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数学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过程中要运用选择性作业促进数学理解。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趣味游戏、拓展延伸的选择性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应注意将"联系"的观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下面撷取"三角形内角和"的几个教学片段来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中的趣味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要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必须围绕培养学生"趣"味来开展,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突破传统的单一技能的知识灌输,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技能.培养"趣"味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建构立体式教学是培养趣味的重要途径,产学结合是培养趣味的有效延伸.  相似文献   

4.
数学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能够让学生形成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对接"前经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优化学生自我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  相似文献   

5.
利用计算机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化成一个个活动过程可以拓展数学思维空间,使学生亲自触摸数学知识的本质,并承载数学的过程性知识."为学生提供'重建知识'的环境"应该成为利用计算机揭示数学知识过程性的重点.现结合教学实践阐明其对揭示数学知识过程性的支持效能及类型.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决定作用,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取决于教师,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疑引趣"、"巧问引趣"、"纠错引趣"、"设障引趣"、"求变引趣"、"留味引趣"等教学技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应试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虽然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能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从而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符合小学生 特点与学习需求,是以小学生实际情况为分析基础,对教学内 容趣味性设计,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引导,培养与 增强小学生的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传统化教学方式相比较,趣味教学法 整体教学效果更理想,逐渐引起学校与教师人员重视,加大趣 味教学法实施力度,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全面理解与掌握,加 深学生学习印象,从而突出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把握好"度":提升师生间的人文"温度",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炼探究的"高度",让教学更富有数学味;提取教材的"深度"内容,发展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力度",让生活实践具有数学味.掌握好这"四度",才能缔造实效、和谐、理想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0.
我心中的"五味"数学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关联数学与生活的"生活味"、体会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文化味"、品味数学教学潜移默化而熏陶的"美味"、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五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出发,从数学学科自身的属性来组织教学内容,挖掘数学内在的价值,帮助学生深刻把握数学思想、方法,即以"问题解决"为主线,遵循"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运用-回顾反思"的教学流程,关注数学学科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注意将体现不同数学知识特点的发生、发展过程问题化,使学生在持续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方法、原理,并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2.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我们的数学教学,如何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坤南"因数和倍数"一课的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但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上的绝对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时强调实践,处处联系生活,甚至用"生活味"取代了数学教学应具有的"数学味".作为一节数学课,究竟该如何把"生活味"和"数学味"融为一体,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里试图借助两位教师对<认识人民币>一课的不同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强调数学学科的价值取向,不能失去数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那么,如何打造具有浓浓"数学味"的课堂,让学生有效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一、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 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又往往是隐含并可以被发现的,只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就可以在生活情境与现象中感受和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MKT是"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其强调以有效的数学知识质量支撑教学,强调在教学的视角下关注数学知识.MKT教学取向下,有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会被凸显并能彰显其意义,如对学生在数学学习困难中的关注,如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质量等.理解"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需要教师从学生知识建构的角度思考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让数学知识真正具有教学意义.MKT理论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有思维含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实现数学智慧的生长。如何引导学生在"做"中智慧地学?名家课堂启发我们:精设"导趣点",从心而行;找准"对比点",由表及里;立足"生长点",由浅入深;打通"连接点",由异求同;紧扣"突破点",由此及彼。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数学是按照数学的科学体系和小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建立起来的统一体,其中的数、量、形、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有密切的纵横联系。数学教学应注意将"联系"的观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教学改进的项目,我  相似文献   

18.
教师仅仅通过教材来把握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以"正负数"教学为例,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数学史知识,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让课堂的数学味更浓一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的"说"数学,就是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暴露思维过程,把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而让"数学学习共同体"成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促进数学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20.
如果教师想要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知识,就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呢?本文将从生活场景、趣味游戏、实践活动三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并为今后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