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野  戴维  聂金雷 《体育科学》2003,23(2):124-129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对离心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主观体力感觉及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方法:24名男性大学生分别完成10组负荷,每组负荷由15个蛙跳(最大用力)和30外负重跳(10kg)组成。运动后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电刺激治疗。运动前及运动后分别测定肌肉酸痛程度、主观体力感觉及肌肉等动力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运动后24h,48h及72h肌肉酸痛程度明显降低,但各组间肌肉力量及主观体力感觉无显著差异。结论:经皮电刺激对肌肉酸痛的消除有积极作用,而对肌肉功能及主观体力感觉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讨论男子散打项目低氧环境下心率及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变化特征,以8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低氧环境下若干指标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同等负荷下模拟高度变化是引起散打运动员心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有无低氧刺激对于散打运动员心率影响较明显,主观体力感觉(RPE)变化特征与心率变化吻合程度较高。提示散打运动员低氧训练改变模拟高度时应遵循渐进性原则,加强首次接触低氧刺激时心率监控,在散打低氧训练中可以采用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RPE)结合使用,使负荷安排更合理并得到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3.
中、欧男子篮球队交锋过程进攻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灰色差异信息处理、数理统计等方法,以近2届世界大赛中国男子篮球队和6支欧洲球队为研究对象,把比赛按得分变化划分为得分高潮期和得分低潮期,对中、欧球队在两时相下的各项进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欧球队在比赛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时段特征,中国队低潮期频次,高潮期持续时间,低潮期单次得分强度与对手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技术方面,高潮期中国队总体投篮次数、2分球投篮次数、高潮期前场篮板球数和低潮期助攻次数均显著低于对手,而高潮期罚球次数与低潮期罚球命中率优于对手。战术方面,中国队在低潮期的快攻次数和高潮期的衔接段进攻次数均与对手间呈显著性差异;在阵地进攻的前场攻击阶段,中国队高潮期用时较少,低潮期较多,欧洲球队则恰好相反;高潮期,中国队阵地进攻时运用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及配合运用总数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队需要通过重树战术风格、强化体能训练、提高攻守转换意识、针对不同风格运动员进行战术设计来扭转与欧洲队比赛时进攻端的诸多劣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中药“人参健脾丸”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疲劳恢复的机制,对2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通过6周的随机、双盲实验,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生休指标(Hb、T和BUN)、主观体力感觉(RPE)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尿素、主观体力感觉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人参健脾丸”可以改善运动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增加做功时间。  相似文献   

5.
人体生物节律与田径运动员创优异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剖析91名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时的人体生物节律,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与田径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运动员处在其生物节律的高潮期易创造优异成绩,且与生物节律高潮期的种类无关,反之,处于其3个低潮期时,不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处在其(1~2个)临界期中,并同时伴有1个以上高潮期,也能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少数处在其3个低潮期的田径运动员也能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在所有的田径项目中,三级跳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受其生物节律3个低潮期的影响最小,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在临界期易创造佳迹,他们受临界期的影响较女运动员小得多。  相似文献   

6.
体育比赛最佳竞技状态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最佳竞技状态的判断较为困难。一般认为除看运动成绩变化外,最好结合医务监督的主观反应和客观指标来进行判断,如兴奋程度、精神状态、食欲、睡眠、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生物节奏与运动关系的研究中曾报导,当人的体力、情绪、智力的节律处在高潮期时则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运动成绩稳定,易创最好成绩。1 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湖北省高校田径运动会、武汉地区高校田径运动会冠军获得者133人(男73人、女60人),某高校参加第5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选拔赛运动员6人(男3…  相似文献   

7.
复合磷脂对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武桂新  冯连世  冯炜权 《体育科学》2000,20(4):53-55,66
我们研制了强抗氧化功能的复合磷脂胶囊,男田径运动员服用一个月的试验表明,它有利于睾酮水平的稳定,降低训练期间运动员血皮质醇含量水平(P〈0.05),加快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提高睾酮/皮质醇(T/C)比值,从而有助于运动机能的提高和加快恢复。主观感觉调查表明它还能减轻运动后肌肉酸疼,训练时主观感觉体力增加,可能与其抗氧化和促进肌腱等结缔组织恢复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初探即时强度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周期性运动竞赛是由体力充沛状态开始,负荷能力逐步衰减直至力竭,以及自我负荷感觉和刺激逐步加大等,是很多生理活动状态不断激化的过程。作为运动训练理论的基础概念——强度,若是不能反映沿着进程的生理变化便难以描述运动的真实情况。研究提出:人体运动不仅要付出机械功,还要承受由生理机制产生的疲劳负荷。即时强度是二者的和。  相似文献   

