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赵宪宇给闵文的信闵文先生:您好近一个时期,我拜读了您的“下水”作文教学专著,也看到了您发表的几篇有关文章,并在去年还听了您的一节语文课和“下水”作文教学的专题讲座。您在“下水”作文的实践和研究方面已经卓有成效,确实可以称得上专家了。今天去信,主要是就“下水”作文的几个问题向您讨教,请不要推辞。“下水”作文,当然是指老师躬亲实践,和学生一起写文章。但教师作文也一定要使自己回到中学时代吗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把自己的思维、情感、心态全盘移植到青少年时代,似乎是有些别扭,况且老师的过去和学生的现在肯定有许多…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习惯于在作文布置(审题、提示等)、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等环节上作文章,而忽视了挖掘自身潜力,疏于写作实践,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对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3.
朱永涛 《现代语文》2011,(5):122-124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1]实践证明,语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作文难、难作文”是众多师生的共同感受。形成这种状况有其诸多原因,可以任人评说,但是有一条必须正视,那就是有的语文教师有“唱功”而无“做功”,只讲不做,教不得法,学生无“真”师可从,暗中摸索,畏惧作文,写作情绪低落,作文水平低下,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善教者使之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教师“下水”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指导能力,还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教”与“学”之间的隔膜。“欲当先生,先当学生”,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先做…  相似文献   

5.
王雪娥 《职教论坛》2001,(10):59-59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这个观点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实践者寥寥。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仅限于分析题意,明确要求,限定字数,规定格式,这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纸上谈兵,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而教师“下水”则是一种言传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作文指导,可以起到比书上的范文更直接的示…  相似文献   

6.
江萍 《中学文科》2007,(12):63-63
作文,是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作文教学更是不少语文老师感到困惑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活”起来,我一直在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应当亲自“下水”,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作文苦与乐;为学生树立榜样,使作文教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9.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不要写“下水”作?要!教师适时、得宜的“下水”作不仅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体的体验、认识、从而达到示范、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永涛 《文教资料》2011,(12):86-9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下水"作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和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无以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常作"下水"作文,有效激发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我的做法是做好"三导"。  相似文献   

12.
毛新普 《学周刊C版》2010,(5):103-103
谈起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疼。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讲的是唾沫纷飞、口干舌燥;写作时学生却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更是内容空泛,语句不通。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化难为易、收效明显的作文指导之路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既动口又动手,经常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下水文”,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对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文章开头入题过慢、内容安排不够合理、语言表达追求时尚不够规范等问题,语文教师在自己的习作中就应当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对自己的写作技法加以强调,并对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德 《考试周刊》2011,(1):60-60
教师“下水”作文.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已越来越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重视。师生一道体味作文的甘苦,体会写作得失,其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如果有和学生一起写作的经历,在指导学生作义时就能一语中的,更得法,在批改时更能切中要害.从而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指导也易于被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5.
16.
过去,作文教学常常带有这样的思路:开始于范本分析,继之于写法归纳,止步于作文任务下达。学生作文往往没有真情实感,缺少鲜明个性,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长此以往,学生厌倦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就会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7.
胡国宏 《考试周刊》2010,(52):83-8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许多学生谈作文色变,对写作充满了畏惧的心理,不少学生觉得作文简直是"榨文"。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许多老师慨叹,虽然知道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往往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张玉甫 《教师》2008,(13):102-103
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作文,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倡的~种作文教学方式。这既是叶老先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他多年作文教学的真知灼见。通过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我也越来越觉得:语文教师能经常“下水”作文,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邓淼 《广西教育》2007,(12A):23-23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抱怨作文教学难。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只要从激发写作动机、训练写作思维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人手,就能谱好小学生作文上路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20.
刘飞 《山东教育》2010,(6):35-3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进步。”在教学中,下水文在起示范作用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下水文还能够让教师在写作中体验学生习作的甘苦,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指导,把自己换位在学生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