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代乐舞艺术高度发达,尤其是宫廷乐舞不仅规模庞大,表演更是精湛绝伦,宫廷乐舞具备独特的政治教化功能,尤其是在宫廷乐舞关照下的唐代宫廷雅乐乐舞便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为统治者稳定其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代西域乐舞诗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时,以西域乐舞为主体的“胡乐”在中原风靡一时。领导时代新潮流的唐代诗人敏锐地捕捉住了西域乐舞多姿多彩的民族风貌、异域情调,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呈现出了具有浓郁西域文化气息的具态的西域乐舞,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精彩绝伦的西域乐舞诗既体现出了唐人审美趣味的多元化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唐诗刚健开放、自由爽朗的气质,从而成为独具情韵的诗苑奇葩。  相似文献   

3.
唐代宫廷通过征收赋税、内官进奉、外官进奉和外蕃进奉等手段使得国库丰盈,这样唐代宫廷就有余财频繁地举行宴饮活动。唐代宫廷宴饮的主要类型有节日宴会、皇帝游宴、皇家醣宴、庆功宴、朝会及伴随祭祀活动而举行的宴会、宫廷内宴、皇帝为任命的外官饯行宴、皇帝迎接外蕃的宴会。唐代宫廷宴饮中主要的佐乐活动有行酒令、乐舞表演、百戏游艺节目表演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有效地调节宫廷宴饮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得唐代宫廷宴饮风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宫廷宴饮风俗作为一种上层丈化,为唐代社会各阶层所效仿,同时这种风俗也被五代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宫廷的文化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意识形态输出和传播的工具之一。对于中国古代宫廷乐舞的衰亡,首先就中国古代宫廷乐舞作中国古代为宫廷的产物来说,由于中国古代宫廷的灭亡,宫廷乐舞作为它的文化载体自然也就没有了栖息之所。其次,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未能在封建王朝灭亡前夕脱离宫廷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传承下来。宫廷乐舞的衰落不仅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它的背后更是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5.
诗、乐、舞的交融缔造了中国诗歌这朵奇葩。无论是《诗经》还是《九歌》,无论是《乐府诗集》还是唐诗,无一不打上了乐舞诗的烙印。乐舞诗的发展渐渐走出祭祀的束缚,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之,娱乐性得以更多的彰显。  相似文献   

