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志宝 《现代语文》2010,(11):39-41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力法。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听说读写的能力。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运用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7.
王梅 《陕西教育》2007,(7):43-43
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渎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  相似文献   

10.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此,语文新课标中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已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朗读的意义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义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课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课。  相似文献   

13.
所谓朗读教学,是指把教材中的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渎方法,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诵读。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进行朗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陶冶美好情操,意义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14.
渠晗 《考试周刊》2011,(85):49-50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胸中能装有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5.
王书斌 《教育艺术》2008,(11):20-20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朗读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朗读教学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谷自强 《阅读与鉴赏》2010,(6):32-32,24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学习语言,“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说”的训练却往往被忽略。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7.
郭艳 《河南教育》2007,(7):70-70
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的就业需要为目标,注重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职高语文教师更应该讲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实用的语文知识,以便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基础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9.
高秀 《现代语文》2006,(12):86-87
语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就是把章清晰地念出来。具体地说,朗读就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章的理解,引起兆鸣,激起学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同时,朗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经常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更重要的是,在朗读过程中要掌握语言规律,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课堂应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那么如何让朗读深入课堂,落在实处,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性?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