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应以国际化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思辨能力为中心,善于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创新型外语人才。探索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构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跨文化交际、沟通、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方式、强化思维训练的外语人才培养,实施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塑造战略,探索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和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体系。不断总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9,(4):127-13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新时代迫切需要跨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解河北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情况,从对外语教育教学最终目标的认识、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调查了河北省不同层次高校跨文化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河北省高校外语同仁对跨文化外语教育终极目标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但实际教学建设现状与人才目标的达成度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探索具有明确指向,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跨文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符合现阶段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促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改革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教育理念、教材建设、教师素养、教学策略、测评模式5个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为培养合格的具有文化思辨能力、专业思政能力,有理想信念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今高校借助建构主义理论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建构主义与外语课程思政是兼容并蓄、相辅相成的,能够促进思想文化内涵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机融合。将高校建构主义理论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推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实现多元文化互动交流与中外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5.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创新高等教育外语人才培养也被推到了时代发展的前沿。在国际化发展的全球背景下,努力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高度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就要求高等外语教育要在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方面、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及跨文化教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这对于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跨文化意识及外语文化课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葵 《考试周刊》2011,(83):79-80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外语文化课程是实施系统的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外语文化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培养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应该突出语言战略意识,以培养具有全球视角的高素质公民为目标,破除传统外语教育模式的桎梏,革新教育理念,强化"公民意识"的培养、加强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对话和沟通,创新外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实现外语教育培养全球公民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注重学生某项技能的学习,对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和个人素养要求较低。但是,根据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政治教育是其他教育教学的基础,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如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地国际化是基于非跨境流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在本土环境中培养全体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跨文化能力。在地国际化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后疫情时代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基于对在地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的述评,以及外语教育在地国际化实践的动因分析,在地国际化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学校(组织维度)、课程和活动(课程维度)、教师和学生(人员维度)为主体,从三个维度探讨在地国际化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路径,为在外语教育中提升全体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解决外语教育公平、“中国文化失语”等问题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社会上对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教师的思想,普遍的应试教育仍然在大学日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上,大学日语教育显得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的国家发展形势、学科特点、学科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不断完善,培养应用型、综合型、国际型的汉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汉语言文化功底的基础上,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构建"汉语言文化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元化文化背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了解多元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沟通的前提.尊重文化差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沟通的保障,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比较文化模式的建构是传媒类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而英美文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化意识有重要意义。面对英美文学课程被边缘化的境遇,对课程进行改革,找到其与传媒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点才是充分发挥该课程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能力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曾经走入单向输入和适应西方文化的误区。从落实课程思政出发,培养大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必然要求,应从意识、知识、实践三个层面培养大学生的双向跨文化能力,以提升大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和自我认同意识,提高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生态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性人才,因此跨文化教育在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应包括跨文化教育。但我国的外语教育面临诸多不足,如战略规划不到位,系统的跨文化教育实践缺乏,相关理论研究薄弱。可以通过顶层设计、多层次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等途径来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体系,以因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外语特长,并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玲  兰昊 《林区教学》2023,(2):31-3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具有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公共外语课程在融入课程思政方面有较多优势。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外语人才的培养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而双外语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外语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思想,勇于探索实践,还要求对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其中,课程设置是这一系列改革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培养复合型双外语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外语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外语人才,但却忽略了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大多数学生爱国意识不强,在从事外语工作中很难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工作具体要求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此,要提高外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充实教学资源,改革教育方式,建立校企合作的学习成效评估体系,同时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第二课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是目前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手段。“当代俄罗斯经济”课程是黑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对外经济与贸易人才为己任,涉外性较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坚持国家利益为先,抵御诱惑。因此,文章对“当代俄罗斯经济”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应遵循思政设计系统化、思政元素挖掘精准化、思政教学方法立体化的原则,采取“1345”的建设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