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较多的学者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运动员在长跑项目中取得成功,必须经过一段系统增加训练负荷的、超过日常训练水平的训练期,采用的这种进行性增加训练负荷,即所谓的“过度训练法”,可使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有些运动员的机体会对这种训练作出负面应答,形成“过度训练”。由此可见,“过度训练法”与“过度训练”意义是不同的。过度训练法是一种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过度训练则是运动员没有能力适应  相似文献   

2.
运动量、过度训练及过度训练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运动员倾向于大运动量训练 ,因此 ,过度训练常在优秀运动员中发生。资料表明在运动量与提高成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因为训练运动量过大而导致运动员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称为过度训练。出现过度训练,首先必须及时调整运动量,减少训练量和强度,降低训练要求,必要时还应停止一段时间训练;其次,加强营养,让运动员多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容易吸收的食品,每天增加一次进餐;第三,  相似文献   

4.
一、强制训练法是科学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采用强制训练法,可使运动员在技能、体能、和心理上都得以提高,可促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某些运动项目中,如田径训练,采用类似强刺激的“强制”法,对迅速提高运动成绩会有明显的帮助。例如:“跑台”训练,当运动员走上跑台后。随着转速增加。跑速也要提高,往往让运动员以极高速度坚持相当长时间,稍有减速就会从高速运转的跑台上摔下来。采用这种训练手段迫使运动员在极限状况下训练,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和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过度训练”。这里所指的过度训练即训练过度是指训练强度、数量、难度等等负荷量超越身体的承受量,身体过度疲劳的一种病理状态。“过度训练”造成大脑皮层过度疲劳,体力的消耗没有得到恢复,以致练习新的动作时缺乏信心,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胆怯现象,这对掌握动作技巧、技能产生了不利因素,影响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水平,成绩受到影响。“过度训练”的后果是容易出现的伤害事故。最主要原因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急于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过高要求”的训练,使运动员体力承受不了而造成。伤害事故的一般症状为:肌腱、韧带、肌肉  相似文献   

6.
某一专项运动训练,如果运动量的强度和训练间隔的密度不因人而宜,迫使运动员担负最大的生理负荷,久而久之,人体生理机能就会降低,运动成绩将会减退。这种机能状况的出现就是过度训练的征兆。过度训练的反应是: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训练不感兴趣,肺活量下降,甚至血尿等。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建立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运动量太小,机体的反应就小,机能状况也就得不到更大的改善;反之运动量太大,超过了运动员的负荷,则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本文在女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最高负荷六次”训练法,从根本上提高了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一、过度训练的原因 1、运动量过大(强度太大、时间过长或总的运动量太大),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不适应这种要求。2、上次训练所造成的疲劳未消除,在此基础上又加大负荷量。3、运动员生病或受伤过早开始训练。  相似文献   

9.
1、引起过度训练的原因 1、1训练失误忽视训练后恢复的重要性、训练的要求超过了运动员机体能力所能承受的刺激、长时间停止训练后突然增加训练量、大强度、大运动量的刺激,运动员本身的生活方式、经常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吸  相似文献   

10.
刘凯  燕铭 《辽宁体育科技》2001,(3):13-13,19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建立在适宜的运动量的基础上的,运动量太小,则刺激小,因而机体的反应也小,机能状况也就得不到多大的改善;反之运动量太大,超过了运动员的负担能力,则也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或伤害事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女子举重训练的亲身体会,提出在女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最高重复六次”训练法,从根本上能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为验证此观点,笔者利用94年度鞍山地区体校举重班选材之机设计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11.
过度训练也称过度疲劳,是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机体的慢性不适应所引起的综合征,是运动员于生理或精神上过度紧张及异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结果。过度训练是当前竞技体育训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涸为目前的训练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过度负荷”以刺激机体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什么程度的“过度训练”为最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教练员应对过度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运动员一旦发生过度训练,轻则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重则可使运动员从此结束运动生涯,而且过度训练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加重和增加治疗困难。什么是过…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训练过度问题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加,其目的在于提高运动成绩。不少运动员往往想模仿与高水平运动员有关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以及其它一些指标,而忽视了并非所有运动员都能承受同样训练负荷这一事实。在不考虑先天素质和增加训练量前提的情况下,肌体是很容易超负荷的。  相似文献   

