从古琴与文学和古琴与美学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阐释了中国古琴音乐在弹琴时刻意追求的意境美和神韵美的真谛,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滋养民族传统艺术之根本、有效传承和发展地方音乐文化、切实加强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高校应在这一工程中发挥纽带作用。培养高校学生对地方音乐的正确认识、传承实践和文化创新,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针对皖北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认为高校传承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增强民众文化素质的核心,是推动青少年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民间音乐,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瑰宝,延续和传承民间音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高校担负着教学育人的重任,在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高校能够在继承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使民间音乐能够得以保留,并增添活力和生机。本文主要探讨河南高校民间音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地方民间音乐因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作用。而在传承和发展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不仅具有较好的地域与民间音乐资源优势,而且是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平台。以保山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在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并对其实现途径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许多地区和民族都形成了各自的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伴随人类生存、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蕴藏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传递着各地区人民的朴素情感。但近年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地域音乐文化面临严峻的传承困境,如何创新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成为一道难题。《艺术评论》刊物中《音乐理论》栏目的相关文章指出,音乐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在地理环境嬗变和地域文化发展变化的背景下,音乐文化面临着复杂的传承与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行知学校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学校依托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文化大发展的需求,开办地方特色专业--徽雕艺术,与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国歙砚协会合作创立歙县徽雕艺术学校,牵头成立“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艺术院校音乐教学注重民族音乐资源,采用丰富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手段和音乐教学方式,将民族音乐资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代表着对我国传统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能够进一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我国各大艺术院校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资源的教学融入,主动传承并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针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出更具综合素养以及爱国思想的优秀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