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喷施奇善宝对小偃22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奇善宝可以显著提高小偃22产量,增产幅度4.8%~13.4%.以孕穗期喷施增产幅度最高,达13.4%,成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分别较对照增加2.30×105株/hm2、2.4 g和1.7粒/穗.不同生育期喷施奇善宝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偃22籽粒品质,稳定时间提高了6.0%,沉降值提高7.7%,蛋白质含量提高4.8%,湿面筋提高1.5%,吸水率提高3.3%,籽粒硬度提高8.8%,延展性提高3.6%,最大拉伸阻力提高1.2%.以蛋白质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地进行,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对小偃22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越冬期水产量为5 940 kg/hm2,比对照增产26.9%,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品质有一定影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3.3%和3.8%,容重提高1.4%,对硬度、沉降值、拉伸面积、延展性、最大拉伸阻力以及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灌拔节水产量为6 210 kg/hm2,比对照增产32.7%,穗粒数增加3.5%,千粒重增加3.9%,对穗数、小穗数无显著影响;对籽粒品质的效应表现为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4.6%和5.1%,容重提高1.9%,影响极显著,对硬度、沉降值、拉伸面积、延展性、最大拉伸阻力以及稳定时间无显著影响.灌越冬水和拔节水均能显著提高小偃22产量,但均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提高了容重,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田中进行,选择小偃22为试验材料,采取叶面喷施果宝调节剂研究其对小偃22产量及品质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果宝调节剂显著提高了小偃22产量和品质.处理小麦的成穗数(513.6~520.3)×105个/hm2,较对照增加1.1%~2.8%、小穗数18.8~18.9个/穗,较对照增加4.7%~5.8%、穗粒数29.4~29.8粒/穗,较对照增加2.9%~4.5%、千粒重43.8~45.6 g,较对照增加1.3%~5.6%、不孕小穗数3.7~4.1个/穗,较对照减少7.7%~17.0%、产量5 790.4~6 115.6 kg/hm2,较对照增加3.9%~9.7%,容重787.6~789.6 g/L,较对照提高0.3%~0.4%、硬度79.5%~82.4%,较对照减小1.3%~4.8%、蛋白质含量16.2%~16.8%,较对照提高3.4%~6.7%、湿面筋含量35.3%~35.8%,较对照提高1.1%~2.6%、拉伸面积61.7~62.4 cm2,较对照增大0.2%~1.2%,延展性225.4~226.4 mm,较对照增大0.1%~0.6%.沉降值、稳定时间的变化与浓度有关,吸水率与最大拉伸阻力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强筋小麦品种西农509的保优栽培技术,2016—2017年在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氮肥基追比(7∶3、8∶2、10∶0)对其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后可显著提高强筋小麦西农509产量,增产6.6%~15.6%,并呈现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增产幅度越大的趋势.氮肥后移也可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分别较对照提高2.9%~6.8%和5.1%~14.0%,但不利于其千粒重提高,千粒重降低3.0%~7.9%.氮肥后移可显著影响孕穗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对其效应与功能叶叶位和蘖位有一定关系.氮肥后移可显著降低西农509的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10.8%~34.5%和3.5%~7.7%,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也呈降低趋势,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其籽粒的容重、吸水率、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几种新型种衣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小麦出苗率,处理较对照基本苗数提高3.48~13.68%;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处理较对照增产3.8~13.2%,其中以激素增产型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2013—2014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田进行,研究了奇善宝拌种对中麦895小麦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奇善宝拌种后中麦895产量为5 889.8 kg/hm2,较对照增加178.4 kg/hm2,增幅3.1%,成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大,千粒重显著提高.奇善宝拌种可显著提高中麦895籽粒品质,容重提高3.5%、稳定时间提高7.1%,沉降值提高4.7%,蛋白质含量提高3.5%,湿面筋提高4.2%,延展性提高1.3%,吸水率和最大拉伸阻力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对20%丰抗乐水剂不同施药量下新麦19号的穗粒数、穗重、千粒重、小区产量、株高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剂量20%丰抗乐水剂对小麦的正常生长无不良影响.每亩施用50 g、100g、150 g 20%丰抗乐水剂,小麦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 cm、4.5 cm、10.5 cm,分别比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降低了1.1 cm、3.1 cm、9.1 cm,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每667 m~2施用50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高于对照,每667 m~2施用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与对照药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667 m~2施用50 g、100 g、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后喷施20%丰抗乐水剂可较好地降低小麦株高,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增加粒重、提高千粒重,具有一定增产效果,且优于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20%丰抗乐水剂150g/667m~2较为宜.  相似文献   

