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努力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高素质劳动和专门人才,我校承担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努力构建开放型的学校心理教育体系。笔在开展其子课题研究时,对如何挖掘语教材中的心育资源和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心育渗透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显得日益重要,而语文学科天然具有的鲜明人文特征和深厚感召力,使语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的突出功能。所以,若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它既要完成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知识、技能、智力等),又要完成它作为工具性学科的任务,即育人性。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各门学科中最复杂、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身为一名从教20年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我深切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对智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起到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快乐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开传统教育观念的冰河。而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抛开很多功利的成分,思考一下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发现,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语文教师的天然使命。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一、努力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育学生热爱科学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和学科教学融合和渗透。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上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西江教育论丛》2005,(3):21-22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得到蓬勃的发展,成为与教学工作同样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这样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切切实实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它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发挥最大的功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实施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之外,在各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为此,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三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决定了它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健康人格、良好心理素质的现代人。语文是一门蕴涵着丰富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学科,在进行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就成为我们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目前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在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老师的为人师表是先决条件,其次,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乐学”的环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及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会发现,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维纳说:”一个天才的儿童,如果不能在精神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他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事实上他就是个失败者。”所以,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挖掘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净化学生心灵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几百篇课文,不仅每篇课文都可以有侧重地进行认知心理教育,而且许多课文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如学习《将相和》和《草船借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文言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将相和,天下和和爱德尊贤这种乐观旷  相似文献   

16.
张凤玲 《考试周刊》2012,(18):38-3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加强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等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江 《考试周刊》2014,(93):25-26
当今,中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及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低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渗透,特别是语文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意志的锤炼、情感的渗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健康概念是指一个人除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整个社会呈多变多元状态,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选择,更要学会发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要达到这些目标,与人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顾名思义,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健康的心理状态,一种充实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非病态的,也是积极向上的。对于学生来说,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为生活和学习保驾护航,能够帮助他们全面成长,让他们对生活和学习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而作为教育的基础,小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打地基"时期,这个阶段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心理是塑造完美人格的保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时代教育的最强音,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水平。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