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教育有效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以“遗传学”课程为例,根据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思政素材,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途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切入点,旨在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医学院校教师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为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保驾护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基础医学阶段与临床医学阶段过渡的桥梁学科课程,其理论与技术已经渗透到各学科领域,且课程本身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为例,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特点,通过分析思政育人效果不佳的因素,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内容与思政融入、思政育人方式等进行探讨与思考,使课程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同向同行,相互补充、促进,符合多元化、全程育人的“大思政”理念。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将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现代色谱分析是高等农业院校化学、农学、食品科学、动物药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课专业广、修读人数多,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作者以高等农业院校现代色谱分析课程为例,介绍了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融合,希望能为相关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找到高校专业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专业学科育德、育人的功能,成为新时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观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精神,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与提炼,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融合点,力求理论、实验、思想政治三者的同一时空融合,实现“三全育人”格局。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融入网络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求证真理过程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常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涵中蕴含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开展学生科学精神、辩证唯物观、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体制自信等思想政治育人相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就“生物化学”课程内涵体系及其中的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义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个性化阐述,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和必然趋势。文章旨在结合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材料学科学生专业认同培养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阐述培养材料学科学生专业认同的思路。通过理念先行、教学浸润、协同育人、榜样引领,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育人体系,帮助引导学生与自身所学专业建立联系,增强材料学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高校教育理念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科深相融合发展的逻辑必然。“课程思政”价值旨趣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实现了显性思政和隐形思政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工具价值和理性价值的有机统一。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实现协同育人、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挖掘其它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力,以学科支撑教学,以教学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是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建设载体和实践路径。以“确立育人理念、完善育人体系、挖掘育人内容、发挥好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同作用”为科学把握课程思政的现实着力点,明确“教书”与“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挖掘与专业知识互通互融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构课程思政的体系。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学校育人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切实担当起学校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挖掘理工科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建设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键和难点。从“海洋水文气象保障”课程中蕴含的中国故事、科学家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身边榜样等四方面进行阐述,强调课程思政的内容必须以科学知识为载体和支撑,必须有机地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相融合,才能达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可为理工科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结合会计专业以及基础会计学科的实际,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开展课程思政夯实基础。文章分析阐述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中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的相关内容,为中职院校专业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是地方高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措施.该文从“三全育人”的宏观视域对地方高校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是在教学领域和交通运输专业课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交通运输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思政不但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并把握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更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其核心元素,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思政课程资源,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能力,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法,真正做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概论”是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文章探讨了该课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德育目标,结合相关内容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旅游安全管理”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素材,结合旅游管理类学科属性特点从设计理念、思政映射点内容选取、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常态化的同行交流与师生互动、思政元素适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此外,教师还应当积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中各部分的比例结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浸润、有机融合至教学环节和课程专业知识体系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实践场所、基地等育人资源,通过专业实习实训、志愿者服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感悟,激发主动学习高阶知识和考研深造的专业兴趣,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课程思政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学科、专业应积极发挥行业特色,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构建“三全育人”的关键,也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总结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育人有机融合途径,并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育人的有机融合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为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装备保障类课程的专业特色鲜明、岗位指向性强,天然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特点,是落实为战育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探索优化课程思政策略的良好“试验田”和重要“桥头堡”。遵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分析装备保障类课程的思想政治内涵,挖掘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适合的展现形式,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该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策略。通过不断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装备保障类课程实现了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课程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一种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本研究从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育人的价值定位入手,梳理和分析高校课程育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搭建育人平台,强化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高校课程育人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是指英语学科教学以英语语言学习为载体,承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学科育人价值引领。英语课程在学科思政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英语教师通过探析教材文本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和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活动,落实学科育人价值,落地学科核心素养,使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课堂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是落实“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保证。本文以信息学科的“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和“电路”三门课程为依托,开展融合思政建设的“六位一体三提升”信息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从课程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模式规划等六个方面“六位一体”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三提升”:通过颗粒化隐性思政强化显性思政,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上的“孤岛效应”;以线上线下多维度协同混合教学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促进学有余力的高素质拔尖型人才培养;通过产教融合再升级,推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在专业知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维度取得较好效果:在彰显课程教育性的同时,发挥育人的功能性,实现了思政元素与专业元素交织交融、相辅相成,达到“专业不减、育人有增”的效果,支撑“自动控制原理”和“电路”两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  相似文献   

20.
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期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革新课堂教学理念,树立"全课程育人"新理念,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作用;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明确专业教育课程"守渠"责任,开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从而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