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毛泽东晚年说“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不仅在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上,而且在文艺思想上,都可作如是观。鲁迅逝世后不久,毛泽东就在《论鲁迅》、《新民主主义论》等讲演和文章中对鲁迅作出全面、深刻的历史评价;后来又向全党推荐鲁迅著作《答北斗杂志社问》,作为延安整风中“反对党八股”的学习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并解决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发展的方向、路线等重大原则问题,《讲话》还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文艺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大量吸收并深化发展了鲁迅的文艺思想。本文从文艺的服务对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等方面,探索《讲话》与鲁迅文艺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鲁迅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地战斗的一生,也是在斗争实践中努力探求革命真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的一生。今天,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学习鲁迅精神,对于我们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那“风雨如磐”、黑云压城的年代里,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彻底解放,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并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4.
西安文学研究会、西安教育学院于1993年12月17日联舍召开“毛泽东与鲁迅”学术研讨会,颂扬毛泽东文艺思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突出贡献和深远影响。会议确定“毛泽东与鲁迅”作为研讨中心议题,不是为了考证两位巨人的接触关系,而是探讨他们文艺思想的彼此关照及其影响。毛泽东称鲁迅为“中国的第一等圣人”,一生孜孜不倦学习鲁迅著作。在政治上,毛泽东高度赞扬鲁迅“痛打落水狗”的彻底革命精神;教育文艺家要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后一部分,提到了鲁迅《自嘲》诗中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解释道:“‘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作了这样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 ,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因此 ,在将近 4 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人敢对鲁迅的人品、作品作出丝毫的怀疑和否定。尤其是“文革”时期 ,在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作品都被称作“毒草…  相似文献   

7.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主张文学对革命并无什么影响。在该时期,《革命文学》《在钟楼上》《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和革命》等文中还多次提及苏联的“同路人”作家。“同路人”这个概念也是托洛茨基首次提出的。鲁迅当时把自己也看成是个“同路人”。由此可见,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初期,鲁迅确曾受到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该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鹭 《教学与管理》2001,(12):52-53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作了这样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因此。在将近4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人敢对鲁迅的人品、作品作出丝毫的怀疑和否定。尤其是“文革”时期,在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作品都被称作“毒草”禁锢之时,只有鲁迅的作品却与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并列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上允许阅读、销售。鲁迅的言论(特别是其晚年的杂文)与马恩列斯毛的语录一起.被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大字报”大量引用。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做为一位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道路人们往往从他的文字业绩评述其光辉成就,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殊不知,即使怎样荣耀的历史人物,在他的潜意识里都始终充满着激烈的矛盾斗争,鲁迅也毫无例外.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矛盾论》)一人是客观世界的存在物,任何人都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走完一生道路.“周树人”之所以成为“鲁迅”、成为毛泽东称颂的伟大文学、思想家和革命家,就是因为他在自身的人生道路上勇于和善于去克服矛盾,用他的笔“呼啸着前进”,追随了革命历史车轮的结果.鲁迅存留的文化遗产,也就是这种矛盾运动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托洛茨基对鲁迅文艺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研究。鲁迅对于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学与革命》日译本,该书阐述了托洛茨基关于布尔什维克文艺政策的思想。鲁迅不仅从日译本转译了该书第三章,还在自己的杂文和演讲中多次提到书中观点,并表示了赞同的态度。如托洛茨基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指出,不应给文学家下什么命令;鲁迅则站在文学家的角度多次提出,写文章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在1928年革命文学论战中,《文学与革命》中的一些观点也给了鲁迅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托洛茨基已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鲁迅仍不因人废言,继续表示“我以为他这话(‘不舍利害关系的文章,当在将来另一制度的社会里’)却还是对的”。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与鲁迅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讲话和著作中,曾多次提到鲁迅这个光辉名字,号召一切共产党员、干部、文艺工作者都要学习鲁迅。毛泽东同志称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说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并对鲁迅的一生给以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作的讲话,于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首次刊出。该报编者在按语中写道:“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纪念。我们特发表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纪念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最伟大与最英勇的旗手”①。用《讲话》这个划时代的指示文艺发展方向的文献,来纪念代表“中华民族新文  相似文献   

13.
自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传入中国后,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中两次文艺座谈会的召开,确立了从“人民性”文艺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提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确立了“人民性”文艺思想。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文艺工作应该朝着“人民性”方向发展,并且在文艺作品中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方向正式被提出。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习、研究、宣传鲁迅,“决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任务,决不仅仅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任务,而是全体革命人民,首先是全体共产党员及其干部的任务.”①而“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晓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占的地位.”②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同志对鲁迅所作的经典式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学习、研究、宣传鲁迅,归根结底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以激励我们贯彻好六中全会决议,加强思想战线领导,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唐弢先生《同志的信任》一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接受方志敏同志的重托,冒着生命危险珍藏和转递方志敏所写文稿的经过,表现了鲁迅是共产党人“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辞海》上,“同志”这个词有三个意思:一、指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的人。二、政治理想相同的人;同一政党成员相互间的称谓。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彼此间的一般称呼。《同志的信任》一文中的“同志”显然是指《辞海》中所列第二条释义。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文艺界一般都称鲁迅为“周先生”或“大先生”(因鲁迅在周氏三兄弟中排行老大),表示尊敬和客气。那么,革命进步文艺人士最早是在何时称鲁迅为“同志”的呢?鲁迅对中共领导与成员又是怎样称呼的呢?  相似文献   

16.
鲁迅巧用“革命”词湖北江陵县马山中学周纯智,李玲玲鲁迅在《阿Q正传》(节选)中一连用了好几个“革命”,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这同一个“革命”词却有不同的、特殊的、深刻的涵义。如在乌篷船给未在带来大不安,“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的时候,阿Q对革命党...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论鲁迅——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研究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专门论述“鲁迅精神”,概括“鲁迅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的是毛泽东;第一个最全面最正确最深刻地论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上的光辉业绩、崇高地位和巨大作用的也是毛泽东。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以三“家”一体的全面的整体的观点,从“文学”、“思想”、“革命”三个视角来评论鲁迅,对我们认识鲁迅,研究鲁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自嘲》诗中的两句。“孺子牛”是作者援引的一个典故。《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的幼子名荼,号安,幼时为景公所钟爱,景公曾口中衔绳,假装牛使孺子荼牵之嬉戏,荼突然跌倒,拉掉了景公的牙齿,所以齐国的鲍子说齐景公是“孺子牛”。鲁迅在诗中称自己是“孺子牛”,“孺子”指的是什么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默》和《谩》作为《域外小说集》中鲁迅亲自翻译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是鲁迅留日时期借“异域的文术新宗”来改造国民灵魂所发出的一声呐喊,体现着鲁迅“为人生”的文艺思想和与其理解的文学本质相适应的创作方法和风格一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作出了极其崇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