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体验为原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把数学课堂教学构建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探究,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核心从传统集中于讲授,转变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勇于展示的学习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去领悟数学,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勇于展示的机会,让课堂因为学生的存在而更精彩呢?下面我仅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谈一谈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活动.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猜想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思维活动,初中数学猜想型问题既初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促进学生探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有明显的抽象性与交互性特点,强调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借由数学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应用类比法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度交互,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技能,从而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探究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本文对类比法的基本概念与教学应用进行分析,思考结合类比法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以合作方式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合作并不是把课堂丢给学生,更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学,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追求形式,也不喊口号,真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8.
“学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能有效带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可以凸显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形成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完善的课堂系统支撑下,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内容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知.文章从“学为中心”思想入手,对“学为中心”思想引领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准确解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点的前提下,重点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进行系统的探究,力求通过全新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展现“学为中心”思想的价值,使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和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是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小学生学数学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如何把枯燥无味的教材转变成生动有趣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三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学习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活动,既重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又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又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既强调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又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经验,简要分析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因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每一个数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1问题提出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思维上的主动性,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应有的自主性,影响了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新课程致力于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较差,这会对课堂教学十分不利,不能促使学生有效吸收数学知识,为了转变现状,需要实施问题导学法,既可以运用探究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相探讨,又可以运用生活化方法,用真实的生活事物引导学生,令其自主思考,还可以运用实际问题进行引导,从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起到促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动手操作经验的积累,而真正数学活动与经验积累常常发生在学生思考之中.文章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教师创设让学生探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经历三角形中位线的形成、发生、验证和应用的探究全过程,既引发学生的思维,又揭示了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爿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探究身边的数学知识;从熟悉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探究精神;创设生活性教学情境,把身边的数学搬到课堂上。  相似文献   

19.
樊川 《小学生》2012,(9):14-15
数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把单调枯燥的数学课设计成活动教学课,将数学知识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具体活动中,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在活动中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兴趣盎然。此时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已不是一种磨难,而是一种富有情趣、难以舍弃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程改革的具体行为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课堂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一个值得重视的有效方法是民主课堂.民主课堂并非是由学生乱说乱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