6.
张燕 《甘肃教育》2008,(7):39-40
自周代始,我国就已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负责君王的饮食,随着历史的发展,皇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宫廷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颪,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机构和官制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代太乐署是宫廷音乐教育、考核、管理的重要机构.从太乐署在太常寺中的沿革和教育行为入手,着重对太乐署中的乐官、乐工的管理考棱机制、奖惩淘汰机制以及太乐署中的乐工主要来源、雅乐与燕乐教育传习内容进行论述,得出唐代宫廷音乐教育具有音乐传习种类繁多、音乐考棱臻于完善、音乐管理井然有序、音乐教育十分发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夏云 《天中学刊》2012,27(4):117-119
相对于正史、别记,墓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了解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真实状况的重要载体。古代中国历代墓志中都有女性墓志铭的存在。女性墓志铭,一定程度上记载和再现了特定历史时代的女性生活风貌和当时的社会思想观念,对研究女性史、家庭婚姻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经变画所绘乐舞图像是整个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极具特点和风格的部分,尤其是在唐代经变画绘制空前发展的背景下,乐舞图像不仅成为经变画表现佛教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今人研究唐代乐舞史不可或缺的图像史料.本文从乐舞图像的分类、表现形式以及功能三个方面入手,对唐代莫高窟经变画乐舞图像加以耙梳,以期对经变画乐舞图像绘制动机、乐舞图像与佛经文本对应、乐舞图像与经变画关系等问题得出一定的结论,为敦煌乐舞和唐代乐舞史研究提供相关研究资料与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唐代是女子体育活动最兴盛的时期,尤其是宫廷女子体育活动的项目之多、规模之大更是引人注目。通过文献资料法,本文将唐代宫廷女子体育娱乐活动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球类、棋类、舞蹈类、骑射类、民俗类五大类。通过对每一类主要娱乐活动的研究,反映出唐代宫廷女子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是前朝后代无法比拟的,这与大唐帝国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封建礼教束缚削弱、女性地位提高有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唐代宫女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个人数众多的特殊女性群体,由于生活在戒备森严的重重宫禁之中,其本身即具神秘性与不可知性,又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女性长期边缘化的影响,有关她们的基本生活情状主流文献多付之阙如。宫女诗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如果能充分发掘这些诗作中唐代宫女生活的相关信息,可以弥补传统文献记载不足的缺憾,从而有助于探寻唐代宫女生活的基本面貌及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宫体诗又被称为南朝艳歌,它在南朝的文坛上可谓是姹紫嫣红。宫体诗作家们创作了众多作品,其中不乏表现纯情、真情之作。宫体诗在南朝之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人们的继承中不断进行着新变,这一点在初唐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宫体诗从描写的内容、表现的手法,以及作者群都发生了改变。新变后的诗体既符合当时人的审美,也符合大唐一统的气象,为迎接盛唐诗歌时代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宫体诗也彻底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新变中求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13.
宫体诗又被称为南朝艳歌,它在南朝的文坛上可谓是姹紫嫣红。宫体诗作家们创作了众多作品,其中不乏表现纯情、真情之作。宫体诗在南朝之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人们的继承中不断进行着新变,这一点在初唐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宫体诗从描写的内容、表现的手法,以及作者群都发生了改变。新变后的诗体既符合当时人的审美,也符合大唐一统的气象,为迎接盛唐诗歌时代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宫体诗也彻底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新变中求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14.
从舞蹈《大唐华章》与《仿唐乐舞》的比较剖析中,洞察到后者落伍的缘由,论证指出仿唐乐舞只有像舞剧《长恨歌》那样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着意面向公众,增强其娱乐性,才能重铸辉煌,永葆艺术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音乐诗不仅是唐人对诗歌题材的一次拓展,而且是唐人从审美角度,对唐代音乐化的一种透视,这些以音乐生活为创作题材的诗歌,艺术地表现或再现了唐代乐器,乐曲,乐工的演奏情况,传达出听的感受和感想,在表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方面,不落常套,情韵俱佳,特别是它以声喻乐渲染诗情,以形状乐传递深情,以典喻乐饱含激情,以感寄乐寓托真情的独特表现手法,尤为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中的柘枝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柘枝舞来源于唐代西域石国,即今新疆塔什干地区。以唐诗为依据,说明柘枝舞在唐代的宫廷、官府以及上层社会的家庭普遍受到欢迎,并论述了柘枝舞演员的服饰与演出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文化市场中出现的“清宫文化热”现象,重点叙述了2005年清宫文化由“戏说”到“正说”的转变。在勾勒普通大众、专家学者对“正说”“戏说”看法与评价的同时,挖掘“清宫文化热”之所以出现的背后原因,阐明“清宫文化热”对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唐以前。宫廷诗僧群体的主体是以玄奘为代表的高僧型诗僧,他们与帝王相互借重,诗文酬唱成了他们宣讲佛理的方便法门。他们的诗歌创作或追求“奇挺”、“藻锐”,或倡导通俗化,或凸显生命意识,对唐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中后期,随着佛教地位的下降和诗僧群体整体素质的下降,宫廷诗僧多以诗、书、画等外学立足。他们多痴迷诗艺,注重苦吟,使唐末五代成为贾岛式的“苦吟时代”。  相似文献   

19.
唐代状元的婚恋资料甚少,仅找到5例个案,并做了详细考证和分析,其中美好、浪漫的只有1例,这样那样不美满的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汉代音乐文化随着国力强大和统治阶级的提倡,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主要表现在乐府机构的完善、鼓吹的盛行、乐舞百戏文化的新进展以及音乐由宫廷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等方面。汉代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史上写下了华丽的篇章,对后代音乐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