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名目繁多,讲究格位,无单复数之别;现代汉语则简洁明晰。本文考察了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的大量用例,并结合近现代汉语称代系统的特点,比较分析了今、古汉语称代系统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追溯了现代汉语称代系统的源流发展,阐述了今古汉语称代上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2.
《常用文言虚词词典》(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编写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简称《词典》)在“其”字条的助词类第二义项“用在句中,使语句和谐匀称。可不译出”下,列有《左传·僖公十五年》“以德为怨,秦不其然”一例,译为“把恩德当做怨仇,秦国必不肯这样(做)的”。我以为不妥。“秦不其然”的“其”字,用在否定副词“不”后、动词谓语“然”前,并不是助词。它在句中的作用不是“使语句和谐匀称”,而是与用在否定副词“不”前的“其”字一样,表示对动作行为的揣测、估计。它不是“可不译出”,而是可译为“大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在其曲折漫长而波澜壮阔的伟大生涯中.几度沉浮.历尽沧桑,积累了丰宫的领导经验,以其在革命和建设年代所树立的丰功传统,表现出了一代领袖高起的领导艺术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班人”,在其晚年,又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宽广胸襟和胆略,毅然而顺利地完成了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渡.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方兴未艾,用此,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无比深情地关怀着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许多方面都对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谈话和报告中多次强调,要注意树立和维护“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象”,并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此,对其试作梳理和概括,必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一 在古汉语中,经常有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表达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成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这就是所谓的“凝固结构”。凝固结构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凝固”,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布隆菲尔德提出向心结构理论后,朱德熙在将布氏的理论移为中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补充,并认为汉语中所有由“的”字结构和量词组合充当定语的向心结构都是双核心的同位性向心结构。但我们发现,汉语中存在“生命的河流”、“悲凉的月亮”、“依恋草原的太阳”、“一船歌声”这样的跨域性“XN”,通过论证,我们证明跨域性“XN”是后核单核心向心结构,并在认知上找到跨域性“XN”中“X”不能称代“N”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阿姨”一词,今为儿童称呼母亲的姐妹和跟母亲年岁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又为对保育员或保姆的称呼。 古汉语中的阿姨则指有亲属关系的三种人: 一、称母亲的姐妹,即今天口语中的姨妈。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反义共存”现象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义的现象.如《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里“乱”与“治”相对.但是“乱”又可作“治”解.《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唐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治理之臣有十人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乱”字既当“混乱”讲,又当“治理”讲,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种正反两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共存”.训诂学家称这种语言现象为“反训”.自从晋代的郭璞提出“反训”以后,历代的注释家、训诂学家有的沿用它、赞成它,也有人反对它.笔者认为“反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词义经过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兼有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在客观现实中,相反的现象和两个对立的事物常常相关,这种对立统一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现象里.事实上在古汉语书面语中,这种“反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大有稗益的.本文不准备对“反训”这一训诂学术语的是非再作评论,只是试图通过词例引申分析证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因,即主要从词义引申角度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现举例如下:受有授予的意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学“三礼”肯宇郑注考试论“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竞陵·八友”论之一试论文学创作中的逻辑应用试论散文中敷彩着色的艺术浅谈《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简谈古汉语词类活用问题天水方言中的尖团音问题说‘啊”论“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恃点蒲松龄创作的伦理教化意识诗经通沽叙例甘谷话中的辅音音节、复辅音及复辅音音节、“元音 辅音关于现代汉语的“缀”音韵学在古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诗乐离合与词体确立“吾与点也”反映出孔子在反思求索“主观战斗精神”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原因王安艺小说…  相似文献   

9.
释"相"     
“相”在古汉语中是应用性较强的一个词。传统的古汉语词典和古汉语语法教学中一直把它作为一个副词来看待。该文列举大量语言事实证明 :它应另立一类代词  相似文献   

