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敏 《新闻传播》2013,(12):11+13
西方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是讯息"这一观点。"媒介即是讯息"指的是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的尺度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麦克卢汉指出,任何媒介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从而总会带来传播内容(讯息)的变化。[1]  相似文献   

2.
移动网络舆论场的现状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卢汉曾用“媒介即讯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所谓媒介即讯息是说: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移动互联网打开了人们感知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进了认知事物的新尺度,开创着新的舆论格局,催生出移动网络舆论场。  相似文献   

3.
手机人际传播包括手机语音传播和短信传播两种形式,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比,手机人际传播心理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又该什么止确认识这些心理的特征和变化?本文将集中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手机,原本只是一种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讯工具,但随着与互联网的结合,手机已经成为继报纸、期刊、图书、互联网出版之后一个重要的新兴出版媒体。手机出版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可以说,当前的阅读格局已经是天下三分:即传统阅读、延伸到电子网络上的WWW阅读和延伸到无线终端(以手机为主)上的WAP阅读。  相似文献   

5.
李晓华 《编辑之友》2010,(10):63-64
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铁轨效应"指的是作为两种强大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不会取代传统传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唯一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也不会真正与传统传播融合成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它们就像是一条笔直延伸的铁轨,两根铁轨平行向前,又有枕木为基并且相互连接,并以这样的承载方式,信息就像列车一样向前飞驰.  相似文献   

6.
“拇指时代”的到来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然而在我们享受技术进步成果之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任何技术进步的成果都可能被扭曲利用,给人类带来挥之不去的烦恼。毋庸讳言,手机传播在给人们的沟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成为实施侵权及违法犯罪的手段和工具,近年来通过手机实施的侵权和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值得人们注意的是,这样的一种新媒体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无法回避的苦恼和困惑。那么我们该如何趋利避害呢?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换…  相似文献   

7.
对当代电视新闻生产的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基于媒体文化学者兰斯泰德的文献观察,主要体现为把记者权力置于新闻场域之中,对权力概念做出新的理论解读;把新闻生产置于权力关系的网络之中,对新闻生产展开新的宏观分析;把新闻生产细节置于观照的主体之中,对宏观理论进行新的微观把握。文章最后提出新闻生产的"另类"创新是理论生命力的灵魂,任何理论的普适性也非万能,因此任何创新与超越都是理论生命力的延伸与继续。  相似文献   

8.
周洋 《军事记者》2011,(7):42-44
1964年,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mhallMcluhan)在其所著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就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观点。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浪潮引领我们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不仅带来了视觉、触觉、听觉的延伸,更带来了“脑与库”的扩展。那么,在媒介融合时代,美军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相似文献   

9.
靖鸣  刘锐 《新闻知识》2008,(6):54-56
一、问题的缘起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虽然,"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对大众传播行为的研究,但同样适用于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0.
蓝艳华 《出版参考》2013,(15):30-31
网络唤起了蛰伏在个体体内的发表诉求,使被压抑的发表愿望获得宣泄的自由。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尺度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即讯息的内涵即意味着"媒介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对社会内容的准确表达"。由于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得信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像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影像传播。手机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一个直接应用对象,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影像传播平台,手机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影像化的信息传递,并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一体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长期纠缠不清、困扰业界,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观点:一、企业信息化大于电子商务,即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因此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不断扩展和延伸的结果;二、电子商务大于企业信息化,即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因此对电子商务的考虑和规划自然包含了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三、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顶多延伸至供应链管理,而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连网)在企业外部(市场)的应用,简言之,企业信息化主内,电子商务主外;四、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微博之传播     
《视听界》2012,(3):14-14
@二子王鹏V(SMG上海新娱乐传媒市场部副主任).聆听#洞察中国#论坛感受:现今的传媒时代,衡量任何一家传媒机构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不是你拥有多少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4.
2003年2月1日23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坠毁。当天23:19.新浪网发出快讯,接着又向全国几十万的手机用户发出这一新闻,手机用户收到这一消息的时间早于或接近于新华社和人民网(《人民日报》网站)消息,更是大大早于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网站发出的消息,比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消息早了近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庄育飞 《图书馆论坛》1999,(5):28-29,27
1 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人们在对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对传播的构成要素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最早研究传播要素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传播由谈话者、说的话和听者三要素构成。一直到1984年,耶鲁大学哈罗德·拉斯韦尔教授在《传播社会的组织与功用》一文中提出的“五W”传播模式(见图1),这是人们最常引用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传播者(Who)、信息(What)、传播渠道(Whichchannel)、受传者(Whom)、传播效果(Whicheffects)。  由…  相似文献   

16.
电视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其自身也演化出了新的功能——展示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更大范围的信息传递.电视人把在社会中生生灭灭的信息和原始资料转化成一种有意义的图像和声音.用人类学家的术语说,电视的这种功能是一种仪式的凝聚.仪式的凝聚是以表象的形式把抽象概念呈现给这个外在世界的。利奇(1976)对这一过程作了如下的阐释:“思维的产物通过观念转变成外在的物质实体,我们就赋予了它们相对的持久性,而且在这种永久的物质形式中,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转化为技术操作,这种技术操作超过了心智自我活动的能力。它们的不同正…  相似文献   

17.
每一种新的媒介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都是对前一种媒介的革命。但是每一种媒介都有其不足,手机媒介也不例外。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表现出来的优势以及不足,总结了良好的手机传播环境对和谐社会的影响,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下构建良好手机媒介传播环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5,(11):20-20
风月无华(fywh):记的勇敢。记,就要敢于直面事实的真相,敢于剖析事物的本质!用自己手中的笔,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借用罗斯福的演讲就是:重要的不是批评,不是指出强怎样摔倒,某人某事在什么地方可以干得更好的人.功劳归于真正进入角斗场的人.他的脸上沾满尘土、汗水和鲜血;他英勇搏斗;他有失误,一次又一次未击中目标;因为任何奋斗没有不犯错误或毫无欠缺的;但是他真正为事业而搏斗;他懂得什么是高尚的热情,什么是伟大的献身精神;他献身于值得为之献身的事业,他如果登峰造极,将享受伟大成就的胜利,如果不幸而失败,至少也是在英勇大胆的冲刺中失败,绝不会与那些冷漠胆怯、既不懂胜利也不懂失败的人为伍!  相似文献   

19.
现在新媒体给我们一种实时获得信息的可能性,我们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用任何的数字设备来获得信息。并且,新媒体也加强了互动性,鼓励一些用户创造性地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0.
维基百科、手机上网与全民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有一个网站叫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只要你敲上网址,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阅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等各类百科知识,这其实并不足为奇。该网站独特之处在于,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地球任何地方,只要你愿意,有一台电脑就可以上网成为这部百科全书的作者:你可以增加任何你认为有必要增加的新词条,也可以对已有内容作修改和增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