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运动员技术解析所提供的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生物力学参数,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了滑步和旋转推铅球技术之间以及不同旋转技术类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重点研究了铅球本身和运动员身体的加速问题,从而得出了运动员和铅球这一系统的加速到出手阶段铅球最后加速动作序列过程变化特征,为高水平铅球运动员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分别从身体各关节与出手速度、最后用力的两个阶段技术参数,人与铅球系统重心的位移等方面,结合铅球专项理论、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理论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对于少年投掷运动员来说,是一项技术较复杂而又难以掌握的投掷技术。传统的推铅球技术教学,动作过程较长,不利于少年选手的重心稳定和集中注意力。为此,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铅球有关技术资料的研究,设计了适合少年运动员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其结果取得较好的教学与训练效果。这种教法有利于运动员加快掌握动作并为进一步向先进投掷技术过渡奠定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铅球运动在田径项目中以体现爆发力而著称,同时也是中学业余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铅球技术动作掌握的优劣,对于投掷远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训练过程中,初学运动员因为动作原因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就近几年教学和业余训练中发现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生物力学等方面对比分析,旋转式铅球投掷技术相比背向滑步铅球投掷技术具备延长铅球预先加速工作距离,提高铅球加速动力,获得较高的出手速度等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旋转投掷技术动作对运动员身高、体重要求较低,可以弥补亚洲运动员身高、体重、力量方面不足,值得在教学和科研中研究,并在运动训练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6.
采用影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3名优秀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最后用力时躯干动作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掌握滑步推铅球运动员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躯干转动的动作结构、速度变化等特征,对指导实际教学与训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表明,在最后用力过程中,3名运动员的躯干动作是在前振的同时进行有序转动的复合运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躯干转动技术表明,最后用力阶段.髋轴先于肩轴达到峰值速度,达到峰值后依次快速下降.在铅球出手瞬间躯干接近垂直状态,有一定程度的"前倾"或"后仰".躯干在过渡阶段的适当前振有利于左腿的积极着地,有利于铅球速度和整个身体重心速度的增加,进而缩短过渡阶段进入最后用力阶段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对铅球左侧支撑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在最后用力技术中,出现空中换步动作,无左腿支撑的现象,这是铅球教学和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之一。就其产生的原因而言,一是教练员在教学、训练中忽视了这一重要技术环节的训练。二是运动员对这一技术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为引起重视、本文将对铅球的左侧支撑进行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铅球前三名运动员投掷最后发力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重庆优秀大学生铅球运动员对整个推球动作的总体掌握程度较熟悉、各自动作特点明显,其中罗王飞的技术动作较为突出。各时相下的相关运动学指标均未能达到国家大学生运动员一流水平,就出手速度等指标,三位运动员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重庆地区大学生铅球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有较大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提高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支越 《体育科技》2001,22(1):27-31
在铅球技术教学和训练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对初学者学习掌握正确的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就滑步阶段中的摆动腿和蹬地之间易犯错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铅球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许晶 《中华武术》2021,(1):51-52
铅球作为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协调性和肌肉发力时间、强弱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想要取得好的铅球比赛成绩,"速度"训练必不可少。这里指的"速度"并不是跑的速度,是各个铅球动作执行环节的"速度",如出手速度。本文以此为研究焦点,提出针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开良 《精武》2012,(11):27-28
力量素质不仅是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也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对于铅球运动员来说尤为重要。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何通过力量训练为今后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打下牢固基础,同时结合青少年生理特点进行适当的量度训练,对于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运动寿命及运动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介绍一种适合少年铅球运动员训练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既能克服运动员自身体重,又能利用助力与阻力,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少年铅球运动员的特点而设计的,因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专项能力都较差,难以掌握较难的技术练习,而这种方法不需较大的力量,少年铅球运动员很容易掌握。少年运动员的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采用此方法训练能快速提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世界铅球运动提高的很快,但我国男子铅球技术水平却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专项力量太差。笔者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访谈及铅球技术动作图片的观察分析、类比推理又结合自己的多年训练的体会,针对我  相似文献   

15.
所有铅球运动员都应懂得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不难看出,铅球运动员通常采用的主要练习手段都得到了普遍的承认,那就是卧推——抓举——高翻——深蹲。同样,教练员和运动员也都认识到,凡是最优秀的铅球运动吴都能最大限度地伸展动作幅度。在不改变或缩小动作幅度的情况下,尽快地完成这一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投掷项目     
G824.1 20022776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刊,中,A]/肖林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0-32图2表5参8(LF)女子//背向滑步//铅球//速度//节奏//技术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和铅球运动规律,对铅球训练中发展身体素质、技术训练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在教学与训练中的方法、手段及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不仅体现在宏观上对运动训练的调控,整体提高训练效果,而且也体现在训练手段的优选化、定量化和针对性。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占主要位置。以黑龙江省部分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平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安排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介绍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以及在训练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使用RSscan足底压力测量和分析软件对山东省田径队的6名优秀铅球运动进行了测量,主要从压力曲线、压力中心轨迹和脚底各区的压力时间积分几个方面描述优秀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时脚底压力分布特点.实验结果显示:1)右脚第一峰值(1.52倍体重)大于左脚第一峰值(1.26倍体重),右脚第二峰值(1.04倍体重)很不明显,提示右脚在着地时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动作的顺畅衔接中起着重要作用.2)最后用力阶段,身体旋转和蹬伸主要是以前脚掌为轴,前脚掌肌肉力量强弱,对运动员投掷铅球的技术动作连贯性、稳定性以及成绩有一定作用.建议在运动训练中,有目的地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加强足部小肌群和踝关节稳定性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身体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是整体发力环节的主要参与者,对人体上下肢的活动、整个动力链的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身体姿势的表现、对训练者学习运动技能,以及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发挥起着支持作用[1]。本文通过对实验对象核心区域力量训练,通过学生现有训练情况,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根据背向滑步推铅球专项学习的要求,安排的为期16周训练计划,辅助学生在课时较短的时间里,训练课程较少的情况下更好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运动技术,利用实验法,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田径专选班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项目学习与训练之中,实验结果证明: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将核心力量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于学习运动技能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对提高学生的训练能力和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