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畲族服饰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畲族的变迁史迹,而且见证了畲族文化内涵逐渐演变的历程.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扩进,畲族服饰文化受到了剧烈冲击,已濒临堙没的边缘.为预防这一结果的发生,我们应将畲族服饰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并通过加强保存措施,培育大量的优秀传承人,以及拓展畲族服饰的学术研究,以促进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体之一。民族服饰的保护通过博物馆进行静态保护,对遗产生命活态的保护,政府有效管理保护,学术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方式完成;保护中应注意保护民族服饰的标识,保护民族服饰的文化底蕴,坚守服饰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服饰文化的时代特点;民族服饰通过传承人、民众、民俗活动、专业化生产等渠道进行传承;在民族服饰保护与传承中应坚持应该多样性原则,防止出现弱化差异、强化趋同,旅游经济中的服饰展演也应凸显民族元素,服饰变革应该请服饰专家参与。  相似文献   

3.
京剧、书法、中医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瑰宝。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方法。根据民族文化的信息特性,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及传播,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修复和再现,还原为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文化形态,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国内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方法论以及具体实践(技术论)上存在种种困境。由实践出发,结合理论研究,认为生态博物馆、小区博物馆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为文化热点的同时也成为了经济、政治热点,为了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语境,文化重构变得流行而且必要。研究以温州泰顺畲族三月三为例,分析其中的文化重构现象,并从中获得对于非遗保护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民间舞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现,包含了各民族人民的思想精髓和生活体验。有效传承民间舞蹈,是保存民族特性、发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使民间舞蹈传承有了新的文化解读,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全面、不到位的尴尬境地也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探求民间舞蹈传承的利弊,总结经验与方法,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艺术成就,其惟一的不可再创造性,以及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客观见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树立"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理念,坚持保护与创新,才能使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行动.旨在通过保护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就藏族传统歌舞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条约、方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存在极强的旅游开发价值,与繁荣的旅游市场形成价值互补。厦门非遗资源具有数量众多、形式多样、高品味的特点,存在活化利用的多种路径。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优化厦门文旅产品结构,构建创新型文旅产业格局,实现非遗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价值叠加效应,从而,推动厦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展现出非遗文化传播、培养专业传承人才、开发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保护基地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丰富完善了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学生继承非遗项目热情不高、专业建设滞后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型教师短缺等困境。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漳州南词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通过实地考察、史料分析、人物访谈、综合分析等方法,先就漳州南词做简要概述,其次,透视当下漳州南词传承与保护所面临主要有两大问题;最后从“深入了解曲谱,重视理论研究”、“珍惜高校人才,利用高校资源”、“加强社团活动,打造城市名牌”、“加强媒体宣传,开展相关活动“等四方面对漳州南词所面临的两大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和文化活动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诸多问题,很多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当下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渗透到生活和教育之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加强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具备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因此可以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将"非遗"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校园平台,贯彻落实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4.
对泉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进行探讨,认为泉州市"非遗"的较好传承有其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基础,但也遇到一些困难。提出泉州市应继续探索和完善"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体系:建立文化生态指标监测体系,制定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引导文化生态消费,打造文化生态链;注重文化生态效益,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立"保护、传承、传播"三位一体的传承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界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到文化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到近年来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推行,民族民间文化的命运和抢救、保护等问题受到了人们空前的关注与期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的坐标系,也是地域文化中最为显著的地标性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铸就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北京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衰退、失传的困境,根本问题在于这些无形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或遭到破坏。因此,认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运用文化生态的理念分析其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村),同时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保持特色”的关系等,以推进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建攀 《职教通讯》2019,(17):23-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灵活的教育活动,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社会空间。随着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丰富,社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且主体相同,但社区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存在政策支持不力、教育形式单一和参与积极性低等困境。基于此,应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利用社区教育的多样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安庆地区方言作为区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是区域文化符号和活化石,对其保护与传承意义十分重大。然而,纵观安庆地区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表现在各方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得力。因此,对安庆地区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要以保护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安徽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为契机,依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积极推行双语教育,让方言文化深入到青少年教育的各个方面,深入到社区和群众身边,树立方言文化自信。还要充分调动地方高校和智库的力量,促进方言保护与传承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常态化。要搭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顺风车,积极推动安庆地区方言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罗岩 《教育科学》2012,28(3):24-27
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近些年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农村的中小学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农村中小学校应实施多元化培养目标,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改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一国家文化寻根、反思和重构的全球性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是民俗学从学术概念到人类文化自觉的反思,是一个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也是人类追求文化共享和多样性的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俗带入传媒时代,对民俗学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一转变过程是现代社会对民俗象征、民俗思考、民俗符号等多重意义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