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在使用汉语“一点儿”和“有点儿”时,常常把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中的用法套用在汉语中而使汉语语意出现偏误。为了避免这种偏误现象的发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从汉语词义、词性、语法功能等角度入手,为学生讲清楚“一点儿”和“有点儿”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及汉语中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以此来排除学生的母语干扰,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两个词在汉语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词“在”在汉语中属高频词且其用法灵活,致使维吾尔族学生在使用时,偏误颇多,实践中可从遗漏、误加及由“在”组成的介词结构错序等方面分析其偏误类型,并从语言迁移角度、认知角度、环境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并适时采用“偏误预治”策略,减少偏误发生。  相似文献   

3.
“被”字句是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预科生使用汉语过程中出现偏误较多的句式.维吾尔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各有独特之处.受语言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预科生在使用汉语“被”字句时常出现偏误是一个普遍现象.结合例句,对维吾尔族预科生在使用汉语“被”字句时出现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鉴别,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汉语“被”字句的特点,进而达到正确使用汉语“被”字句的目的,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教学也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概括维吾尔族学生常用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书写偏误类型,分析了各类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如何改进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概括维吾尔族学生常用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书写偏误类型,分析了各类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如何改进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7.
辽宁盖州方言中,程度副词“通”主要用于修饰单音节形容词,通常和它所修饰的成分一起充当定语、谓语和补语。在上古汉语时期,“通”主要作动词使用,表示“到达、通到”义。随着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以及词义的发展,其动词词性逐渐减弱、词义范畴不断引申,最终在明清时期发展为表“很、非常”义的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通”作程度副词的用法已十分少见,该用法主要保存在盖州方言等汉语方言中。  相似文献   

8.
常馨 《教师》2011,(8):123-123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9.
汉语与维吾尔语语气词在用法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对应,致使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气词时出现了多种偏误。本文在对偏误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很""真""非常"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词的用法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这三个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HSK动态语料库,分析了留学生对这三个词的掌握情况,归纳出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本文从本体研究入手,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HSK动态语料库,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分别从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很""真""非常"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归纳出偏误类型,找出偏误原因,探讨出偏误形成的规律。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归纳,找出避免偏误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使留学生能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是汉语中体现程度量的语法手段,数量虽不多,但在交际中是必不可少的语法项目,其成员内部往往存在细微差异。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误。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对留学生使用常用程度副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学生程度副词习得的认知因素、常见偏误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程度副词的一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薇  彭杰 《现代语文》2013,(1):143-146
汉语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虚词中占很大部分的副词,是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使用偏误频出之处.本文将对汉语和越语中的一部分常用副词从意义、用法两个角度作简单的对比,从而观察汉越两种语言中副词的意义、用法、搭配及入句条件等方面有何异同,希望对越南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以及对越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气助词“了”的用法较多,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而又较难掌握的一个语法项目。本文对预科学生学习基础汉语时出现的关于语气助词“了”三种用法的偏误做了简要的分析,以帮助学生在汉语学习中能更准确地掌握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宁渡方言中“多少”经常作为程度副词使用,表示“多么”,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这种用法,通过对“多少”一词从古至今意义、用法的考察,发现这种用法古已有之,并且引进偏义副词、认知语法学的观点证明了该用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偏误分析建立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第二语言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出现的偏误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在本土语言的影响下,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副词时,一般会出现两种错误,一种就是对副词的遗漏;另一种就是对副词成分的遗漏带来的语义残缺。  相似文献   

16.
程度副词是汉语副词中重要的一类,其使用范围广、频率高。本文收集了汉语学习高级阶段的日本留学生日译中的语料,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程度副词的偏误进行分类并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日本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可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17.
卢晓  李文波  余瑾 《考试周刊》2011,(58):40-43
“不”和“没(有)”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副词,也是留学生在使用出错最多的否定副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不”的7种偏误类型和“没(有)”的3种偏误类型分析,作者发现在这些偏误类型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不”和“没(有)”的混用偏误.以及在动补短语中否定副词的位置偏误.这些偏误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据此,分析偏误的3种主要原因,并提出简化归类教学、分步教学、日常交际教学和对比分析教学等教学策略.以减少否定副词语用中的偏误现象。  相似文献   

18.
黄薇 《文教资料》2012,(29):43-44
本文对以越南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程度副词“很”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借此发现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柴青清 《文教资料》2013,(12):28-29
由于汉语结构助词自身复杂的语法功能,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结构助词的学习中常出现一些偏误。作者主要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结构助词时产生的偏误及偏误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结构助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计量方法考察《型世言》一书“极”组五个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详细描写、分析它们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并和现代汉语加以对照,以此透视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