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结果与讨论 41名选手在及格赛和决赛中最好一跳的阶段距离、阶段百分比、正式成绩和实际距离的统计描述见表3。 (一)技术 比赛中运动员最好一跳时技术类型人数如表4A和图2A。它表明49%的运动员采用单足跳式技术,44%的运动员采用均衡式技术,7%的运动员采用跳跃式技术。 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最好一跳时技术类型人数如表4B和图4B,它表明50%的选手采用了单足跳式技术,38%的选手采用了均衡式技术和13%的选手采用了跳跃式技术。 整个样本的结果与参加决赛的小样本的结果非常相似。采用单足跳式技术选手的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12名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踏板成绩及三跳成绩(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进行探索研究,揭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成绩创造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掌握三级跳远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技术技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再理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詹姆斯博士在对三级跳远技术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这样的点:如果第一跳距离高于第三跳距离2%时,该运动员是采用了“单足跳”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如果第一跳距离小于第三跳距离2%时,该运动员是采用了“平衡”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在这里詹姆斯博士把以前人们所称的“高跳”式与“平跳”式的技术分别改称为“单足跳”与“平衡”式。另外,他又提出一种观点:当第三跳距离高于第一跳距离2%时,这种跳法是采用了“跳跃”式的三级跳远的技术。并认为“跳跃”式的三级跳远技术,可能对大多数三级跳远运动员是最适宜的一种三级跳远技术。此…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运动员三级跳远技术与运动成绩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爱华  李英  易定恩 《体育与科学》2002,23(5):47-48,65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 ,将 (美国 )詹姆斯·海博士实验小组利用SVHS摄像机与PEAK扫描技术采集到的数据 ,对奥运会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作全方位的研究。结论 :采用较小的单足跳百分比和较大的跳跃百分比 ,三级跳远成绩越好 ,跳跃式技术是 2 1世纪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7,(10):48-49
当今,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这无疑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和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要在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阶段进行三次快速有力的起跳,因此,力量素质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俗话讲,三级跳远运动员应练就成"铁腿钢腰",就是这个道理。三级跳远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博士谈三级跳远技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个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级跳中所做的努力程度通常用每一跳的距离,每一跳所占的百分比或者三跳的比例来表示。 根据运动员在单足跳和跳跃阶段所做的努力程度的不同,三级跳远技术曾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常常造成混乱)。在本文中,如果运动员单足跳所占的百分比高于跳跃的百分比2%以上时,则称为跳跃为主的技术:如果这两跳所占的百分比之差小于2%时,则称之为平衡式  相似文献   

7.
三级跳远和跳远一样,都是属于田径运动中的水平跳跃项目。不过,与跳远有所不同的是,三级跳远的技术更为复杂一些,需要把单足跳、跨步跳、跳跃三跳的技术动作有机地联接起来,所以又有其独特的技术要素。从一名初始训练的少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开始,要想达到17米以上的成绩,一般需要进行8~10年的系  相似文献   

8.
确定起跳腿三级跳远前两跳单足跳、跨步跳必须用同一腿完成,这就要求运动员首先确定起跳腿。起跳腿未必用最有力量的腿,重要的是运动员要感到协调而使之能够完成所必需的连贯动作。立定三级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是使运动员在没有助跑速  相似文献   

9.
三级跳远是人体在快速助跑中,以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种形式,连续完成三次高强度跳跃的运动项目。它是一项需要速度、力量、爆发力、协调能力的项目。优异的三级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各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跑得稳。就是说,要用一种适合自身条件的稳定的步长和步频来跑,才能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起跳。第二,要想跳得远,还要有较大的力量和爆发力。跑得速度越快,所需要的力量和爆发力也越大。第三,要在快速助跑下、连续完成三次跳跃,跳跃中的身体平衡和控制能力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完成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运动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京奥运会,国内运动员踏板准确性较差,起跳腿蹬伸力量不足,蹬伸不够,蹬伸时间较短,肌肉收缩力量不强,腿部力量没有完全得到发挥,但其积极着地,对三跳节奏和比例掌握控制能力较好,有利于取得好的成绩。本文研究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存在的优缺点,旨在为教学训练提供参考,我国发展三级跳远运动助力。  相似文献   

