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东部时间9日11点14分55秒(北京时间9日晚上23时14分55秒),“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搭载6名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此前“亚特兰蒂斯”号因天气原因两次推迟发射。此次发射是继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宇航局第二次发射航天飞机。经过4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1日6时48分(北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11日,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这次它担负着十分特别的任务:充当“太空医生”,为“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临危”前的手术。为了防止手术中出现意外,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的同时,另一架“奋进”号航天飞机也在发射架上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3.
美国东部时间9日11点14分55秒(北京时间9日晚上23时14分55秒),“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搭载6名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此前“亚特兰蒂斯”号因天气原因两次推迟发射。此次发射是继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宇航局第二次发射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9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航天飞机的六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0天后顺利返回地球。除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之外,原来还有一架叫“挑战者”号。不论是“亚特兰蒂斯”还是“挑战者”号,这两个名字给予人的是无限的遐想,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无穷尽的探索精神。这两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海洋最初的发现上。“挑战者”的环球探险“挑战者”源于19世纪英国的一艘调查船。19世纪70年代,英国皇家地理协会准备组织一次环球探险航海,开展对世界大洋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根据地理学会的请求,军方同意提供一艘小…  相似文献   

5.
机长艾琳·柯林斯(EileenCollins):她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位女性航天飞机驾驶员和机长,她拥有三次太空飞行经历和537小时空间工作时间。艾琳曾经是一名美国空军试飞员,1990年被美国宇航局(NASA)选为宇航员。1995年她首次驾驶“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成功对接;1999年,艾琳更是完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一作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机长,在她的指挥下成功地将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6.
有话说     
在太阳的衬托下,航天飞机缓缓地远离国际太空站。 你看到的并不是镜头上的灰尘,在这张太阳的照片中出现的斑点实际上是国际太空站和“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这张照片是天文摄影师希尔瑞·莱高尔特于去年9月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奶牛牧场里拍摄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太空惊魂     
倪宁吉是一名退役的美国海军飞行外科医生和美国宇航局宇航员,1997年1月,他乘坐“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登上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轨道站,同俄罗斯宇航员们开展国际空间站基础筹备工作的初始性合作,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超期服役的“和平号”已是老态龙钟、濒临崩溃,在“和平号”上的132天里,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前不久,他第一次将这一宇宙探索史中最为危险的历程和盘托出,震惊了世人,宇航员们以人类的极限顽强迎战厄运,完成使命的精神,更令世人惊叹。  相似文献   

8.
美国东部时间4目下午2时38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在与火箭推进器、外挂燃料箱成功分离后“发现”号顺利进入轨道以每小时15000英里速度,向国际空间站飞去。今天是美国国庆230周年纪念日,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一次在国庆日点火发射。  相似文献   

9.
鉴于“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3架航天飞机都已使用多年,日益老化,尤其是发射时机上外贮箱包层绝缘泡沫材料脱落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极易撞坏轨道器外表面的隔热层,致使其在返回地面飞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危险情况,美国宇航局两年前即已决定,在2010年建成国际空间站之后,让已有的航天飞机全部退役。代替航天飞机的载人航天器将是新一代可重复使用的乘员探索飞行器“奥赖恩”号。它原本是美国为重返月球而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在其飞登月球之前,先作为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器使用。  相似文献   

10.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将步入轨道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在那里,航天员将为国际空间站安装重达17.5吨的连接架构。  相似文献   

11.
太空之吻 1995年11月15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垂直对接成功.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4国宇航员在航天器中首次聚会。这一对接被誉为“太空之吻”.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回谷 《今日科苑》2011,(20):68-71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短暂的“太空旅行”,我有幸“驾驶”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并且参与了“神舟5号”的模拟发射。  相似文献   

14.
NASA 《科技新时代》2006,(9):10-11
于今年7月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发现号”航天飞机正在接近国际太空站。在与国际太空站对接之前.“发现号”如同芭蕾舞演员一般在太空中进行了一次优雅的旋转动作。太空站上的航天员利用数码相机对航天飞机周身进行了拍摄,为航天飞机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在此之后,“发现号”于美国中部时间7月6日9时52分成功地完成了与国际太空站的对接。  相似文献   

15.
金煜 《今日科苑》2011,(18):55-56
2011年7月6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升空前夕,一群退役的宇航员聚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中心不远的酒吧里。酒吧里烟雾缭绕,觥筹交错,一支名叫Bandella的乐队在台上弹着吉他,拉  相似文献   

16.
说航天飞机在未来空战中能“大显身手”,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它是否可以在太空“随意”飞来飞去呢?要搞清这个问题,需对航天飞机有所了解。航天飞机,亦称空间渡船,是本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载人空间飞行器。1981年4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点火升空成功,继后又有“挑战者”号、“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多次太空飞行。航天飞机总重达2000多吨,  相似文献   

17.
冤屈的船长——谈伯努利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昱澍 《百科知识》2001,(11):23-24
1912年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之一“奥林匹克”号邮轮,以25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大海上航行时,英国铁甲巡洋舰“哈克”号以34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后面追赶“奥林匹克”号,两船横向距离很小,只有100米左右。当“哈克”号巡洋舰刚刚追上“奥林匹克”号邮轮,船首与邮轮的船尾相并列后,巡洋舰好像突然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推  相似文献   

18.
杨教 《知识窗》2001,(6):40-41
15年前,两名高级飞船设计工程师花了足足6个小时,苦口婆心地请求美国宇航局推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然而,他们的建议未被采纳,第二天,“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起火爆炸,整个机组人员全部丧生!最近,这两名工程师终于打破沉默,披露了“挑战者“号爆炸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9.
1912年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之一的“奥林匹克”号邮轮,正以25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大海上航行,而英国铁甲巡洋舰“哈克”号以34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后面追赶“奥林匹克”号。就在“哈克”号巡洋舰刚追上“奥林匹克”号邮轮,舰首与邮轮的船尾相并列后,巡洋舰好像不再顺从舵手的操纵,竟然自动扭转船头,几乎笔直地向邮轮冲去。随着“咔嚓”一声巨响,“哈克”的船头将“奥林匹克”号的右舷撞出一个大洞。驾驶舰船的船长和值班的舵手都是富有经验和认真负责的,他们都没有故意把舵打向对方,但最终却造成了两船相撞的后果。那么…  相似文献   

20.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5,(9):F0002-F0002,i0001
最近,前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地进行了3次太空行走,修复了航天飞机外部隔热层的故障,更换了国际空间站有问题的陀螺仪。自1965年人类第一次实现太空行走以来,宇航员们已经在太空中完成了100多次行走,在太空舱外散步、做实验以及修理太空舱外壳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他们是轮番出舱,如履平地。当时的4位宇航员以两人为一组,轮流进行5次太空行走,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修”。哈勃望远镜正是在这浪漫的行走中完成修复工作的。然而人类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