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通过合理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放慢学习进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放宽学习范围,让学生选择问题、评价问题;提高学习深度,让学生探索问题、拓展问题等教学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让问题引领数学教学,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导入,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的探究,促进学生自主感悟过程;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练习,助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把"问题"看做学生学习的起点、贯穿在学习全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创没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这就是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和追求.下面笔者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问题本位学习要求教师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本研究探讨问题本位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本位学习导向下的教学步骤.问题本位学习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法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问题式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身份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外部激励激发学习热情.问题式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内在驱动决定学习结果,教师只是指导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学习的优越性,更多地体现在通过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上.精心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与关键.1.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且学生独立解决时比较困难.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都能很快解决,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若某一个数学问题,不管留出多长的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也不能得出结论,这样的问题同样没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至少这个问题对个人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独立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而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因此,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应不断用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并保持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欲望.如,有位教师在教五年级第一学期“比较分数的大小”时,首先让学生从31、23、41、51、38、58、62、72中任选两个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小组合作,顺利地归纳出了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接着,教师又提出了要求,从剩下的分数中,再任选两个分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学生再次合作,在小组合作与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同分...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数学学习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决定学习的方向、深度,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恰当的提出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可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课堂的核心组成部分,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应该围绕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展开.通过问题的设置,我们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可以引领学生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甚至在一些特别的场合,我们还能够借助问题推动学生将数学学习延续到课外.因此问题的质量直接关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用有效的问题来担纲课堂,让学习更有益,让课堂更饱满.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并以相应问题引发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最终形成自我的学习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在知识发现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索和发展,从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策略的实施,从而形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问题的策略、对学生回答处理策略等三个方面论述初中历史课堂的问题教学.  相似文献   

10.
问题教学法是以教师教学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改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通过问题来带动学习,让学生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是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以期达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技能.通过几年教学摸索和总结出"问题情境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演示设计、实验,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和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的看法,通过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等方法形成问题情境,并由此得到了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2.
1.学生的问题意识急需培养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依赖自身的经验建构的.无疑,教师创新性问题情境的设计会大大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而情境创设的理想手段就是借助于网络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简言之,新的学习观就是要求学习者通过高级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所以基于网络资源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把学生的学习放置到某个特定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问题教学法"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与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获取的乐趣,就是通过问题调动起来的.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高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简要论述如何在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创设一种适用于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课程教学变得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学不能只是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而应当通过问题的提出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将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更为自然的思考,而问题意识也可以在这一思考过程中得以养成.问题的价值在于其是学生加工了学习情境中的素材之后的产物,同时又指向所需要学习的知识.问题是学生已有认知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科学知识的建构需要问题的驱动,初中科学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让问题更好地发挥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本文主要通过从问题入手,解决数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以下将从教师给予学生问题引发思考和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探究式学习,以学生本身为主体,教师则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但不是领导者.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了解教材的知识.教师要养成学生合作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探究学习的内涵出发,简单阐述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说明问题意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再通过对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结合探究学习案例,浅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合理、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水平,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问题情境是联结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