9.
人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的周期性变化对人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生物钟在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时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强度训练阶段RPE在运动员机能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主观体力感觉的概念 RPE是“主观体力感觉”的英文缩写,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主观体力感觉与心率、耗氧量、乳酸、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主观体力感觉等级是目前欧美国家研究较多,并用于评价运动强度和进行医学监督的指标,其表现形式是心理的,反映的却是生理功能的变化,可应用个体主观体力感觉量表定量监测运动强度。该种方法多在竞技性运动员中应用。RPE等级量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对在运动健身领域研究中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进行整理和分类,认为可分为物理负荷强度、生理负荷强度和主观感觉强度三类,并时这些指标在健身锻炼实践中应用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对各种运动强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应当量换算方法进行研究,为健身人群合理使用强度指标控制好运动负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运用心率遥测等方法,对受试者BODYJAM运动中心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oDYJAM运动中心率区间范围和变化特征都非常符合健身负荷的锻炼标准,BODYJAM是一套强度适宜的运动方式.BODYJAM运动中有背景音乐,加上运动时多数是集体完成,运动者由于主观上的兴奋导致主观感觉和客观运动量不太一致,因此用RPE来反映运动强度存在误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血色素、主观体力感觉表和训练计划相结合的方法,对标枪运动员冬训期间的身体机能及个体训练负荷的适宜程度等进行评定分析,旨在为科研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法对12名健将级速滑运动员赛后尿蛋白、尿红细胞和主观体力感觉进行测试,先后将运动员分为对照组,亚乳酸阈强度、130~140次/分和110~120次/分匀速有氧跑组,训练后间隔4小时蹬车组,赛后个体乳酸阈心率(30~ 35)次/分和110~120次/分自行车恢复组.研究表明,不同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对速滑运动员尿液指标及主观体力感觉影响差异不大,尿蛋白较尿红细胞更能反映运动量的大小及运动员恢复情况,亚乳酸阈强度匀速跑和乳酸阈心率(30~35)次/分自行车恢复组尿蛋白及主观体力感觉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项群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所占比重,随着训练年限和竞技能力增长而趋于递减,但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所占比重则趋于递增。年度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重点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几乎平行发展并呈现出渐进性递增特征,其中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90%最高成绩水平上。比赛期的负荷量约下降20%,但负荷强度上升10%。而过渡期则表现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下降的特征。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赛前小周期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有所降低但负荷强度却有所增加的特征,而且负荷强度在赛前2周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其中大强度训练的持续时间约为10.5天-21天,其比例约占赛前训练总负荷的10%-30%左右,最后一次大强度训练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般距离比赛日之前5天-12天。  相似文献   

16.
田径训练负荷强度的定量控制公式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训练科学化。目前很多项目的运动成绩已接近人体机能的极限,技术亦日臻完善。过去那种靠观察、感觉和主观经验对训练进行的定性控制,正逐步向定量控制过渡,越来越多地运用比较客观的参量来控制训练过程。运动训练科学化内容之一的训练负荷控制,在运动训练中占主导地位。而负荷强度的确定和安排尤为重要。国内(包括专业队)以往多实行定性控制,教练员指定给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使用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和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对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赛前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估,并提出赛前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休息、强化自信心、确定适宜的比赛目标、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运用心理训练方法等心理调控手段,积极调整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旨在为改善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损伤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较差。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生为了应付文化考试,不重视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较低。女生尤其严重。 (二)教学方法不当。练习的负荷量与强度过大,导致学生身体疲劳过度,也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三)动作技术错误。如跑步时不会缓冲等,长时间进行运动也可造成运动损伤。 (四)准备活动不充分。中长跑教学一般多安排在冬季进行,由于气候寒冷,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较差,如果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也会造成运动损伤。 (五)场地器材不符合要求。运动…  相似文献   

19.
蓝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转换速度快、技术较复杂的运动。为了说明负荷和适应之间的规律性,必须研究每次训练的内容和结构。不断提高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必须做出科学的、系统的年度计划(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把全年准备解决的问题,依据训练时期分制阶段计划(大周期)、周计划(小周期)、日计划。以求技术和素质训练更适应比赛负荷和规律。训练中还应注意、柔韧、灵敏、反应的训练和基本技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及力量、速度、耐力、弹跳力等竞技要素之间的互相补充和排斥的关系规律及练习比赛负荷的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羽毛球运动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不但要具备娴熟的技术,灵活多变的战术,而且更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由于竞赛规则的要求和较大比赛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运动员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否则,是无法承担强度大、连续对抗性强的比赛的,同时也难以发挥出我国运动员以我以攻为主、快、狠、准、活、攻守兼备的技术风格。因此,我认为重视和加强身体训练,是攀登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高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