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氏家训>已具备了现代汉语中所有的疑问旬类型,疑问句的疑问语气主要由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来反映.大量使用假性疑问句和疑问度最低的真性疑问句是<颜氏家训>疑问句运用的显著特点."那"、"若为"、"几许"、"多少"、"早晚"等是<颜氏家训>中出现的新兴的疑问代词,只是尚未得到普遍运用,这反映了汉语从上古向中古过渡时期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陵方言是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的一个地点方言,特指问句是指说话人用疑问代词提出疑问点,要求对方针对疑问点做出回答的问句。比较普通话,高陵方言的特指问句表现得更为多样。在高陵方言中,一般多用疑问代词提出疑问点,用来询问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状况等;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咋向、阿搭、多、阿、啥、咋、几”。有时也用含有“哩”的问句进行特指询问;有时用含有“啥”的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形式上对《祖堂集》中有定无定表达的各种手段进行考察,指出:一、有定性表达中,有定性主要由三类定指词及其短语来表达,并且三类定指词中,由专有名词及其短语表达的有定占绝对的优势,有定的光杆名词性成分大多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二、无定性表达中,主语位置上由光杆名词表达的无定多用于特殊的场景语境,这使我们重新审视有定无定的意义;"有"字及其短语是无定表达的主要方式,并且"有"后可以出现专有名词而没有出现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形式。与主语位置相比,无定表达在宾语位置占有较大的比例。三、交际原则的作用,使整部《祖堂集》中有定表达的数量远远多于无定表达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天水方言疑问代词以"啥[sa55]""啊[A214]""咋[tsa35]"为基本形式,形成了"啥系"、"哪系"、"咋系"为主体的复合型疑问结构系统,在实际运用中除了对疑问焦点提出疑问这一基本用法之外,也用于非疑问的场合,具有虚指性、任指性和强调性的特点;同时疑问代词在运用中还常常与方言禁忌词相关联出现。在天水方言里,有些疑问代词历史悠久,是古语词在方言底层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学习中,介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介词对于句子来说,起到连接各个成分的作用。介词在整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比其他词都多得多,但是,对于介词如何搭配和使用,很多人还是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本文对介词的含义和结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介词和其他词如何搭配。介词和各不相同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搭配,可以表达各不相同的意思,也可以表达一样的意思。而同一个名字、动词或形容词和各不相同的介词搭配,也可以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文章比较了德阳方言与普通话表达的差异。从词类角度列举了德阳方言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等七类词中德阳方言的一些现象,并列举了德阳方言的一些独特短语和一些其他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7.
“每”“各”是指代词内的特殊组成部分,由于二者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似性,因而在用法上易于混淆。本文从其搭配方式与形式特点的定位,搭配能力及其差异分析,“每”字短语与数词“一”省略与否的内在关系这三方面对其句法上的搭配功能进行归纳总结,对探求二者之间的异同及其搭配特点。  相似文献   

8.
否定副词"莫"从上古发展到中古,在功能上发生了调整:魏晋南北朝时期否定副词"莫"用例明显增加,不仅可以用来表示一般否定,而且可以表示禁止否定.这一调整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莫"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否定副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无定代词"莫"具备了转化成为否定副词的内在因素:语义上,无定代词"莫"意为"没有谁"或"没有什么"; "莫"的句法位置有可能引起重新分析;副词的修饰限制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否定词"莫"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穷尽调查<诗经·国风>中共230个"其"字用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 的用法."其"作实词时主要用作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在句首可用作定语和主语,在句中可作修饰名词的定语,也可作兼语;作副词可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其"作虚词时主要用作助词和语气词:作助词时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形式;作语气词只两例,并且是同一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晚来风急"一句"晚"别作"晓".回顾《漱玉词》的版本情况,发现宋代选本中并未出现这首词.首次收录《声声慢》的是明代的《词品》,此处作"晚".经进一步统计《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晚来风"与"晓来风"的使用情况后,发现"晚来风急"出现的次数较多,而没有出现"晓来风急"的用法.再综合本词的写作时间和整体内容,发现"晚来风急"更为合理,符合时人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1.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尔”和“汝”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汝”的用法和“你”在语法上并无差异。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您”单用时,可以表示第二人称复数。“恁”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的方言变体。“贤”是表示尊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伊”大多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二人称代词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的特点。但也出现了个别的代词后加“们”表示童数的用法但用例极少。  相似文献   