8.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天丰素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天丰素能促进水稻的生长,使生物产量、有效穗数、穗实粒数提高,实际产量处理较对照提高7.25%~22.97%,增产幅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增产幅度与喷施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新型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小麦出苗率,处理较对照基本苗数提高3.48~13.68%;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处理较对照增产3.8~13.2%,其中以激素增产型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选用多效唑、麦巨金、矮壮素3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单剂型1次喷施,研究其对小麦节间长度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对基部第1节间生长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以矮壮素和多效唑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基1节长度比对照短20~22%,麦巨金处理基部第1节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对产量的效应也不同,麦巨金和多效唑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分别比对照增产7.8%和6.8%,矮壮素对产量的效应不明显.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处理后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两小麦品种,在小麦开花后不同时期,于大田条件下模拟弱光照天气,研究弱光胁迫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弱光胁迫显著降低小麦产量与籽粒重.不同灌浆期弱光胁迫对籽粒重的影响不同,灌浆前期弱光胁迫由于减少了穗粒数,其中主要是降低了上位粒数,而使对籽粒重的降幅相对较小.弱光对小麦下位籽粒重的降幅大于上位籽粒重.用Logistic方程可拟合各处理籽粒增重进程,并由小麦下、上位籽粒重与其灌浆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花后弱光胁迫使小麦品种籽粒重的降低,主要是由弱光处理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渐增期灌浆速率显著低于对照造成的,而灌浆持续期长短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等抗旱性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能延缓叶片衰老,使地膜旱作水稻后期保持较高功能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产量,其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增产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3.8%.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关中中部灌区的三原县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农大399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农大399小麦群体数量、个体质量、产量及其结构和籽粒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同一播期,群体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龄、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分别降低5. 4%~16. 9%、10. 7%~19. 2%和9. 8%~30. 4%,成穗数提高3. 9%~7. 0%,穗粒数降低0. 5%~0. 6%,千粒重提高3. 8%~6. 1%;增产1. 9%~8. 3%,籽粒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和沉降值分别提高3. 9%~9. 9%、6. 5%~11. 2%、14. 5%~16. 8%和2. 4%~12. 9%,其他品质指标变化不大.同一密度情况下,群体随着播期的推迟降低3. 6%~8. 8%,越冬期叶龄、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均显著降低,个体质量显著变差;成穗数和穗粒数分别降低1. 1%~8. 9%和1. 1%~4. 5%,千粒重增加1. 9%-3. 8%,减产3. 7%-13. 6%;籽粒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和沉降值较早播依次降低2. 9%~7. 0%、3. 3%~5. 1%、12. 4%~18. 1%和1. 4%~6. 1%,但对籽粒面粉和拉伸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当目标产量在8 250 kg/hm~2~9 750 kg/hm~2时,农大399适宜播种期为10月7日~10月1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2. 30×106株/hm~2~2. 89×106株/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始穗期喷施芸苔素内酯(BR)、吲哚乙酸(IAA)、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酸(GA3)对国审稻"绿旱1号"生长后期部分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始穗期喷施6-BA IAA、GA3、BR四种植物激素,以清水为对照。结果:于始穗期喷施BR、IAA、6-BA、GA3四种激素均能提高旱稻后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有效叶面积指数及光合速率,促进灌浆结实,穗实粒数及粒重显著提高,较对照分别增产8.84%、10.26%、14.62%和7.42%,其中BR、GA3处理较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IAA、6-BA处理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始穗期喷施BR、IAA、6-BA、GA3四种激素能改善旱稻生长后期光合性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乐时+敌委丹、适乐时处理的小麦种子亩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但是所有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与对照比较都无显著差异;适乐时+敌委丹、适乐时、敌委丹处理的小麦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用三十烷醇、绿田丰、喷施宝、花蕾宝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于地膜旱作水稻始穗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这四种物质均能提高地膜旱作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产量.其中,喷施宝增产效果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1.03%.  相似文献   

17.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拔节(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挑旗(四分体)期追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极显著地提高粒重,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追氮时期过早(起身期)或过迟(开花期)均对小麦的籽粒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不同,鲁麦22拔节期追氮显著优于挑旗期,而烟农15拔节期与挑旗期调控效果差异不显著.从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看,品种是决定籽粒面粉品质的基础;挑旗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沉淀值;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降低公差指数,提高粉质指标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小麦施用高效多能复合肥、恩肥、微肥三种肥料后,叶绿素的增长情况。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是高效多能复合肥>恩肥>微肥>对照。施用高效多能复合肥的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23.61~29.86%,差异水平达极显著,且增加的幅度超过了恩肥。  相似文献   

19.
2002~2004年在山西临汾就旱地冬小麦应用绿色抗旱剂的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地小麦应用绿色抗旱剂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生物学效应。GDR1号拌种剂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冬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使每hm^2产量达3921.0kg,较对照增产9.42%:GDR5号在起身期叶面喷施,较对照增产12.49%。该项研究为旱地冬小麦应用生长调节剂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2016—2017在关中东部渭河灌区的大荔县韦林镇,选择农大1108进行了不同播期播量对其功能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农大1108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蒸腾速率影响不明显.随着播期推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提高2.2%~48.3%;株高和单株成穗数分别减少2.0%~11.6%和4.8%~30.0%,单株颖壳、叶片+叶鞘、茎、穗和籽粒的干重依次增加14.3%~72.3%、12.2%~18.1%、39.5%~58.4%、22.0%~69.3%和18.1%~53.7%,穗粒数减少6.3%~8.9%,千粒重提高11.0%~13.5%,低播量的成穗数减少23.6%,减产22.7%;高播量的成穗数增加11.8%,增产19.0%.随着播量的增加,旗叶和倒三叶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株高、成穗数、颖壳、叶片+叶鞘、茎、穗和籽粒的干重分别减少0.2%~6.1%、0.0%~30.0%、21.4%~24.4%、34.9%~40.1%、28.9%~40.6%、24.2%~53.4%和17.6%~34.1%;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减少1.3%~10.8%和1.9%~6.7%,减产6.2%~11.7%.不同的播期和播量对籽粒的容重影响较大,但对其他的蛋白质品质和拉伸品质指标影响较小.通过寻优,农大1108的高产最适播期为10月8日~10月19日,最适播量为256~34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