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40年代,青霉素作为第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成功解决了临床上金葡菌感染这一难题. 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甙类抗生素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当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许多抗生素在应用多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效减低,天然青霉素在控制金葡菌感染方面几乎已失去药用价值.医学家在研究这一现象后惊讶地发现,在和抗生素接触多次后,细菌已进化出一整套有效的耐药机制,耐药菌这个隐藏的敌人正在逐渐强大起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肠道福氏志贺氏菌的常见耐药谱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K -B纸片法检测 2 6株福氏志贺氏菌对 2 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 6株福氏志贺氏菌中 ,2a型 2 5株 (96 .15 % ) ,3a型 1株 (3.85 % ) ,福氏志贺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6 .15 % ) ,对氟嗪酸和头孢哌酮最低 (分别为 3.85 %、0 % )。结论 :福氏志贺氏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逐年上升 ,临床应加强对福氏志贺氏菌耐药性监控。  相似文献   

3.
自从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与各种致病菌的较量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然而,近年来耐药菌的流行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教授申正义在最新一期<大众医学>上撰文,分析了耐药菌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研究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方法:对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状,而导致的葡萄球菌进行耐药监测、对其耐药特征、机制以及各种耐药金葡菌感染后的处理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结果:多重耐药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的出现,对院内感染构成了重大威胁。结论:控制和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当今我们临床医师和药师所要迫切面对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抗生素的抑菌机理、细菌的耐药机制、耐药菌的检测、耐药性产生因素以及预防。  相似文献   

6.
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胞外粘质,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定居因子和粘附因子,而且可影响抗生素的渗入而呈现耐药。我们对74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产粘质检测,并测定了9种抗生素对产粘质表皮葡萄球菌的MIC,结果表明:产粘质菌检出率为54.1%,其对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率为92.5%,而对其它8种抗生素敏感率均低于40%,并均呈现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地:探讨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试验.结果:菌株对于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派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奥格门丁/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9.8%、17.6%、34.6%、56.3%、69.9%、67.8%、95%、93.1%,对于亚胺培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对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以复方磺胺甲恶唑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因抗生素的应用而延长了15年以上。然而,大量抗生素耐药株的出现,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导致一些曾经被控制的感染性疾病又重新抬头,再一次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产生,加快研制抗耐药菌的新型药物,是目前战胜细菌耐药性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新型抗菌药物研究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抗菌药物的分子作用机理难以明确。  相似文献   

9.
小心抗生素     
2002年,北京、武汉等地十余家大医院呼吁,我国临床细菌耐药现象已十分严重。临床急需对耐药菌有效的人工益生菌,从而达到人体内以菌制菌的效果,彻底避免人类走入使用抗生素的恶性循环漩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本文应用10种抗生素对从各种标本中分离的349株大肠埃希氏作了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折。结果表明:①大肠埃希氏菌对10种抗生素大都敏感,尤以卡那霉最好,敏感性为66.19%(231株),居各药之首。庆大霉素、四环素、先锋霉素Ⅴ等敏感者均超过50%以上,而对其他部分抗生素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②虽然大肠埃希氏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均呈较高的敏感性,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菌株。③各标本间大肠埃希氏菌对药物敏感性经方差分析,349株不同标本的菌株间有显著性差异,F值=52. 53(P<0.01)。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也有显著性差异,F值=7.07(P<0.01)。因此,常用抗生素在治疗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疾病中仍然是主要的药物。药物敏感减低无疑将会给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工作者带来一定困难。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对于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在培养、鉴定之后,选择特定的药敏试验,为指导临床正确并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减少菌株抗药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拯救了数以万计生命.然而,随着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普及,由β-内酰胺酶导致的致病菌耐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耐药菌的进化和传播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和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检测/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感染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特异性检测、抑制β-内酰胺酶的相关方法和临床应用已有报道.本综述主要阐述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理,总结近年来β-内酰胺酶荧光探针和抑制剂的发展,以期为今后设计特异性高、灵敏度强的该类荧光探针和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应用VITET-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头孢类、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75%、75%、20%、70%、55%、50%、13%,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他啶(7.22%)和头孢吡肟(11.86%)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其全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其它菌耐药率都超过14%。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医院检验科应加强细菌感染控制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科研人员对耐药菌内在抗药机制认识的深入,将为抗生素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张家口地区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对31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型,并与抗生素耐药谱分型比较。结果:31株铜绿假单胞菌RAPD分型共有9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基因A型17株,占54.8%。抗生素耐药谱分型有6型。结论:基因A型为优势菌株,且为多重耐药,是这一年来张家口地区呼吸遭感染的相关菌株,RAPD分型在医院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患者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高职学生患者的68株致病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学生患者致病菌种的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6.76%)、铜缘假单胞菌(17.65%)、大肠埃希氏菌(16.1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达福普汀的敏感率较高保持为100%,但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很高,达到97.5%,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强。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提高,临床上应重视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保山某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T-2Compact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细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占第一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4.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0%),次之为表皮葡萄球菌(4.3%);病原菌在临床各科室分布情况为泌尿科45.7%、康复科20%、ICU14.3%;52株大肠埃希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氨苄西林98%、复方新诺明76.9%、庆大霉素65.4%,52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均敏感;5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Ig/29株占55.8%,非产ESBLs的23株占44.2%。结论: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科室分布以泌尿科为首,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医院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医生应依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在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株多重耐药产单核李斯特菌,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8岁,泌尿系感染3年余,多次就诊并应用大量抗生素未见好转。尿道口无分泌物,取精液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置37℃温箱培养过夜,菌落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科中的流行情况,以期建立稳定的临床检测系统,在控制院内感染的流行病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用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耐药谱分6型,Ⅰ型占44.5%,Ⅱ型占18.5%,Ⅲ型占7.4%,Ⅳ型占7.4%,V型占11.1%,Ⅵ型(不定型)占1.1%;RAPD分9型,A型占51.9%,B型占7.4%,C型占7.4%,D型占7.4%,E型占7.4%,F型占3.7%,G型占3.7%,H型占7.4%,Ⅰ型占3.7%.结论:基因型A型、耐药谱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是此次ICU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菌株,其它型别为非流行相关菌株.RAPD基因分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可靠性优于耐药谱分型,在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肟耐药率高;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较敏感;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性;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国家,人感冒了极少服用抗生素,据说,购买抗生素就像购买枪支一样不容易。而在我国,抗生素正被大量使用着,凡是感冒的孩子几乎都用抗生素。有相当多的父母为了使孩子的病能马上好,要求医生开好药,用好的、高级的抗生素。殊不知,给孩子滥用抗生素是很危险的。凡是药物都有副作用,抗生素也不例外。有些抗生素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过敏性休克、神经性耳聋、肝肾功能损害等。其次,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增加抗生素耐药菌珠的产生,使得真正需要用抗生素时许多抗生素已没有作用,为疾病的治疗造成了困难。再说,抗生素的使用对病毒性感…  相似文献   

20.
探讨尿路感染致病菌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分析从2001年到2005年住院治疗的200例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仍然是住院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大肠杆菌最常见;而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据比例明显上升,以肠球菌为主.并对不同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的耐药率.结论:大肠杆菌仍是住院尿路感染致病菌,但肠球菌、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等细菌的比例有所增加.这些细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重耐药,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