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t is time to situate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s a critical conceptualisation of school leadership; its popularisation has generally preceded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 Over the last 10 year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has often been presented as a new construct of school leadership, though critique against education policy reforms and conceptual and historical links to the wider leadership field have generally been underemphasised. The theorisation and research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s currently situated at a critical point in its development; it is at the ‘crossroads’ of where it could dominantly be situated in the field of school leadership.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suggests that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s tending towards an uncritical position that is decoupled from critique of past and present education reforms and predominantly silent on how power relations at the local school level shape leadership activity.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频繁出现,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保障自己的权利。学生作为公民应该辜有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学校应该有责任和叉务保障学生的人权。目前,虽然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还没有定论,但学校应该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保障在校学生的人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权力关系与教师领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最少有三股权力在运作:教育行政部门代表的国家的权力,大学专家具有的权威和教师作为专业群体的自主.教师作为专业群体的自主是教师领导的主要内涵之一.很多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出现的表面现象与问题,如教师进修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佳都与教师领导在三者的权力关系中受到压抑有关.本文分析了中国内地教师继续教育中国家一专家一教师三方的权力关系,并指出教师领导的现状与未能顺利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宪政的本质就是有限政府,宪政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二者永存的矛盾说明公民权利将会受到国家权力的侵犯,为此,必须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我国虽然缺乏宪政与人权保障的传统文化资源,但只要我们继承历史传统中一切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的文化精神,必将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人权的态度出发,阐述了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与人权发展状况,分析了中国现阶段人权发展的不足与问题,同时指出,人权入宪后中国人权事业必将会进一步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行政法领域存在着一种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对于特别权力关系内部发生的内部行政行为一般不具有可诉性,如今,公民的人权意识日益增长,特别权力关系对相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漠视,不仅不利于特别相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护,而且对整个国家的法治进程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不再完全适应当今复杂的行政法律关系,对于内部行政行为是否应该同外部具体行政行为一样具有监督机制和司法救济途径,本文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人权,作为法治的内核,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突出性表征,不仅体现在作为知识系统存在或被传承的人权的规范制度和相应设施,表现在人权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制度化,而且体现在对作为知识系统的人权以及权利与权力的制度化关系的内在信仰。知识与信仰的内在交融构成了完整的人权系统。人权,从知识上的承认、传播到情感上的信仰,信仰的产生与升华是一次更为重要的权利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受启于西方的权利意识在中国的萌生格外艰辛。从清末的康有为到严复,他们的思想脉络和进境显现的是先觉的中国人其权利意识由君权向民权的推移嬗演,从民初的“五四新青年”到当代新儒家,他们的思想脉络和进境显现的是为民族命运有所担当的学人,其人文眷注重心由民权向人权的进一步下落归结。“五四新青年”的心愿多倾泻于摧枯拉朽的启蒙呐喊中,当代新儒家的心愿则多牵扯于道德一元论的深厚根蔓。步入21世纪的中国人,当总结近代中国权利意识的发展过程,推进这个问题的探索,并通过可操作的中间环节逐步诉诸实践。  相似文献   

9.
尽管法学界对“亲亲相隐”原则大多持否定态度,但其精神实质与价值追求并不必然与现代刑事法精神相违背.在考察“亲亲相隐”原则的发展演变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亲亲相隐”原则不仅符合现代刑事法的谦抑主义思想,而且体现了现代刑事法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最后,结合我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探讨了现代社会活化“亲亲相隐”原则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宪法本质上是一部人权法。人权价值在宪法中往往表现为人权规范,人权规范在宪法文本通常表现为人权条款。人权条款的入宪模式主要有宪法序言、宪法正文和宪法修正案等单一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合模式。从当前世界各国宪法的文本规定来看,人权条款的入宪模式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执法为民\"一词的恰当理解应是\"执法为人\";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是保障人权;执法为民理念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中人权教育问题近年来日渐引起关注。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人权教育目前还处于理念束缚和制度空缺的双重困境,需要理念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权状况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然而,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我国人权问题上的不足.我国人权依然存在立法上的不足,以及行政、司法过程中实现不力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人的权利的来源,人的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出发,重申人权与国家权力的正确逻辑方向,从而为\"以人为本\"探求法理支撑.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人权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人权问题的历史实践,中美围饶人权问题的斗争和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引发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desirable construction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mong Israeli schoolteachers at three different career stages, as well as tracing the origins of these constructions. Based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10 teachers at early-career stage, 10 at mid-career stage and 10 at late-career stage, the study first found major commonalities among the interviewees with regard to emotional, moral, participative and structural construction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But, ‘a second reading’ of the data unearthed subtle distinctions among the interviewees, deriving from the teacher's position in the career cycle. The early-career teachers hold an egocentric view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while their late-career counterparts present a more multi-focal outlook. Empir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6.
人权新释     
人权的实质是以法律、道德等形式,对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作出规定,反映和处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所应有和实有的社会地位、需要和利益.就国家内部来说,人权的基本问题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国际上,人权的基本问题是国与国的关系.资产阶级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在反对封建统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其历史局限性.无产阶级人权观比资产阶级人权观更进步.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7.
保障网络人权的法制化路径探析——以微博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时代与网络发展的新兴产物,以其快捷的传播速度、强大的互动功能、巨大的影响效力等特点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衷与关注。它既创造了公民表达自由的公共空间,又打开了微博侵犯人权的方便之门。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崇尚权利的时代,保障公民的网络人权有其内在必要性;而人权保护进入网络领域,也必将带领人权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金瓶梅》小说中三位主要女性的一生遭际以及她们与男性的权力制衡关系,来探究在争取女性权力问题上的三种不同选择方式:潘金莲是人性之权的自觉追求,李瓶儿是家庭之权的半途而废,庞春梅是社会之权的饱暖思淫。三位女性无一例外的死亡结局,告示了本文的主旨乃是对人性弱点的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19.
人权作为当今世界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本文讨论了近代中国人权演进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权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社会属性为本质的人的基本权利,它既是一种观念和制度,也是有关人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人权的真正构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多有波折,但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通行于世界的全球化社会运动构成了中国人权建设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了中国人权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并制约着未来中国人权事业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