13.
医务监督在游泳训练中的任务之一是生理机能的评定。全面评定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应包括教练员的训练观察,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完成的成绩。生理评定只是一个方面。当前,在运动训练中普遍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如何掌握运动量及其强度是一个重要问题,运动量太小,运动员达不到一定的负担量,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就受到限制;运动量太大,尤其是持续得过久,使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也会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医务监督就是要从医学的角度,制定运动员如何更合理地承担大运动量训练。一方面要协助教练员、运动员闯大运动量的关,使大运动量能练得上去,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度疲劳。一般的疲劳肯定是有的,但应该能恢复得过来,不要太积压,或者是一旦出现了过度疲劳,能比较及时的调整回来。  相似文献   

14.
少年参与运动训练,机体出现疲劳现象是很自然的事,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类疲劳经过十二到廿四小时后便应该逐渐消失。但如果训练计划安排不当,使少年身体承受大强度运动量的刺激,导致疲劳的机体难以得到恢复,超量补偿将无法达成,少年运动员就可能出现衰竭的现象。如果仍然坚持训练下去,就会形成过度训练状态。这样的训练严重影响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成绩,甚至还会带来摧残。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引起少年过度训练的原因。 一、构成过度训练的各种原因包括: 1、制定训练计划不当:过大强度、运动量的刺激或训练的要  相似文献   

15.
间歇训练法是在训练中安排适当的间歇,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强度和更大的量;而短跑作为田径赛中距离短、强度大、速度快的项目,由于其技术动作特点,在训练中负荷量与强度的科学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从间歇训练法的特点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短跑训练中采用间歇训练法的现状,如不同距离的间歇训练法、不同强度的间歇训练法、不同速度的间歇训练法、创新性的间歇训练法等;同时,探讨提出选择合适的距离、合适的速度、适宜的运动量;正确的确定间歇时间和休息方式;严格控制训练过程,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做好训练前的各项准备,切实预防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等短跑训练中实施间歇训练的策略建议,这将利于使间歇训练法在专项运动训练中更大范围地推广与运用,进一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和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体育高考主要指体育技术考试。体育高考是一种竞争淘汰式考试,“万人过独木桥”。所以为了争取出线、各校专门委派教师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强化训练。作采访了几位中学体育教师,发现他们以加大运动量来提高素质,以重复性训练来提高技巧,但很多人事与愿违,老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同学流了多少汗水,最后没有录取。也有的平时素质不错,运动成绩也很好,但到考试就是不行。经调查分析,有如下几方面原因:第一,考前运动量过大造成过度训练引起过度疲劳,第二,考前精神压力太大引起运动紧张综合症;  相似文献   

17.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身体长期过度疲劳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特点是运动能力下降,精神和身体健康状况恶化。此种病理状态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过度训练后免疫功能变化及恢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训练中因安排不当造成的。长时间、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而缺乏足够的恢复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都可以诱发过度训练。过度训练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免疫抑制现象,影响身体健康,增加机体感染病原体的机会。本文用文献综述的形式,从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过度训练的概念、机制,各种免疫物质在过度训练后的变化及机制、免疫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集训期运动员,特别是正在备战奥运会的运动健儿们在训练和恢复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过度疲劳是中长跑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阻碍运动员健康成长的运动性疾病,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如不及时调整治疗,不但损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运动员终止运动生涯。产生运动性过度疲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运动员在从事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超过机体承受的极限,使机体内能源耗竭,乳酸堆积过多,  相似文献   

20.
从适度训练和过度训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过度训练并发症(OTS)及表现低下并发症(UPS)的概念界定与监控,以及UPS两种假说等方面分别探讨了运动员经过强化训练和过度训练后免疫应答发生的变化、运动员免疫机能损坏与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的关系、过度训练并发症对免疫机能及传染病敏感性的影响、细胞激活素在过度训练和训练成绩低下的可能作用、过度训练和表现低下并发症监控的可能免疫指标,为运动训练科学监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