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多样化的文化世界里,共生与融合往往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机制,也是油画艺术增添魅力和拓展创作空间的基石。因此,在油画创作尤其是油画民族化过程中,应理性审视中西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包容多元文化要素的存在,融合多元文化的精髓,把握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对教育尤其是教育技术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着重分析视觉文化与教育技术融合的必要性,视觉文化的跨学科支持、融合的途径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适异而育"导向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是融合教育实施的前提.针对当前国内融合教育文化重视不够、建设水平不高的现状,本研究以共生理论为视角,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G小学的融合教育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整体观照.研究发现,G校基于共生理论,秉持"以爱为魂"的教育理念,确立了"适异共生"的教育愿景,采取了五大措施,建构了"适异而育"的融合教育文化雏形."适异而育"是融合共生的文化取向,"适异而育"共生文化结构分显性和隐性两部分;重塑价值观,形成教育愿景及目标,提供个性化课程,促进融合教育文化的创建.  相似文献   

4.
运用融合与共生的思维方式,归纳总结出在开放实验环境建设中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实验内容和队伍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以互利共赢为指导思想,推动开放式实验环境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与视觉文化融合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教育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与传统的文化一起来传承科学知识和人类文明。正是这样,视觉文化与教育技术融合在一起成为历史的必然,并使得在教育文化传播中引起视觉文化新的价值变化与新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6.
当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成为当今文化和媒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新型研究领域。教育技术要保持生机和活力并自身获得提高就不可避免地要与视觉文化融合,这就必然带来教育技术实践与研究的新变化,同时对教育技术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如果说语言文字奠定了传统教育的基石,那么视觉文化则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9,(3):50-55
河西魏晋墓葬壁画题材丰富,其中有大量壁画图像反映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民族交流、文化融合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图像生动再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将这些墓葬壁画图像与历史文献资料结合起来,探讨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牧业并重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和民族交流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社会政策视角出发,将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管理学与区域文化学作为理论依据,以社会政策的整合力、实现力与治理力功能为基点,着重探讨社会政策在促进地方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共生的路径选择、策略安排与机制设计,通过社会政策挖掘文化资源与交互渠道,促进文化互动与牵引;实现文化合作的社会化平台,创新产学研文化载体衔接;形成文化融合共生制度与机制,促进大学与区域文化的制度性双向交流与互补创新;促使发挥各自人文优势,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大学与区域文化的深层人文融合,形成文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创业文化融合共生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化的共性基因,也具有彰显创业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在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增强学生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建设创业文化是以创业教育为基础,对创业教育的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融合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劳动与技术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传播的任务。实施途径主要有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开发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提供体验性文化学习情境;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探源活动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成为课程目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影响下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理解、关怀、包容,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自身行为的态度倾向与价值判断。以文化共生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其理论基础,并且课程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学校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的策略应该围绕着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和学生自觉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国教育人类学的缘起与发展主要是由文化人类学家所推动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对于学校教育、社会结构、社会文化与文化功能,尤其是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等问题的关注,促进了英国教育人类学的奠基与发展。本文论述了20世纪以来英国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的结合,着重讨论了马林诺夫斯基与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对教育问题的启示,以期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有所借鉴。此外,英国文化人类学研究视域下的"人种志",即"教育人种志",是本文所突出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对我国现代教育具备启示意义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和谐中国”建设的命题下,基于共生的内在机理,为构建和谐的高职教育,要通过培育合格的、平等的共生单元,通过优化内生的、外生的共生媒介等途径,逐步建立起对称互惠连续共生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已不是单纯物质层面的工具,而是包含作为有形的物质手段和作为无形的精神理念在内在的有机统一。在当今一个以信息为支撑点的开放环境中,从系统科学理论和我国的现状出发,可得出教育技术要同教育整合;从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技术本身以及初步的物质条件可得出两者能整合;整合后对教育有重要意义;最后指出整合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乡村学校发展的内在诉求,乡村学校的振兴离不开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反思乡村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寻求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学校文化的内涵整体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探讨乡村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外显文化的凸显弱化了内隐文化的意义;现代文化的"移植"遗失了传统文化的作用;教师文化的"离土"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建构;工具性文化的强化忽视了人文性文化的价值。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学校的文化选择:强调内涵建设,促进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的共生;立足地方实际,追求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共生;尊重学生地位,呼唤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的共生;回归教育本质,寻求人文性文化和工具性文化的共生。  相似文献   

16.
借鉴关系哲学理论分析教育技术存在问题的研究范式值得商榷,纠缠于教育和技术关系分析并不能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技术存在答案。将教育技术存在问题转向统一存在、存在者、本质之“我是”问题,教育技术存在问题才能得到正解。基于教育技术与文化同构的理论共识,教育技术存在问题之“我是”答案可以从文化人类学理论及研究范式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共生视野下对上党神话外译中的本土文化身份表示关切,认为介于昆仑神话与蓬莱神话之间的上党神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不可替代的地域链接作用,它不应在中国神话外译中被长期“式微化”。上党神话的外译中,突出其区域性标志与独立性地位将有助于构建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身份,弘扬其历史价值,挖掘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对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论证了教育技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史学渊源,并采用社会学研究中的场域分析方法,对教育技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范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现代诸国也都在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努力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技术与工艺、现代国内主流技术以及国外先进技术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对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二者的良好互动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时下,德育实效性问题及德育的“非共生状”促使学者将目光投向共生德育。共生理论的提出为德育范式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与新方法。共生所蕴含的自主一全息性、合作一互惠性、开放一接纳性三大特征诉求德育范式转型。德育范式转型已成大势所趋,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应然选择,又是德育理论纵深发展和德育实践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顺势而为、有所作为,方能实现德育的根本指向——“做成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