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制约了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县域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一直在“离农”和“为农”中纠结。而城乡融合是对城乡二元关系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城乡之间能够借助市场进行互动,并在城乡互动中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城乡关系的这种改变破解了县域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的困境,也为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现实需求,一方面,县域经济因为资源的流入而得以发展产业,并因产业的发展而催生出产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城乡融合发展使得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人有了终身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上两点需求,县域职业教育应该改变原有的“离农”和“为农”的二元目标定位思维,而将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相统一作为目标定位的价值导向,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融通的县域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国家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可见,县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县级职教中心是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要素,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特提出服务乡村振兴“五链合一”融合行动模式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
历史经验和东北“三农”的现状,决定了“三农”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题中应有之意。解决东北“三农”问题,关键是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正确界定农村土地的代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4.
大连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大连二十一世纪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经济安全的层面来讲,大连的经济发展战略尚需更为清晰的定位和缜密的论证。而深化出口导向内涵、实现市场多元发展、强化外引内联机制、构建利益互动格局、优化县域经济存量、推动城乡双赢共长应当成为大连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首选方案。只有这样,大连才能对东北广大腹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真正的“龙头”作用,也才能实现大连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实现路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黄冈市县域经济体量大,在全市经济总量指标中占比高,新发展阶段对发展县域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县域经济的作用更为凸显。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黄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搭建以“政府-产业-市场主体”为闭环的动力机制体系,探寻推动黄冈市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县域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出发,县域振兴与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围绕“人”这一核心资源相互依存。职业教育一方面依赖县域为其带来生源,另一方面产出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在县域中的资源获得和资源转化能力决定了这种资源依赖关系是否具有对称性。改革开放以来,县域职业教育受国家政策偏移、传统观念固化、师资队伍匮乏以及培养模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与县域之间的资源依赖关系由对称性依赖退变为非对称性依赖,发展渐入困境。因此,政府应多措并举,一方面保障县域职业教育的投入稳定,增强其资源获得能力;另一方面提振县域职业教育的产出效率,优化其资源转化效率,最终促进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加速推进县域振兴。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东北地区曾经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将其纳入了国家经济工作日程。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并将创造一个“新东北时代”。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归纳逻辑、演绎逻辑等研究方法等,对新时代县域休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与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新时代县域休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县域休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致的战略机遇分析,从总体上构建了新时代县域休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转变的国家战略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为“后扶贫时代”的总目标.“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目标一致、共同推进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我国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完全集体经济、集体组织带动、县域生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特色产业带动等发展模式,可以从编制乡村规划、建设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经济、推进城乡融合等方面来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欠发达地区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构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加强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实际,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全民参与和观念更新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程,其中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建设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城乡差距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而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在城市的优先发展更扩大了城乡"数字鸿沟",并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这样的形势下应加快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新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3.
陈林 《鸡西大学学报》2007,7(3):36-38,29
城市圈的发展对于地区的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圈堪称区域经济的“领头羊”。东北地区具有发展城市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建立和发展东北城市圈不仅可以带动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渤海国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粟末靺鞨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大钦茂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其统治时期继续接受唐王朝册封,积极发展对唐关系。大钦茂的亲唐政策,不仅使渤海国拥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使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从大钦茂的亲唐政策的形成及其实质,以及对渤海国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来加以简要论述,有助于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呈现出新的特征,并以城乡差距最为明显——从显性总量上的不均衡发展转为隐形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差距。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是城乡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应坚持城乡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强社会补偿教育的改革,继续改革现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并完善现有学生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16.
山区县城旅游经济是整个肇庆市旅游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薄弱环节,但又大有可为。改变现在景点散、规模小、档次低的状况,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宣传包装力度,打造具有相当规模的拳头产品.突出休闲、娱乐功能等是繁荣肇庆市山区县城旅游经济的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城市化包括有形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无形城市化(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扩散和辐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城市化才能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只有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轨道,才符合本源意义上的城市化含义,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的妇女劳动力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是一种数量巨大的人力资源。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村女性的身体素质较差、心理素质较弱、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道德素质面对许多矛盾和问题等。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大力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战略;争取各种措施,切实保障农村的女性健康权益,提高身体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女性的文化教育水平;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村女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质。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建构我国市民社会的重要问题。要实现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协调,就必须承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而支持国家与市民社会在相对独立基础上协调的条件或中介是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城乡边缘区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特殊地域 ,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重要性和复杂性 .要从整体上增强西部大城市的经济实力 ,就必须加快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逐步改变现存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作为西部大城市主城区乡边缘区的农村 ,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和经济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