12.
<正>词组,也叫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搭配关系和语法结构规则组合起来的语法单位。短语介于词和句子之间,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词语本身。往下看,它是由单词组成;往上看,它又是造句的材料,加上句调就可以成句。因此,词组在英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但词组的口头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始终是一个难点。由于它是单词的组合,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相当于同时要习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而在口头表达中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者"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也较复杂。弄清某些专著中的"者"字的用法,对于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古文阅读都非常有价值。本文列举了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对"者"的词类划分的不同观点,并对《孟子》一书中的"者"字的用法进行了初步探究,认为"者"在《孟子》中主要可以用作特殊的指示代词,也可以用作语助词和语气词。  相似文献   

14.
"哦"是开远方言中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气助词。根据意义、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哦1"和"哦2"。与"哦1"不同的是,"哦2"不能充当疑问语气词,不能出现在是非问问句的末尾;"哦2"的语气较为沉重、严肃,而"哦1"的语气较为轻快、活泼,多出现在带有积极意义的句子末尾。"哦1"和"哦2"在语用意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哦1"可以暗示出说话者的主观否定,可以强调已经产生了的消极结果,还可以暗示与先前预测、判断有所不同的事实、情况;"哦2"出现在句末时可以暗示出某事件、情况比原先的预想更好或与原先的预想不同,可以使带有疑问词或疑问格式的问句成为祈使句,还可以暗示说话者对他人的委婉提醒或建议。"哦1"与"哦2"在使用中往往会改变句子的表层意义,产生用此言表彼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Hunting Tigers and Flies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分析其中的英语修辞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修辞格Syllepsis和Zeugma是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格,二者形似而质不同.一语双叙是建立在一词多义的基础之上,由一个支配词同时支配两个及以上的被支配词;轭式搭配中则一搭配为规范搭配,另一搭配为非常规搭配,需借用前一搭配的规范性顺势而为,取得语义上的可理解性.掌握Syllepsis与Zeugma的修辞特点,有助于提高英语语言文学鉴赏能力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颜色词"绿"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颜色的感知及审美体验大体相通,但颜色词除了表示大自然绚丽色彩外,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颜色词"绿"在汉英语言文化中的内涵差异表明,理解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它与语音、语法相比,变化较快,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新词,另一方面组词又增添了新的意义,也出现了一词多用义现象,一个单词有很多意思,词义随着不同的使用场合而不同,为了学生能够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就要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这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具体的教法。一、词单位教学与句单位教学词单位教学,要求对词单教单练,比如分析单词的语音和拼读规则,讲解单词的基本意义并进行朗读、抄写、拼读,变换单词的语法形式等项练习;句单位教学是把单词放在句…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对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的断代划分的分歧导致"近代"一词的翻译出现不清,甚至错误。根据"近代"、"现代"在世界史、中国史中的比较共识的定义、"modern"一词的意义内涵以及"近代"一词的翻译现状,对"近代"一词应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也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评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理论对汉语研究虽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作用,但它的立论依据和推导过程是否完全符合汉语实际,能否解决汉语由于基本结构单位不易确定而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却使人产生疑问。为了区分书写单位和结构单位,最好还是用两套术语来表示。作为语素的“字”在汉语里是现成的,而“词”则是从句法结构中分析出来的,因而“字”(语素)是备用单位,而“词”是使用单位,二者为实现的关系,“字”(语素)进入一定结构里才可以看出它能否成词,在不同结构中有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从语言形态上来说,分属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汉语属“词根语”、“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它词的约束,在语法手段上讲究语序和虚词.而英语属“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语法手段是词的内部屈折,一个构成形态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无形态语”是汉语与英语的根本差别,而这种差别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因素上对我们接受、使用英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一、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使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忽视它们的词类.汉语的某一词类往往不只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动词“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