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媒介时代不仅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生产与传播模式,重塑了媒介的生态格局,而且受众对传统媒介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于信息的更新速度以及丰富性要求更高。因此主流媒体必然要全新变革来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人民日报》在主流媒体转型中极具代表性,其创新媒介传播手段,打造融媒体矩阵,极大丰富了舆论效果;准确捕捉时事热点,重构舆论内容框架,提升了信息传播力;坚持用户思维,新闻与服务双轮驱动,增强了媒体影响力:为探究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新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标题作为媒介信息的第一视觉要素,是大众媒介精心加以修辞学装饰的部分。《人民日报》以其特有的广泛传播性和信息权威性成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个案分析对象,其新闻标题在语法上运用多种结构的短语和最具新闻表现力的句子形式,从而能够以优美生动的样式、准确有效的内容吸引受众,达到完成相应信息传播的目的,实现修辞学中得体原则、经济原则和功能原则相一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传播进入买方市场后,内容成为媒介竞争力的源头。以企业为主要受众对象的报纸媒介如何认识受众对象新的信息消费和选择方式,打造媒介的“内容竞争力”,在“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实施最优的媒介内容策略,直接影响着媒介营销传播的效果和对媒介的购买。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是当代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介必须拥抱新媒体,才能真正解决当下电视媒体发展的窘境。中原经济区是中国首个内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区。电视媒介是较为直接、形象性较强的传播媒介,它的发展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整体形象紧密相连。从全国看,中原经济区电视媒介发展状况不佳,这与地方媒介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关。从媒介融合的角度探讨中原经济区电视媒介发展状况及长久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与国内一些地方都市报相比,作为发行量最大的党报——《人民日报》在对农民工媒介形象进行的构建中,明显减少了以往的俯视或者歧视的二元态度,更多的开始体现一种可贵的人性关怀。但通过对其30年以来相关报道的完整分析,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形象建构尚存在对其进行"标签化"、"配角化"、"他者化"的弊病。  相似文献   

6.
每一种新媒介形态的诞生总会对其触及的艺术文本产生影响。媒介融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扩大了艺术文本的传播渠道,拓展了艺术传播的传播空间,激发了大众参与艺术文本传播生产的活力,另一方面,它又助长了以理性深刻为特征的精英文化让位于大众文化。媒介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如何保持媒介融合对艺术文本传播的正影响,削弱负影响,已摆在所有关心当下艺术传播前景的人眼前。  相似文献   

7.
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大疫情,引发了广大学者对疫情生态伦理问题的探讨。维护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特别是人与动物关系问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从生态哲学而言,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应该承担起保护动物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标题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往往能使新闻标题从报纸“题海”中脱颖而出,使新闻标题更加生动夺目,让人在视觉和心理上获得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0~2009年《人民日报》中环境新闻报道的数据统计,运用Excel软件对《人民日报》10年内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类型、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环境报道的建议。研究表明:环境新闻报道内容的类型在丰富,新闻问题逐渐多样化。环境新闻报道的时空规律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的新闻报道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1.
重大疫情爆发容易引发大学生焦虑、愤怒与应激等心理。做好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防护应该开展心理教育,优化大学生认知结构;开展心理训练,稳定大学生情绪心态;开展心理疏导,完善大学生内心追求;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通过四位一体的心理防护模式,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方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扩大了传统媒介的文化传播途径,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文章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媒介融合的视角对其文化传播过程和传播要素进行了分析。该片的成功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各标点符号在传统报纸与微信公众号上的出现频率,考察了《人民日报》在不同媒介下新闻标题标点符号的运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相同点来看,逗号在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都比较高,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从不同点来看,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和最低的标点符号不同,报纸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引号,出现频率最低的是省略号,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使用叹号的次数最多,没有使用过间隔号。这种差异是由于标点符号的媒介功能不同所导致的,最后指出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标点符号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手机、互联网等为终端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格局。如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渐走上相互融合发展的道路,"报网互动"成为其主要传播形式。澎湃新闻在宣传策略、内容定位以及新媒体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作为传统媒体转型期的一个大胆尝试,澎湃新闻在备受瞩目的传播环境中自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5.
2022年新冠肺炎期间,笔者以合成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为例,设计了有机合成在线教学案例,应用“钉钉”“智学网”平台,ACD/ChemSketch软件,按照课前学生上传基础知识思维导图,课中用“钉钉”平台的互动功能引导探究,课后学生分层完成“智学网”题目的流进行教学和指导,有效地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积极使用各种媒介,受到大众媒介深刻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闽东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闽东地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媒介解读批判能力以及媒介参与度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选取《羊城晚报》2010年343篇农民工报道作为内容分析样本,以考察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羊城晚报》对农民工的关注度较高,报道多以政府为主位视角;《羊城晚报》所呈现的农民工形象以接受关爱的"沐恩者"为主,正在积极建构理性的农民工形象,对农民工的报道有简单化的倾向,但存在着刻板印象,"妖魔化"的成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介通过对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勇敢争取婚姻自主的女性媒介形象的建构,对中国民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性别价值观教育。从阅读史的视角,分析全民阅读背景下,新中国读者对女性媒介形象的阅读和接受的过程,探讨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特点及其对新中国女性的社会化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了一些报纸.其中最主要的是《新华日报》,它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声中,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和旗帜。《新华日报》出版后.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合法斗争,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许多的国统区人民在它的指引下走上抗日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赵鑫程 《考试周刊》2014,(38):24-25
目前,真人秀已成为国内电视界的一个热门节目形态,并呈现跨媒介传播的新趋势。本文运用跨媒介叙事理论,比较分析《爸爸去哪儿》和《中国好声音》两档真人秀节目电影版的叙事特征差异,阐述真人秀独特的叙事特征对吸引受众、推广这种节目形态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和完善真人秀跨媒介叙事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优化其发展进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