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类似事物的并举映衬.如以空旷衬孤寂,以萧瑟衬悲凉,以繁华衬繁荣,以新绿衬生机,以勇衬勇,以美衬美等.总之,要么以喜的气氛烘托喜的心情,要么以悲的气氛烘托悲的心情.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如以敌衬我,以动衬静,以丑衬美,以恶衬善,以乐衬悲,以月小衬山高,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技巧.写人描景,正反映衬,烘云托月,是诗人的惯用笔法,掌握这一技法是鉴赏诗歌的捷径.  相似文献   

2.
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之句。以“霜禽偷眼”、“粉蝶断魂”来表现梅花景之美、香之幽。让人不禁心驰神往,拍案叫好。这便是侧面烘托的妙处。侧面烘托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状难写之景,写不尽之意。既可以弥补正面描写的不足,又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3.
王庆红 《现代语文》2011,(10):43-44
诗歌鉴赏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了解并掌握易混淆的表现手法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至关重要。笔者通过论述对比和反衬两种易混淆的表现手法的区别,主要从明晰概念,分清特征,认清区别等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认识对比与反衬这两种表现手法在具体诗歌中的运用。以此可以更准确地解读诗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歌鉴赏是目前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古典诗词鉴赏的指导,关键是让学生抓往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阅读鉴赏实践.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歌鉴赏是目前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 ,加强对古典诗词鉴赏的指导 ,关键是让学生抓住诗歌的表现手法 ,进行阅读鉴赏实践  相似文献   

6.
7.
薛玲玲 《家教世界》2012,(16):124-125
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古诗词鉴赏的要点很多时候落在诗词中的景与情的关系上,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古诗词中景的描写以及作者写景的意图,它与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何关系,弄清这一关系,加上相关的艺术手法,很多诗词的解读将变得轻松。总得来说,有两大关系: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相似文献   

8.
渲染和烘托在诗歌鉴赏中常被并提,时或混为一谈,常令师生困惑。怎样把握两者的区别呢?渲染是浓墨重彩地描写环境的氛围意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下面以三首诗词为例来辨析。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制高点,是最高级别能力的考查。这些年来,表现手法常常为高考关注的一个点。为了帮助广大学生,这里盘点了一些较为重要的表现手法,并佐以例子与分析,以便给学生最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邓怡红 《现代语文》2007,(12):85-85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歌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诗歌描写了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昨日之风光,  相似文献   

11.
现在,诗歌鉴赏的高考设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难度适当加大,以前解题是“你在桥上看风景”,现在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其实这只是话语转换而已,体现了向鉴赏本体的回归。属于“异构同质”,看学牛有没有真体会、真见解。客观题要求你首先要正确把握诗中情,对诗加以内化,再从选项中加以印证,而后作答;主观题是把你对诗的理解外化成语言文字,创造空间更大了。  相似文献   

12.
小说写作传统技法"烘云托月法",在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成功运用主要体现在:对主人公曹七巧变态心理根源的挖掘,对七巧出身来历的交代,为下文作伏应,对小说主题的深度揭露,对作者人生态度的剖析,对作者抒情传统渊源的追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正衬、反衬、对比"定义的分析,得出<孤独的收割人>中第二节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4.
杨成平 《成才之路》2014,(29):100-100
正虽然历年来江苏高考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要求较低,侧重修辞手法,大多仅要求辨识,对表现效果的分析作弱化处理。但在平时的练习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明手法"的要求上,相差甚远,并不像所想象的那么容易。笔者对这个问题作了探究,以期学生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表现手法题目。一、囤中有"米"心不慌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修辞方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互文、双关、对比、  相似文献   

15.
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区别——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相似文献   

16.
沈雪珍 《考试周刊》2012,(57):30-30
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的一种,它以高度的凝练、含蓄给人以美感,陶冶人的心灵,因此诗歌成了学校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成了老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古典诗歌教学方法从诗歌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考点概述"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一直都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热点,很值得同学们重视。对于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有时在考查中分得并不清楚,但对同学们总的要求是——能识别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并能鉴赏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小兵  阳慧 《阅读与鉴赏》2008,(1):22-22,2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的精神历程中始终流淌着一条诗歌的河,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现代新诗。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熠熠生辉。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继承民族文化。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离不开对诗歌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衬托手法,内容纷繁,形式多样。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此处粗陈几例,以对古诗词爱好者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20.
吕文忠 《教师》2016,(4):89
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理所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其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