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微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56-157
拜读完李希贵老师的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颇为感触和震撼。所谓"呼吸作用",根据生物学的解释:主要指糖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并伴随能量释放的过程。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前者释放的能量多,后者由于受到没有氧气这一条件限制,所以释放能量少。从书名《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出李希贵老师对待教育的主旨,或者说是希望——让教育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即有效教育。全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每方面都由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构成,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字里行间融入了李希贵老师自己对教育教学独特的感悟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不知大家和我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总觉得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大多枯燥、空洞、乏味。偶尔读上几本,也往往是死“啃”,完成任务似的,而李吉林老师的这本《情境教育的诗篇》虽也是一部教育理论的专著,但它有着小说一般的情节,散文一般的结构,诗歌一般的语言,读来饶有兴趣,轻松愉悦,令人回味无穷。李老师的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到情境课程的探索历程,阐明了情境教育的深刻内涵,再一次让我们深刻地领悟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本质和操作要义。我想每一位老师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取丰厚的营养,比如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刘波 《教师博览》2010,(12):38-39
我200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在2007年以前,我主要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等心理专业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阅读《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8年开始,我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可见,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学科专业类刊物、综合教育类刊物、教育著作这样的三部曲。当然,后面的阅读是包括前面的,如我在阅读教育著作的同时,还阅读着综合教育类刊物和学科专业类刊物。在我的专业阅读上,有一本书,点亮了我阅读路上的心灯,让我进入了专业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就是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幸读到《当代教育家教育智慧》这本书,细细品味着李希贵老师的教育智慧,我为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所触动。学习中让读书滋养心灵。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印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人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书库)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向老师们热情推荐苏氏《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文的标题。李老师觉得绝大多数教师读了这本书都会惊叹:“哦,教育学理论居然还可以写得这样平易而富有魅力!”李老师评价道:这本书是在与老师们谈心,谈的是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但又十分生动形象,且很有针对性;而从文学的角度看,它又是一部“教育散文”。  相似文献   

6.
席勒认为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实现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从人性的自由出发,他提出通过审美教育来解决他所面临的时代难题。席勒的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审美教育的第二步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此时的神或上帝对人性起着提升作用,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是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的内容和主题倾向于用审美教育来解决时代的难题。《强盗》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他认为的真正的宗教和道德辩护,主人公卡尔.穆尔对以暴抗暴这种方式的彷徨与自责正是对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手段的否定,卡尔.穆尔选择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的发展就是对审美教育这一途径的认同。所以,《强盗》可以说是席勒审美教育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7.
曾经因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认识了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进而阅读到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一直感动于雷夫老师的精神,就把这几本书推荐给一些朋友或同行。有的朋友欣喜地阅读着,也有的人并不感兴趣,强调“我们的国情跟西方不一样,无论他做的多好,我们都学不来”。我们真的不能学习雷夫吗?  相似文献   

8.
席勒认为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实现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从人性的自由出发,他提出通过审美教育来解决他所面临的时代难题。席勒的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第二步是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此时的神或上帝对人性起着提升作用,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是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的内容和主题倾向于用审美教育来解决时代的难题。《强盗》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他认为的真正的宗教和道德辩护,主人公卡尔.穆尔对以暴抗暴这种方式的彷徨与自责正是对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手段的否定,卡尔.穆尔选择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的发展就是对审美教育这一途径的认同。所以,《强盗》可以说是席勒审美教育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9.
书架人文     
《教育》2011,(4):61-61
家心与教育 书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来自于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编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阅读这本书源自于2009年4月的一天,笔者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题讲座。在那一天的讲座中,李镇西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深深地震撼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几天前,我有幸收到李希贵老师赠送给我的一本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是他的最新专著,是“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智慧,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呆板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的鲜活理念。李希贵老师是个十分用心的人。无论是当学生,为人师,还是做校长,当局长,他都用心在学习,用心在研究,用心在创造,用心在实践,用心在经营自己的教育理想。他所走过的路,无不闪烁着他独创的经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陈万清 《江西教育》2005,(10):46-47
我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感受比较独特:其一,这是一本“手记”,不同于同时读的其他一些理论性很强的专著,读这本书可以放松心情;其二,这是唯一让我眼角湿润了几次的书,在这个“呼唤真情”的年代,又是快不惑之年的人,我真的已经很少有什么泪水了;其三,这本书常常让我读着  相似文献   

12.
徐金花 《福建教育》2023,(11):14-15
<正>如何摆脱“走马观花式阅读”,让阅读走向高效与深度呢?这是作为一名阅读者经常要思考的问题。暑假期间,我阅读了闫学老师的《给教师的阅读建议》一书,发现她在书中说“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从一句话到一本书,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许多书到一个知识谱系,从一个知识谱系到更广泛的知识谱系,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谱系。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一片叶子的脉络,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经由那些脉络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最终长成一片碧绿的叶子,我把这称为‘叶脉式阅读’”。我很好奇这样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深深为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所折服.《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教育了学生、感染了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教育的灵魂体现在班主任的内涵品格上就是六个字:幸福、执着、"美丽". 用心去体会"幸福感"——做一个精神幸福的班主任.《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们的精神"坐标"更加清晰:哪怕只做一天班主任,我们都不仅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而且要让自己因为作为一个好班主任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37):181-182
<正>2015年暑假,我非常有幸能赴天水听取李镇西老师精彩的讲座,深深地为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和教育情感所折服。于是我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擅长把理性思考融入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使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及教育情感融汇其中,读后发人深省,撼  相似文献   

15.
杜艾芳 《江苏教育》2012,(Z1):49-51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深深为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所折服。《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教育了学生、感染了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教育  相似文献   

16.
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已过不惑,从一名代课教师到一所省示范高中的副校长,是教育造就了我.近三十年的教坛生涯,就像一部精致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有值得回味的甜美,都有值得珍视的快乐和幸福. 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校新课堂教学大赛总结表彰会上,李老师在从我手中接过特等奖奖杯和证书的一瞬间,凑过来耳语几句.这样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交流,却让我感受到了她得奖之外的激动.之后便是我的总结讲话:"先告诉大家一个事情,刚才李老师告诉我,今天是她的生日,我提议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李老师,祝福她生日快乐!"掌声响起,不知谁领唱了《生日快乐歌》,台下,歌声与掌声融合,李老师眼里噙满泪水,连连鞠躬致谢……  相似文献   

17.
爱的教育     
3月7日睛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两位老师:一位是父母,一位是老师。在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认真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但真正能禅悟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于永正,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人人皆知,因为大家经常听他的课,读他的文章。可以这样说,于永正是当代最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最近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于永正教育文集》(6卷,近200万字),让我读出了一个智者、一个仁者、一个教育家于永正。下面仅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为例,看看于永正为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有着哪些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箴言。  相似文献   

20.
张文质(以下简称张):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的孩子低年级的时候都非常乐意表达,课堂上非常活跃,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沉默寡言了。那么到了初中、高中,就越来越不会说话了。到了大学的时候,如果让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往往没有人发言。那种内在的表达的欲望、表现的欲望受到了扼杀。人性的这个方面过早就枯萎了。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表达的欲望、表现的欲望。我们谈教育的人文精神一定要还原到具体的教育生活中去,从具体的教育行为来看我们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如果不能还原的话,这个价值追求不能和老师的具体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