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育人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理论研究方向和实践研究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存在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工作任务有待明确、育人成效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完善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机制,应坚持系统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全面增强高校立德树人成效,实现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科学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育人在建设文化强国、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维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协同理论,高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逻辑起点、内生动力、外驱动力、保障机制等要素的协同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育人工作还存在育人理念尚未达成共识、协同育人合力有待强化、育人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学生主体地位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优化高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育人工作,需要加强宣传引导、理顺育人体系、开发育人载体、引导学生自觉。  相似文献   

3.
心理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导员工作职责和内容,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和辅导员要从丰富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育人能力、完善系统培训机制等入手,在育人理念、概念认知、工作实践、技能提升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推进育心与育德有机融合,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针对学生贫困问题,经济资助为千万学子求学提供了学业保障。然而,资助育人问题也逐渐显现,如资助育人理念亟需与时俱进,育人载体与过程监督有待完善。另一方面,缺乏育人认知、校园文化缺少资助育人氛围和缺少资助励志标杆等问题不容忽视。研究表明,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增加资助育人元素,宣传受助励志标杆,弘扬资助育人理念,丰富资助育人载体,完善育人监督机制等必要措施,可促使资助育人工作顺利开展,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科研育人作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育人模式,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地方高校存在科研育人的引导机制体制不健全、育人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进与培养有待提升以及育人主体参与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为完善地方高校科研育人工作,需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科研育人,夯实全方位育人体系;创新科研育人方式,共建全员育人协同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全过程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22,(1):160-165
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育心与育德"密不可分,要整理资源形成合力。心理学社是由学生组成的社团,是朋辈心理互助的一个重要载体。本研究以大学心理学社为抓手,探讨如何发挥朋辈网络传导和聚合效应,通过朋辈之间的心理互助和支持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社会支持,从而将心理育人由"学生到学生"的端点与终点互连,达到从"学生个体到学生群体"的全面连接,延伸心理育人触角,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力不足的困境提供新视角,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扩宽心理育人受益学生群体的覆盖面,使心理学社成为心理育人的重要补充,促进高校心理育人成效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  相似文献   

7.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当前高校存在对心理或精神疾病学生管理难度大、危机学生管理过程系统性不强、危机评估专业性受限等困境,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引入个案管理,发挥其团队专业、资源丰富、管理系统的优势,形成高校特有的“四精”运作模式并不断优化,有利于促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从“育心”向“育人”的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问题,使其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并不乐观,其资助理念、资助认定、资助对象教育方面均存在问题。对此,应通过转变资助育人理念、建设资助育人机制和丰富资助育人活动等路径,全面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鹏宇  寇凯 《科教导刊》2022,(24):150-152
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1],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保障。为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文章提出整合心理资源,凝聚全员育人合力;遵循成长规律、打造全过程育人体系;探索有效载体,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三点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思政”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应该通过重塑工作理念、拓展工作内涵、丰富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方法等积极发挥育人功效。就业工作因其涉及面广、学生关注度高,一直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大思政”视阈下高校的就业育人工作途径主要有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改进就业指导讲座、融入人才培养的其他环节、校企合作加强协同育人等。  相似文献   

11.
心理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着家庭文化资本有待夯实、三全育人机制有待完善、网络舆论场域有待推进等现实挑战。高校在推动心理育人过程中要遵循育德与育心结合、大众化与分众化聚合、说理性与具身性融合的原则,通过升级心理育人资源库、数字化赋能心理健康服务、构建心理育人共同体等举措,全面推进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开展科研育人工作对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原则,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育人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科研育人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科研育人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科研育人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育人工作必须加强引导,不断强化科研育人的意识;深入研究,丰富完善科研育人的内容;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科研育人的方法;完善机制,全力打造科研育人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是推动高校受资助学生改善生活条件以及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方式,对学生成长发展和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育人工作理念和工作平台建设存在不足,育人工作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升,这也影响了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成长发展。所以,高校需要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资助信息化水平,更新育人理念,完善育人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标是一所学校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的独特体现,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校标教育可以渗透到高校德育、智育和美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爱国爱校、追求知识的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校标中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理应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素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高校培养全面的人才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随着社团数量的增加,其育人功能不断提升,逐渐成为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新时代高校需要在社团数量增加的同时重视社团的规范化发展,将其管理育人、价值导向、能力培养、心理教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提质增效。高校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可以深化社团思政理念、完善育人机制、拓展育人平台、加强骨干培养、打造品牌社团,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为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16.
高校服务育人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为载体、育人为目标,构建高校服务育人的丰富内涵。文章立足于高校服务育人的实践困境,以“三全育人”思想为指导探索,探索建构高校服务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心理育人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心态疏导价值。现阶段,把握大学生社会心态样貌,发挥高校心理育人的积极社会心态引领价值、负面社会心态疏导价值和心理危机干预价值对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意义重大。应通过适时调整心理育人工作内容、搭建社会心态疏导平台、构建社会心态疏导运行机制、运用系统性思维,形成协同心理育人合力,促进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疏导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8.
加强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研究,既是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资助理念相对落后、认定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集经济资助、心理脱贫、能力需求于一体,立足于受助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增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资助育人体系。通过转变资助育人理念、构建精准认定管理机制,突出情境化心理脱贫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高校受助学生物质上帮助、精神上激励、能力上锻炼、实践中培养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提高困难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有利于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实现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心理脱贫",达到"扶志""扶智"的目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校应在保障性基础资助的同时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在个性化发展资助的同时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助力学生储备"心理资本"。通过建立并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信息库,提升学生工作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重视落实在学生中从问题取向转化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咨询模式,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20.
校园环境是“三全育人”理念中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载体,其育人机制为通过营造校园特色景观,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审美熏陶和精神引领,从而传承校园文脉、树立校园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本文从北京大学的实践经验出发,通过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理念贯穿于校园景观提升工作的全过程,探索新时代高校环境育人的实施路径,丰富“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试图完善高校环境育人的体系,为高校开展环境育人工作和探索提升校园景观策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