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广记>是北宋时期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书中内容丰富,体式复杂.本文主要从该书人与鬼相恋的故事着手,分析人鬼故事的主要类型,同时探讨一下此类故事的成因以及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太平广记》人神遇合故事的文化生成当源于农耕生产的人牲祭祀文化,是焚巫(暴巫)和沉人的祭祀仪式世俗化发展的结果.由于阴阳配对的巫术思维,人们认为人牲祭祀是给神送去婚配对象,以此娱神祈神,保证农耕生产风调雨顺.后来这种娱神观念逐渐脱离宗教祭祀的原始内涵而演变为世俗化的人神遇合故事.  相似文献   

3.
龙--作为一种传说中的生物,从原始社会起,就是人们的图腾崇拜物。宋代李昉等人所编的《太平广记》,记载了大量与龙相关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故事显示出巫术活动的痕迹。在这些以龙为对象的巫术活动中,大致可分为咒语巫术、模拟巫术、接触巫术三类,反映出当时社会中龙文化与巫文化交融沟通、互相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太平广记》是宋人编撰的小说故事集,以唐代的作品居多。其中,虎类精怪故事占据了八卷的篇幅,本文主要对《太平广记》中的虎类故事进行解读,试图分析此类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期对虎类精怪故事的解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宋代李昉等编辑的<太平广记>是宋以前小说的一个集合,尤其是唐代小说.而历史上宋以前的朝代在对外交流上已经比较频繁,在小说里出现异国形象已经不可避免.<太平广记>里的胡人形象虽然并不算多,但从这些零星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在宋以前中国人眼中的胡人形象,从而探析出现这种形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龙是神话小说中呼风唤雨的神灵,也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精神象征。龙宫,作为龙的住所,在《太平广记》中被塑造成遍地珠宝、气势恢宏的圣地,引发人们进入龙宫获取宝物的无尽遐想。究其缘由,主要是与印度佛教的传入和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及文人对现实生活不满而产生的遐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太平广记》作为宋初官修四大书之一,在保存前人的笔记小说上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即以其关于龙的记载为基本依据,选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对前人的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8.
《太平广记》作为宋初官修四大书之一,在保存前人的笔记小说上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即以其关于龙的记载为基本依据,选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对前人的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9.
《太平广记》符命小说基本上是唐五代时期的文学作品,是探讨唐五代天命观念的重要文献资料。由于命数天定的导向,符命小说不仅有特定的文学主题,折射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所在,而且有相对固定的书写程式,展示出独特的叙事特征。符命小说宣扬命数天定观念,属于民间世俗文化的小传统,虽然与儒家文化大传统有一定差异,甚至悖离,却是精英文化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存在。  相似文献   

10.
《遇合奇缘记》是清代女性剧作家桂仙的作品,用实录的方式记述了自己被迫嫁给有生理缺陷的丈夫,以及与婚前就互相爱慕的情人椟珍的婚外恋情。在这个过程中,桂仙一直面临道德与礼教压力,在中年时自省,作此剧本后便与椟珍断绝了联系。剧本以女性的视角,真实记录了女性的生活与情感,整个剧本具有鲜明的“人的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21,(6):45-51
人妖婚恋是指人类与妖怪在情爱或性爱的基础上产生的恋爱与婚姻关系。《太平广记》中收录了百余篇涉及人妖情爱、人妖恋爱、人妖婚恋情节的小说,这些小说有着明显的社会文化印记,如反映缔结婚姻方式、婚俗礼仪等婚俗文化,狐信仰、虎信仰、龙蛇信仰等民间信仰文化,以及佛道文化等。这些小说不仅为后世人妖婚恋小说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2.
《太平广记》中的蛇可分为蛇本性、蛇的神性、人化为蛇、蛇化为人四类,从蛇的故事分析中,可以看到唐代时志怪小说的发展在大量吸收六朝的因素同时体现出唐代的一种新面貌,从本篇对《太平广记》所收蛇故事的分析探讨,就可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3.
李姝姝 《现代语文》2009,(10):146-148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为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包含了深厚的古代文化信息,其中“鬼”部字就很好地向后人呈现了上古汉民族鬼文化的内容。本文以《说文解字》为蓝本,从《说文》“鬼”部所收录的一系列汉字入手来探索在上古汉族先民中流行的鬼文化,以期通过探讨鬼文化的观念和行为事象,使我们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鬼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至深至巨,的确是其它任何一部书都无与伦比的.就其对汉语成语的影响看,源自<周易>的200余条汉语成语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蕴涵,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思维的基本方式和为人处世的基本策略,又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三个方面.研究<周易>成语的文化蕴涵,对于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太平广记》是北宋官修的四大书之一,广泛采择汉至五代的小说家言,保存了大量古代小说资料。本文主要以《太平广记》中有关龙的资料为主,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龙珠"、"龙食"惟胡人识之,龙的颜色多五色俱备等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展古代文化、民俗文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传统出发,分析中国鬼狐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论述蒲松林鬼狐小说的特征及《聊斋志异》在写鬼、狐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太平广记》是北宋官修的四大书之一,广泛采择汉至五代的小说家言,保存了大量古代小说资料。本文主要以《太平广记》中有关龙的资料为主,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龙珠"、"龙食"惟胡人识之,龙的颜色多五色俱备等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展古代文化、民俗文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宋初《太平广记》的类目划分与编排具有特定的时代特点,包含着编者的小说审美心理、文化民俗信仰和所处时代背景相关的文献信息。研究《太平广记》的类目特点对了解全书价值乃至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分类学具有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尤其是神仙道教小说中,葫芦是重要的道具。《太平广记》中收录的多篇小说都涉及了葫芦,此时的葫芦形象已初步具备道教文化的特征与雏形,而明清神魔小说中的葫芦功能之奇异、威力之巨大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是小说创作技巧日趋成熟的体现,更是道教文化世俗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0.
“人在人上”是依附于任何人身上的“鬼”,并构成了特殊的“鬼文化”。《玉米》对此以“权欲”作为阐释的视角,通过对生命个体在“权力欲望”的役使下的生存心理的细腻刻画,在人性状态的解构中,完成了人类共有的“人上人”欲求的恶性循环,在悲剧命运的轮回中不断重复、延续的形而上生命和文化命题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