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族相似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的一种影响深远的比喻性说法,被后人视为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的纲领之一。"家族相似说"认为不存在语言的本质,各种语言游戏之间的"家族相似"是一种错综复杂、重叠交错的"相似性"关联,应通过"不要想,而要看"的方式研究语言的个别性、多样性。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说"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看来,理解不是一种心灵过程,而是一种根植于生活形式的能力.理解异族语言的可能性源于双方生活形式的相似性,印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家族相似是我们与世界打交道之始,通过和世界打交道形成语言、意义和生活形式的居间方式.这种居间方式决定了能够看到异族与我们共同的面相,理解对方的语言游戏规则.理解异族语言需要从生活形式出发看到与对方语言用法的相似性,从而知道如何使用对方的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3.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讨论的一个核心话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如何批判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本质主义语言观;其次从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两个概念描述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最后简要探讨了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雯 《文教资料》2007,(23):120-122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核心和基础。该学说同"意义即使用"、"家族相似性"、"生活形式"、"遵守规则"等重要概念紧密相关。本文通过对"语言游戏说"的深入考察,将推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为代表。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说是其核心理论。前者从逻辑的角度分析语言,后者则强调从语言的实际使用中来分析语言。  相似文献   

6.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维特根斯坦将种种语言活动比作语言游戏,其中就包括翻译。该文从翻译是一种语言游戏的观点出发,指出翻译是由源语和目的语与这两种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并借用语言游戏的多样性、目的性、规则性、工具性等特点对翻译进行了阐述,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翻译与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的语言游戏为基础,以英语的翻译教学为目标,在语言哲学的视角下探究翻译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在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视角下,师生主导关系的调整将对翻译学习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语言游戏论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重要内容,学界一般认为他在反对指称论哲学的基础上,得出语词的意义不是来源于事实的描述,而是借助语词的使用获得意义。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意义理论进行比较,认为语词的意义是生来具有的,其意义是多样的或不确定的,而对语词的使用恰恰使得这种不确定性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从形式上看"语言游戏说"只不过是把语言比做游戏,但它解决了很多西方哲学史中令人不解的形而上学难题,尤其是"本质存在问题",因此这一理论意义重大,成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灵魂。研究"语言游戏"说,对于深刻理解维特根斯坦及其他语言哲学家思想有着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语言哲学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上半叶引领逻辑实证主义流派的出现,20世纪下半叶开创了日常语言流派.其后期理论是对前期理论的颠覆,提出了语言游戏论、家族相似性、私人语言论、生活形式等著名理论,成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和流派的理论基石.维氏以哲学为旨归的语言理论论断,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孤立理论,而是具有内在相关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占有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其哲学研究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该文探讨了"语言游戏"说的提出背景、"语言游戏"说的性质内涵、"语言游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论以反本质主义为目的。其中包含着内在的逻辑错误:否定事物之间有共同性存在,又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沼。他一方面混淆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区别,另一方面又无视共同性与相似性的客观联系,从而得出一个家族之间根本无共同性本质特征的错误结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理论思维教训。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有关范畴化理论的构建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但"家族相似性"作为构建范畴的基本原则不能贯彻到范畴的全部;在进行范畴层次划分时,仅依靠"网络交叉相似"无法确立上层范畴;非典型成员游离于范畴之间,使"范畴内部结构"成为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这些进退维谷的状况,是范畴化理论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4.
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 are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allow them to interact meaningfully with other people and to develop knowledge in all subject areas.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however, more than one-third of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enter school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early literacy skills,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that place them at considerable risk for developing long-term reading difficultie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anguage interactions children have with their parents and exposure to print in their home environment prior to entering schoo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s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is paper provides teachers with guidelines and tools for helping families identify and create language and literacy opportunities in their home environment that reflect their unique strengths and routines.  相似文献   

15.
命题模式因语言不同而不同,且受到语言文化、观察视角、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如现代汉语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和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命题模式体现了不同范畴的接口关系。范畴接口限制了范畴成员以及子范畴在各个范畴间的自由流动和分配。一个成员划分到哪个范畴,是由视角接口和文化范式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彝语支民族婚姻家庭形态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不同类型的婚姻家庭形态.有洪水神话传说中早期"血缘婚"的遗迹;有氏族外婚制的母系氏族"走婚"制婚姻家庭形态;有"兄弟共妻"和"姐妹共夫"婚姻家庭形态;有双系家庭;有"转房婚"和"抢婚"习俗.这些活化石似的婚姻家庭形态对探讨人类社会婚姻家庭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妍 《海外英语》2012,(7):28-30
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了"家族相似性"观点,推翻了传统的关于属性必须是"全范畴的"观点,指出属于统一范畴的成员不可能拥有该范畴的全部属性,相反,各成员的属性是相互连接的交错、相互联系的。将家族相似性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语言习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佛教中的体验与“家庭相似性”关联何在,为之辩护的论题包括两部分:(1)与其他方式相比,把皈依概念和神迹概念纳入体验概念可以使我们对佛教体验形成一种更为恰当的观点,而这一观点能够表明佛教的宣称与科学的经验主义的宣称之间的区别(前提1-10);(2)关于界定体验之所是的“家族相似性”理念,本文结论是,皈依与神迹是对佛教中的体验所作出的非实在论的“家族相似性”定义中的两个要素(前提1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