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2008,(21)
温德峰给人的印象朴实而温厚,但朴实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不平凡的成长经历。他以兢兢业业的工作和诲人不倦的态度,在爱与责任中体验着教书育人的幸福;他用30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和严谨治学,诠释着教师  相似文献   

2.
<正>认识颜小琴老师是在2013年《江苏教育》举办的"教海探航"论文评选的颁奖晚会上,作为获奖选手的她应邀参加了本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颜老师是一位非常朴实的体育教师,从外表、穿着、言语、教学中处处可以看到一位平实的体育教师的身影。她对岗位的热爱、学习的热情、伙伴的关心、学生的关爱正是我们当下教育所要追寻的方向——真教育:需  相似文献   

3.
学校也是有性格的。只要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外表看似相似的学校,性格却是不同的。有的开朗活泼,有的沉静明丽,有的幽默机智,有的阴郁压抑,有的内冷外热,有的内外俱冷。性格普通的学校,平平淡淡、踏踏实实地做教育。表面上平凡,实际上却是参透了教育的玄机:教育的性格本来就不是"起风就是浪"。和那些学校的老师交谈,仿佛是和朴实的老农聊天,完全可以感受到他们每一  相似文献   

4.
周莹 《江西教育》2012,(Z2):75-76
钱金铎老师的教学大家给出了各种赞誉。细细品味之后,我觉得"朴实"两个字更适合他,朴实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演绎,然而朴实的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教育追求……纵观钱老师的教学我  相似文献   

5.
我们开了一个充实、务实和朴实的工作会议.袁副部长的报告十分重要,全面总结了教师教育"九五"期间的成绩和经验,对教师教育"十五"发展的指导原则、目标和具体措施做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6.
平凡的外表遮掩不住他坚毅的个性,眉宇之间可见其胸中的丘壑,他,就是李守才老师,一个朴实的学者。李老师196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走出大学校门,他就立志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二十多年来.无论是从政热,还是经商热,他都不为所动,初衷不改,辛勤耕耘在中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上。多年的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书法教育要"面向全体",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困难和偏差,我们追求的不是特色教育,不仅仅培养特长生,而是要做普及工作,做最朴实的书法教育。  相似文献   

8.
相熟的朋友谈到和我的初次见面时,都这么说:“瘦弱而沉静, 憨厚而谦和;朴实的外表,普通的衣着,似乎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些笨嘴拙舌,着实体现了一个‘讷’字。”讷者,笨拙质朴也。我想, 至高的美应该就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我的这份笨拙, 这份朴实,也正是我所追求的教育之美,生活之美。《老子》说:“大  相似文献   

9.
数年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到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在教育中讲究艺术性,要像雕塑家一样不断地塑造美,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但是教会学生求知,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追求美创造美,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首先,班主任应努力塑造自己的美,这并非说班主任在外表上克意地点缀自己,装饰外美。外表上班主任讲究朴实整洁、落落大方,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而不是矫柔造作。语言上文明礼貌,不说俗话和粗语。为人处世应讲究诚实守信,对弱者有同情心和爱心,对老人应有孝心,对同事应关心,对待事业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正>朴实教育学有后劲苏州市振华中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的"振华女子中学",她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享誉江浙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几经变革,于2010年4月成立了公办的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交融中,学校确立了"朴实教育,学有后劲"的办学目标,秉承"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丰富"诚朴仁勇"  相似文献   

11.
翻捡《戈壁母亲》里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钟槐以其朴实忠厚的外表、善良孝顺的品德、爱憎分明的情感,还有从母亲刘月季那里继承来的的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拔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要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为此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远离那些外表上的“矫情”。  相似文献   

13.
钱守旺 《教师》2013,(9):1-1
在我看来,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或许他的工作条件并不理想,或许他没有英俊的外表和娇美的容颜,但他一定自然朴实、乐观自信。他会用一颗美丽的心灵善待学生、呵护孩子,用自己的出色工作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有魅力的教师眼睛里发出来的总是对每个学生倍加欣赏的眼光而不是挑剔或者求全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老师通常都是些朴实的人,数学教学工作往往被认为是一件朴实的事,数学教学活动有时候就是一群朴实的人做着再朴实不过的事.于是,数学课堂往往朴实无华.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朴实没错,但"无华"则值得商榷.为什么数学课堂就不能充满文化?偶尔听到的一节课对我触动很大,我感觉在这节课中充满了"文化".循着这位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数学课堂中的"文化".这位老师在课前分别写下了如下两段话:  相似文献   

15.
一、情真意切,韵味悠长 朴素真实的情感是文章语言纯真的基础.语言如人,一个人思想朴实,外表朴实,说话朴实,看起来就叫人舒畅.写作中,我们只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文章的语言自然就会不做作,不矫饰,文章自然也就有了感动人心的力量,并更加韵味悠长.纯真的语言追求朴素,不追求辞藻华丽,显现出的是质朴无华的特点,但纯真之中往往蕴涵着深意——这深意来源于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积极践行"呵护"的理念,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用智慧化解孩子内心的疙瘩。用"呵护"诠释教育的真谛,让教育润物无声、历久弥香;让教育呈现朴实、本真的学习生态,实现"教育回归幼儿"。  相似文献   

17.
刘欣 《山东教育》2020,(1):20-21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8.
平凡的人对于"光芒夜半惊鬼神"的天才总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畏惧,如徐渭、如梵高。但对于性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着温和谦恭血液的天才,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和亲切感,比如苏东坡。苏东坡是朴实的中国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入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文人的所有幻想。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淡淡如水的文章,冷静的叙述,朴实的语言,简单的父子对话,一切都平平淡淡.但透过朴实无华的外表,我们透视到隐藏在平淡背后的是父亲的冷静成熟、委婉高妙的谈话技巧,而这一切又只源于浓浓的父爱.   年轻脆弱的儿子考试成绩差,女朋友分手,觉得没脸再混下去了,于是"半夜两点多他打电话回家".   ……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生源特点和职业要求,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职业品格培养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将培养学生"朴实、踏实、务实、现实"的职业品格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才能提高学生敬业、乐业的职业素养,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