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理性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对非理性的研究,人们习惯于站在理想甚至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把理性与非理性对立起来,把非理性与非理性主义混为一谈;把非理性局限于认识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认识方式;理性与非理性不是简单地谁决定谁的问题,对非理性研究的理性化的合法性是值得深思的。只有从理性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认识非理性。  相似文献   

2.
论非理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整的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统一体,它们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两种教育范型。作为完整的人所独有的属性,理性与非理性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而在科学主义理念支配下的教育却往往桎桔子理性目的,漠视非理性及其教育,致使人的发展异化,丧失了主体的独特性。因此,将非理性及非理性教育纳人塑造完整的人这一视野进行考察和辨析,同时,严格地界定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理性主义教育与非理性主义教育,是构筑以完整的人的培养和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旨趣的教育发展模式所必须的,也是时代精神向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非理性主义教育建立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基础之上,予当代教育以重大影响。其负面影响是过于夸大了情意等非理性心理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它与理性主义教育在人的本质观、精神现象本质、认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峙,各执一端,失于偏颇。因而,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整合,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非理性因素作为主体结构的一种客观存在,它与西方非理性主义并不是一码事。但是近些年来少数坚持和宣扬非理性主义至上的人,故意混淆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之间的界限,在理论界造成了思想混乱。因此,我们要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非理性因素的同时,批判非理性主义,肃清它的消极影响。一、重视非理性因素研究,把握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界限人类的文明史表明,人的主体结构既包含着理性的因素又包含着非理性的因素,从根本上说人是以理性为主导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加强理性因素的研究,也要注重非理性  相似文献   

4.
从古希腊非理性的怀疑主义到现代非理性的相对主义的历史变迁,是一个由认识到纯粹理性认识的虚妄性进而极端地否定客观知识的可能性,到同时承认知识的可能性和有限性的演变过程。非理性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对于抵制知识论中极端理性主义把知识绝对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它们否定科学知识探究中理性批判的可能性,也为懒于思考者提供安慰。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扬弃了以往把人理解为感性存在物的片面性 ,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 ,从而奠定了 2 0 0 0多年理性主义的主流。本文通过对这一命题的辨析 ,揭示出理解人的本质之关键就在于 :人是理性的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发展一种辩证的互补关系 ,对于把握人这个永恒的斯芬克司之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股重要思潮;是在贬抑理性的斗争中不斯发展的。本文试将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时期非理性观、以宗教信仰为特征的非理性观、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非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存在务发展尽管有其缺陷,但它的合理性、建设性却是不容忽视的。从一定程度上说,非理性主义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一种概要。  相似文献   

7.
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理性主义教育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哲学中,意志以两种形态出現:理性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从康德开始,经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意志占着主导地位。之后,叔本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黑格尔并试图将意志从理性主义的藩篱中拉出来。尼采则在此基础上成为一个极端的非理性主义者。德国哲学由理性意志到非理性主义的达一转向,是一种时代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9.
非理性的理论方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理性是人的主体认识能力的一部分,它和理性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们既不能否认它的作用,走向理性主义;又能夸大它的作用,走向非理性主义;我们要给它以合理的理论定位:非理性和理性都是人的认识活动的构成,它们都受实践活动的决定,都属于人类的认识活动,并且非理性和理性是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是和谐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以理性为主导的。  相似文献   

