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在带岭秀水人工栽培五味子园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上看,试验中最好的组合是处理3,三次重复总产量是1780g,平均产量是623.3g/株丛;豆秸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豆秸每丛6㎏处理总平均产量531.2g/株丛;不同量猪粪和不同量鸡粪之间产量不显著,不同量豆秸之间产量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白桦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桦育苗的四个主要因素——播种方法、施肥种类、覆土厚度和播种量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苗木质量和产量指标的变异情况。通过观测分析,总结出一套能保证白桦丰产优质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验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并分析了密度、氮、磷与双低春油菜产量、含油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氮、磷施肥水平对春油菜产量、产油量影响显著,氮、磷施肥水平对春油菜含油量影响显著,密度对春油菜含油量影响不喧显著。  相似文献   

4.
语言知识、语言背景、短时记忆能力、情感心理因素、词块组合能力是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主要因素,重视并处理好这些因素,对提高学生英语听力以致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景观结构对水分的运动影响原理和不同景观因素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设计了三个不同实验地的多种土壤、作物和立地条件组合。分析试验数据,为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减少水土流失,合理农业种植与保护模式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交优化设计在黑大豆夏播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肥力水平土壤上采用密度、播期、施肥量和NPK配比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施肥量是影响夏播黑大豆生育性状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对黑大豆产量影响强度大小的顺序是:播期>施肥量>密度>NPK配比;黑大豆夏播高产栽培措施的最佳组合为密度12000-15000株/667m2、播期6/5、施肥量30-40kg/667m2、NPK配比2:3:2。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红皮云杉种子催芽处理方法、播种技术、苗期管理技术,为红皮云杉苗木培育提供技术支撑,解决了生产中红皮云杉育苗出苗不齐,保苗不力,苗木产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ABT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山槐种子进行育苗试验,探索新剂型ABT生根粉对山槐苗高、根系生长的影响,确定不同型号、不同浓度的处理方法对苗木生长情况的促进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准中地区地表大部分被沙漠、戈壁砾石覆盖,地震勘探分辨率较低。在对实际资料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和处理的技术难点,并总结了提高分辨率处理的思路和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消除近地表因素对资料采集的影响、叠前拓宽地震资料频带、通过多次覆盖叠加,提高资料信噪比以及叠后有限反射频带识别、抬高优势频率等。利用上述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料的分辨率,使之与钻井资料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总结3年栽培经验,得出栽培技术要点:中间上架,立体栽培;选用良种,严格轮作;电热育苗,大钵移栽;作床铺线,调控检测;温汤浸种,烘箱催芽;配制钵土,装钵播种;拱棚夜帘,栽前炼苗;整地施肥,安好滴灌;适时定植,加强管理;适时采收,争创名牌;割蔓再生,一种多收;藤蔓摘心,采瓜割蔓;加强肥水,整枝理蔓;辅助授粉,病虫早治。  相似文献   

11.
以泡桐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泡桐专用微生物菌肥与常规复合肥,分析连续3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泡桐的株高、胸径和木材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用泡桐专用微生物菌肥A肥和B肥,泡桐的株高、胸径和木材硬度均显著高于施用常规复合肥.施用微生物菌肥B肥的效果最显著,对比施用常规复合肥的泡桐,第一、二、三年株高增长量分别高出18.8%、12.7%、7.8%,第一、二、三年胸径增长量分别高出14.4%、7.6%、7.8%,第三年木材硬度高出8.8%.试验证明:泡桐专用微生物菌肥对泡桐的增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两个大豆品种黑农41、绥农14的不同施肥处理,创造具有不同产量水平的大豆群体,进而分析了不同群体的结构及生理特征。通过试验认为,光合速率的增加是大豆植株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在试验范围内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石楠进行不同土壤类型、苗木生长与时间的生长关系及苗木密度与苗木质量的关系试验对比,掌握石楠育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石楠育苗在江川不同类型的土壤上均适应;播种时间以1~2月为宜;地苗培育密度以300~500株/m2最好,超过500株/m2时,苗木高径比差异显著,苗木质量明显降低;地苗移袋时间以播种后120~150天(5~7月)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太子参组织培养育苗过程中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试验采用太子参继代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和配比生根粉和生根基质对太子参继代组培苗进行瓶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1000mg/l生根粉和100%河沙是太子参生根诱导和壮苗培养的较佳处理浓度和基质。该试验缩短太子参育苗时间,提高组培室的周转效率,同时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选用18个品种山杨无性系及本地的3株优树进行组培试验,通过对影响组培苗成活的各主要因子的对比试验及组培苗成本的分析,阐明了此项技术在育苗生产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5PZX-600型啤酒花清选机清选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最佳组合,即:对清洁率和损失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喂入量。其次是花体含水率和主轴转速。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组合为:喂入量为150.75kg。主轴转速为285r/min,花体含水率为75.68%.在优化条件下,清选机的清洁率达到了99.1%,夹带损失率为3.18%,飞溅损失率为0.32%,满足了啤酒花的清选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比赛成绩的技术因素主要是完成质量.2)运动员比赛成绩除技术因素外,还受到心理与临场发挥等非技术因素的影响.3)运动员在比赛中分别采用了提高难度、提高完成质量和难度与完成质量同步提高三种战术.4)国内采取特定"一加三减"规则有利于蹦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心止病是北方落叶松育苗的一种常见病害,它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使苗木当年不能出圃,增加了育苗成本。本文根据不同落叶松苗木种类,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心止病发病原因,并给出了落叶松苗木心止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对黄芩总黄酮和黄芩苷含量影响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有机肥种类及其施用数量与黄芩根部主要有效成份总黄酮、黄芩苷百分含量之间关系二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肥种类及其施用量的不同 ,对黄芩总黄酮的百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黄芩苷百分含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 ,与未施有机肥的对照相比较 ,则大多数处理组合差异不显著。对各种变因分析的结果还表明 ,供试的四种有机肥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以施用骡马粪的黄芩苷含量最高 ,而施肥数量的多少与黄芩苷的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省桂花育苗一般采用春季育苗和嫁接育苗,这两种育苗的缺陷是抗病和抗逆性差。我们试验采用实生育苗,冬季播种,不仅提前了出苗时间,而且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