11.
对三级跳远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往往与专项素质和技术动作密切相关的。三级跳远成绩是以三级的远度来计算的 ,因此 ,要求运动员在助跑中不仅有一定的速度 ,而且还要有相当强的腿部力量 ,所以在三级跳远训练中 ,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探讨三级跳远运动员速度、力量两方面的训练问题。1 提高助跑和三跳中的速度1.1 助跑方式的选择助跑速度快、节奏性强 ,将最高速度尽可能地保持到最后的跳跃步上 ,是提高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在跳远中有匀速加速和积极有力的两种不同助跑节奏方式 ,三级跳远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三级跳远由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部分组成。合理分配三跳比例,才能使三级跳远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1.研究结果与分析 最初的三级跳远起源于爱尔兰,当时的跳法是两次单足跳加一次跳跃,在德国和希腊流行连续两次跨步跳加一次跳跃,而在苏格兰则流行“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这种形式。最后一种方式于1908年正式确认并写入国际田联制定的三级跳远比赛规程中,一直沿用至今,成绩也由1896年首届奥运会的13.7m提高到现在的18.29m。三级跳远技术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不断的发展变化,共经历了五个阶段。 1.1 自然形成阶段 时间约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三级跳远技术形成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内,人  相似文献   

14.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运动项目.实践证明运动员的单足跳是三级跳远中比较远的一跳,对运动成绩影响较大.单足跳阶段的技术参数的变化历来是研究的重点.采用录像解析方法对我国优秀全盲运动员李端的单足跳阶段的技术参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李端在起跳腿着地瞬间分腿角过大,离地瞬间分腿角过小;李端最大缓冲时膝角的缓冲幅度过小;蹬伸阶段蹬伸时机不当,单足跳阶段的重心腾起角过大;由于竞技水平的差异,李端的起跳时间过长;摆动腿的摆动角速度过小说明李端的摆动不积极.旨在为李端三级跳远起跳技术提供运动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洁敏 《体育科学》2002,22(5):131-134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过程中成绩的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的成绩损失主要包括单足跳起跳时的踏跳损失、三跳过程中的非直线性距离损失以及因落地动作的不规范引起的距离损失。另外对引起距离损失的其它原因也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要求运动员在单足跳和跨步跳中尽量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以较高的速度完成第三跳,使第三跳获得更大的远度。运动员在单足跳和跨步跳时以全脚掌快速着地。脚的着地动作接近走或跑的着地动作,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而且着地点恰到好处,正好使身体重心压在支撑腿上,这与过去所一贯强调的高抬大腿积极刨地技术是有区别的。自然式着地动作使支撑和用力蹬伸程度加大,着地动作更加集中用力,从而加快了着地动作的快速完成。因此说,三级跳远中自然式着地技术动作更加接近走或跑步的着地动作,而过去所一贯提倡的扒地…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三维摄影解析法 ,对我国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的损失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的成绩损失主要包括单足跳起跳时的踏跳损失、三跳过程中的非直线性距离损失以及因落地动作的不规范引起的距离损失。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三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最佳竞技能力具有相对稳定的成熟期,男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97.59%和97.92%,其中第一、二跳是成功率最高的两个跳次,男子的最好成绩出现在第四和第六跳次,女子的最好成绩则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高达个人最好成绩的98.78%和99.80%,最好成绩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女子跳远和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前三跳的助跑速度和最佳成绩均比后三跳要快、要好,而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跃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撑腿最大缓冲时相:支撑腿膝角缓冲幅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差异显著,表明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快速蹬伸能力不强.离地瞬间时相:起跳角在单足跳和跨步跳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助跑最后一步的水平速度为9.99 m/s,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王明明 《新体育》2023,(2):28-30
三级跳远考察了运动员专项跳跃能力和下肢爆发力,为了提高青少年运动员三级跳远水平,本文选择了深圳市宝安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50名青少年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分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和跳深训练,通过为期20周的训练后,观察两组运动员三级跳远成绩,得出跳深练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三级跳远水平的结论。另外,本文也对如何有效策划跳深练习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