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静红  宋志芸  闫娜娜 《海外英语》2023,(8):111-113+134
课程思政是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作为中心环节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大学英语开设在大一和大二2个年级,授课时间较长、涵盖学生面较广,为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提供了客观条件;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文化类学科,内容涉及政治、文化、历史等,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因此将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是当前形势下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着眼点。文章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其次基于本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的实践路径,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大学英语的课程特点使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产出导向法”及其中国特色,分析了“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性,在该理念指导下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即单元任务驱动、语言教学促成、师生合作评价。通过具体单元思政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该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可行性,有助于课程思政与英语语言教学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吴丹 《海外英语》2022,(6):150-151
基于《大学英语A(三)》学科基础和课程思政内涵,以单元教学实践为例,具体探讨课程思政理念如何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路径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等思想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从而有效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同时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性依据。文章旨在通过“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莫艺飞 《海外英语》2022,(3):219-220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公共课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明确思政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方式等教学策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一方面,创造性地将大学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与中国各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5.
陈柳彬 《海外英语》2022,(10):158-159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人文教育通识课程,在新时期“大思政”理念的倡导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十分有必要。本文明晰了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基本理念,继而提出具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应用策略,以期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育人功能,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积极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对促进大学英语教育建设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全面贯彻“立德树人”重大使命,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课程思政理念有关概述出发,阐述了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育实践价值,从制订合理化、系统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认真组织课程,保证英语与思政要素的有机结合;结合英语课程的特点,实现思政教育多样化;充分发挥文化渗透作用,增进思政教育效能;完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外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大学英语教学思政评估制度等层面,指出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日语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基于大学日语“工具性+人文性”的课程性质,从以语言教学内容为抓手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构建“思政+运用”的第二与第三课堂新模式、将思政理念融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及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以促进大学日语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玲 《英语教师》2022,(9):58-61
分析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基于“综合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现状,探讨“综合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思路,即转变教学理念,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设计;健全思政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英语教师德育能力。从线上线下混合育人视角深度挖掘“综合英语”的思政元素,以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在高校“综合英语”教学育人中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姜丽 《海外英语》2022,(16):129-130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肩负着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双重使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为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通过增设德育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自身思政意识,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开拓深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之路,为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一种基于OBE理念构建大学英语和思政教育内容融合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是当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剖析了大学英语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并致力于构建一种与大众传媒相结合,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激发学生自身潜质,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学习模式,以期为高校课程改革探索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将黄河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地域特色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然而,现有课程思政在顶层设计、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都缺少对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地域文化的引入和重视。基于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困境,以一所地处黄河流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依托,探讨将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政育人价值和途径,旨在加快黄河流域高等院校将黄河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步伐,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能,进而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2.
<正>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要求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科学理念为抓手,以专业学科教学与思政教学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改革为基础,推动新的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学形成互促互进、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进而实现整体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双赢发展。课程思政是推动课程创新设计和教学创新的基础,是新形势下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手段,如今已经在许多高校得到贯彻实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课程,是普通高校实施外语教育的主要依托,课程教学目标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对外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多元文化融合的趋势,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外语素养和一定的文化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要把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应致力于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努力构建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育人素养,最终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体现。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作为衔接多元语言文化的人文学科,持续性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爱国人才,切实解决语言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有利于语言专业迈上新的发展征程。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作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媒介,深度探索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可以促进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政元素的全方位渗透,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22,(1):21-23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基本英语学习技能,也承担着浸润大学生思想理念的使命,是践行“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不容忽视的教育领地。本文以“三全育人”为理论框架,拟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模式,以实现语言技能培养和思政育人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要求的总体把握。《大学英语》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昭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不足,且这一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学改革动力不足,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与思辨能力以及课程管理不完备,课程思政未能有效融入课程考核等现实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立足于“三全育人”指导思想,提出应调动全员参与、完善教学机制、优化教学设计、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多维并举、全方位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实践路径,积极推动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龙江红色文化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黑龙江人民群众在党中央带领下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龙江特色和时代价值,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黑龙江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文章在阐释龙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时代意义和融入原则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4个方面探索龙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提出高校利用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孟雅 《英语广场》2021,(10):76-79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课程思政也逐渐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高校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有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首先探讨思政课程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然后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建设的现状作简要分析,最后详细阐述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梁静 《海外英语》2022,(6):211-212
近年来,文秋芳教授所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OA)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关注并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在当前“课程思政”的教育格局下,高职英语理应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路径,从而充分发挥高职英语的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是每所高校和每位高校教师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使命和新挑战。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通识课程之一,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利阵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对于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大学英语思政教育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案例,探索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为高校语言类课程参与协同育人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