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近在眼前了。火红的对联、噼啪的炮仗、喜庆的祝福、热闹的庙会。一切都让人振奋而欢愉。在这喜庆欢愉的气氛里,恰恰是对孩子集中进行多方面家庭教育的好时机,如让他们了解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在共享天伦中品味可贵的亲情,承担起家庭劳动的义务,学会打理自己的财物……可是,这些教育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为此,我们请来了包括专家、作家等在内的智囊团。让他们说理论、讲故事、谈方法,希望我们的抛砖引玉能给亲爱的家长朋友带来一些启发,在快乐和谐申度过一个有收获的春节。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12,(3):2-3
十九、熏陶计——在生活中给孩子好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孩子的情趣、品行,那么就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11,(2):24-24
在阅读中留意作家描写春节的文章.琢磨作家的写法.对于我们写作关于春节的作文,也许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2012,(Z2):9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相似文献   

5.
萧红 《新读写》2013,(7):19-21
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阻隔。但亲情永远值得珍视。当一个人能够真正体味生活的时候,亲情才会被充分感受。这里所选文章写的都是身边至亲——父母、儿女、夫妻、兄弟姐妹…一有回忆,有问答,有闲聊,它们都曲水流觞,推心置腹,是胸臆之表述,是真情之流露。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捕捉到爱的暖流,美的滋养,情的交流,痛的伤感;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到各种各样的描写人物的商去。  相似文献   

6.
我闻到了春,那是枝头的花香淡淡;我听到了春,那是树上鸟声啁啾。但是,春天不属于我,我是一只被缚的小鸟。我渴望挣脱。 ——题记  相似文献   

7.
小龙 《家长》2009,(1):38-40
生活在繁杂都市里的人因感官麻木而开始相信匆忙和无休止的竞争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忘了海的声音,忘了树的颜色,忘了童年时我们曾经拥有的简简单单就会快乐的魔法。于是我们从简单活向复杂,从快乐活向疲惫,从单纯活向世故。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研究》2012,(6):51-52
一组专业人员向一群四到八岁的孩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爱是什么意思?”结果答案的广度和深度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9.
梅香生 《家长》2009,(1):15-15
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小就养成了办事严谨的习惯。这对于我步入社会后的为人处事大有帮助。令人高兴的是,我的孩子受我的影响,也继承了这个好习惯。当然,这个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10.
记不得     
故事很简单:母亲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到了风烛残年,儿女却抛弃了母亲:在乡人与媒体的压力下,儿女终于反省。文章虽短,却声声血泪,力透纸背,让现象成为哲理,让平淡激起涟漪。  相似文献   

11.
杨正猛 《小读者》2011,(2):25-25
我喜欢春节.却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因为那美味的年夜饭。大年三十时.一家子围在一起.各种美食呈圆形样摆放待品尝。在这团圆的桌上,  相似文献   

12.
李楠 《家庭教育》2008,(11):24-25
儿子昕听一直有“不修边幅”的小毛病。什么东西都爱乱扔,有时候甚至出现他在前面“搞破坏”,我在后面跟着“扫雷”的现象。为这,我不知和他说过多少次.讲过多少道理,可他总是转眼就忘。  相似文献   

13.
郑陈华 《考试周刊》2013,(55):171-172
综合实践活动正处于探索、没有教材可供参考的阶段,但它独特的课程价值有效弥补了原课程体系的不足,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农村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风情和优势,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有玩、有乐、有所学。  相似文献   

14.
爸爸,Let's go!     
王丹 《班主任》2014,(8):27-31
正【教育背景】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和现代家庭分工的细化,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现象。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过年,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自然要走亲戚、串门子,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家族观念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外来文化与价值观的涌入,随着改革开放后各地入口的不断迁移,现代人对春节走亲访友似乎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相似文献   

16.
17.
放云 《家长》2012,(5):43-43
当你感到害怕、感到冷的时候,就抱着我的破球鞋,因为只要这只臭脚在,艾瑞克就永远在你身边……  相似文献   

18.
教育目的: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教育重点:让学生明白有礼貌的语言、行动. 教育难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因时制宜、因人而异讲礼貌. 教育对象:小学生. 教学形式:讨论、分组表演. 课前准备:幻灯片若干,扮演主人、客人的道具(桔子一袋、两个利是封包、茶壶一个、茶杯若干).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春节!春节一直代表或被代表着中国本土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嚷嚷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还是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其实,对于春节的期待度,我们依然有着高涨的热情。或是期待接近一个月的放松与狂欢,也或是暂时逃避嘈杂的上课铃声,春节的鞭炮声回想在耳畔时,似乎一年的所有快乐都想在此刻绽放。  相似文献   

20.
那条红裙子     
本期的“自述”选了两篇离异家庭子女的切身体验,尽管它并不能说明父母离婚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而健康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