10.
感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现象,然而对感情在社会发展中的创作问题,以往常被片面地理解。一是片面夸大感情的作用,否定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论的作用的非理性主义;一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情作用的唯理性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感情作用辩证分析基础上的,因而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它们两者之间的争论焦点在于:理性与非理性(情感、欲望、意志等)对人来说谁更重要。它们发生冲突的症结在于各执一端,没有强调理性和非理性作为人的精神固有属性和谐共存的一面,而是把理性与非理性作为生命内在的对立。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学说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学的文艺观,认为文艺创作是一种"个人的白日梦",创作的主题是"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欣赏即"享受我们自己的白日梦"。这种文艺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根本对立,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但他关于无意识、非理性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起作用的观点,也含有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批判地吸取这些因素,对于克服长期以来我国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模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写作和追求文艺形象的"高大全"等理性主义的片面倾向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伦理学在其发展伊始,就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人应该依据其本性来生活。伦理学中的非理性主义的基本观念,便是否认理性主义者所设想的"宇宙理性"和"宇宙正义"的存在,也否认运用理性可以证明普适的伦理原则,并且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运用理性和服从理性既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也不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因此,尽管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具体伦理观念并不相同——有的主张只有爱与信仰才是人类幸福和德行的基础,有的张扬生命力和感性欲望的满足是人生的要义,有的鼓吹只有超越利害得失,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才能获得解脱;但是,反知识、反科学却是其共同的、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亚里斯多德的理性主义人生观典型地表现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一书中。他认为人的功能是理性的现实活动,这种活动促使人寻求真理,改善人的德性,决定人的本质。人的灵魂中也有非理性部分,它们对人的行为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因此人的非理性部分应当接受理性的统治和范导,人必须选择自己的欲望,选择的根据是理智。德性和善良是做好人和好事的尺度,它们的总体表征是公正。中道是伦理德性的核心。亚氏理性人生哲学的要义是要用理性来指导人生,观照自爱,观照生命。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上的理性追求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但现代唯科学主义理性观却走向绝路,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泛滥就是明证。我们必须在全部人类生活的丰富实践基础上,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基础上整合人类理性之分裂,丰富和发展人类理性。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传统美学主张美来自于客体外部形式的和谐,认为美的实现是诉诸伦理学表达的。进入当代以来,西方美学的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审美容体的外在形式向审美主体的内在体验转化;二是从与伦理同一的“完善”向超功利的“自在完满”转化。这两方面的转向,显示了美学在本体论及认识论的框架内由客体转向主体,由美的本质追问转向生存意义的肯定。这是西方美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为了防止和克服极端片面的客体消除反过来拆解了主体;或一味张扬非理性化而走向反理性主义,瓦解主体,就必须回归到马克思所确立的实践思维方式上来。通过实践活动,寻求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有效地摆脱后现代美学家们困惑不解的内在与超越的二难悖论,将自身的文化样态置于多元共生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从而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合理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7.
说善     
善并非人的先天本质,而是后天的观念。以自我为中心的善的观念,目的是维护人的利益,结果却往往损害了人的长远利益。善从目的上来说应该是利他的。对个人来说,对他人有益的便是善;对于人类来说,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这种定义不同于片面的利他主义,而是理性的选择。善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幸福的源泉。至善无善。  相似文献   

18.
尼采将苏格拉底视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始祖并予以激烈批判。理性主义将理性视为人的本质,尼采则将意志视为生命的永恒本质和理性的终极源泉,并拒斥将世界二重化的理性主义逻辑,强调被理性主义哲学家用以证明感性世界是一个虚幻世界的理由恰好佐证了感性世界的真实性和所谓真实世界的虚幻性。哲学家和神学家编造所谓真实的彼岸世界的目的,就是要贬低和诋毁感性的此岸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精神史既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情感发展史。理性与非理性作为整体的人类精神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共同塑造人之为人的天性。本文试图循着这一思想导向,探讨作为整体的人类精神的本源、分裂以及复归的可能性,为受极端理性和极端非理性分裂的当代人类精神的重建提供一个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人·理性·境界--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哲学中,人不仅是现实层面上的“社会角色”,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德性主体,而德性主体是直接“受”之于天而“成”之于人的,此其一。其二,中国哲学的特质,是情感与理性的合一,是“具体理性”而不是形式理性,这种理性具有跨越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对立的人主义精神。其三,把心灵存在与境界合并起来考察,说明中国哲学的境界论不仅讲主客合一,心物合一,而且讲天人合一,它是心灵的存在状态,或心灵存在的方式,因此是存在论的问题。总之,中西哲学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应当相互参照;中国当前需要补理性主义的课,但决不能以此为由放弃中国哲学关于人的完整性的学说;中西关于人的哲学,尤其是心灵哲学,是有互补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