10.
“此其……”句式是古汉语常见的句式之一,学界大都以为“此其”乃代词连用。我们以为这一解释不尽妥善。这里略抒管见,以求教于方家。“此其……”句式中,“此”是个指示代词,这一点无庸置疑。问题主要在于“其”字上。按照“其”的性质,“此其……”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代词+代词“此其……”全式是一个判断句,“此”是主语,“其”是名词性谓语的定语或者定语的一部分,可译为“他”、“它”、“那”等。如:“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 二、代词+副词“其”表示一种推测语气,译为“恐怕”、“大概”、“也许”等,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  相似文献   

11.
周秉钧先生的《古汉语纲要》在谈到意动用法时,认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且不论是不是动词本身的意动用法)“是化兼语式为简单的动宾形式,也是一种经济的用法。”① 他举了以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2.
对古汉词语尤其是词语本身含义的把握是古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把握文言文词语含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辨析词义分析字形,当然这也是古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针对辨义析字在古汉语词语教授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辨析字义分析字形在古汉语词语教授中的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13.
1922年陈承泽著的《国文法草创》中,首先提出了“致动”(即使动)的语法术语。“使动”确实能够简明正确地解释古汉语中某些动词、形容词、名词、数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某种语言现象和内容,所以六十年来“使动用法”巳为大家所接受。但是,现在人们通常把可以套用“使宾语动”的公式的语言现象作为“使动用法”的定义,把“使动用法”的译文与解释混为一谈。有些古汉语著作中,出现了滥用或错用使动用法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的情况,反而加深了理解古文的难度,甚至导致了误解古文的内容。应该正确理解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4.
张东荪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著名的民主教授.与同时期的思想家相比,他较早地关注到了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唯器史观”.他的“唯器史观”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用利用、需要和器械这几个核心的范畴说明了社会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三者的关系中,需要处于主导地位,需要决定器械和利用,器械和利用满足需要.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器械的更新,并实现了对各种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者”字结构不能做后置定语。所谓的后置定语,其用法一是充当同位语,一是在表示大范围与小范围的关系中属小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的有成就的国画家中,杨立强的名字也许人们还不甚熟悉.于他,在大西北陇南这样一个闭塞的去处,不假“捷径”,默默耕耘、收获在国画艺术天地里,熟悉就不那么正常了.六十年代末,一个极为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著名画家蔡鹤汀、蔡鹤洲兄弟俩.绘画上的天赋和对国画艺术的真诚,赢得了两位惶惶于文革中动辄“革你命”的学生的艺术先辈的心,开始了他在二位先生门下研习绘事的生涯.井以傅统功夫扎实、笔墨生动、灵根极佳称先生高足.近年,他又潜心于并成功于港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入画作,志在刮一股画坛“西北风”.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部分否定是人们在英语学习中不容易掌握的一个难点,在英汉互译、英语语言的交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例如,见到这样的句于“Both his sister are not in Shang-hai”、“All is not right”、“she doesn’t always go towork on time”.人们往往会译成“他的两个姐妹不在上海.”、“全都错了.”,“她总是不按时上班.”实际上,正确的翻译应是:“他的两个姐妹不都在上海.”、“并不全对.”、“她有时不按时上班.”这三个句子均为部分否定句,如果把这三个句子改为全部否定句,应为:“Neither of his sis-  相似文献   

18.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现象,而使动和意动用法尤其普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在古汉语里,如果一个不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用,或非动词充当及物动词,那么  相似文献   

19.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他”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董西厢》中第三人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他”主要用于单数.除了指人外,“他”还可以指人以外别的事物,还可以表虚指.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形式上的性别的区别.“伊”和“伊家”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要比“他”早.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三人称代词仍然没有单复数的区别,要判断其表示单数还是复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但是也出现了个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后面加“(每)们”来表示复数的用法,但是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却极少.  相似文献   

20.
“闽濮”为什么称“濮”,又为什么称“缅”,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演化?这是困扰史学界的百年难题.试图从语言学、民族学等的角度,进行探索,以解决一些史学界关于“濮”的相关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