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邓小平理论在发展社会主义上抓准了切入点,实现了三个决定性的创新。这个切入点即中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三个创新是社会主义结构创新、社会主义体制创新、社会主义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学说。他的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的结论性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数百年来最大的思想成果,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理论、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最为坚实的框架基础;从全球范围内思考对外开放,揭示当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无疑是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在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论、市场经济论、经济发展论等,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理论内容、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重大飞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突破了许多以往的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在社会主义的经济方面,邓小平对以往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基础,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邓小平则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观点;传统观念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分配形式,邓小平则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思想,另一个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的思想。他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也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上的创新和社会主义特色论上的创新。他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体现在他在实践中恢复了长期被歪曲和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本来面目;他对社会主义特色论的创新是指他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学说。他的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的结论性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数百年来最大的思想成果 ,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理论、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最为坚实的框架基础 ;从全球范围内思考对外开放 ,揭示当代经济发展的规律 ,无疑是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正如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在这面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几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杰出代表是毛泽东,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集中党的集体智慧创立的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飞跃的杰出代表是邓小平,找到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被公认为党…  相似文献   

9.
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这一理论的许多方面都有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新步骤、新目标;采取了新办法、新措施;构成了新思路、新方略。为更快、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面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非常时期,仍然以昂扬的姿态蓬勃发展。探究其中原因,是因为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与苏联解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对比启示我们,在21世纪社会主义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逻辑起点”范畴为立论依据,分析了学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几种不同观点,指出它们的不足;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勾画了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强调认识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主张认识由实践充实、修改和完善。邓小平在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是遵循着这一方法论原则,坚持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实践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临终前口授、由秘书记录的几篇文章和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都是主要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而展开的,都蕴含着他们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智慧和心血。可称为他们生平论述的压卷之作。两相比较,可以看出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关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即“思想”起点论、“生产力”起点论、“本质”起点论,这三方观点都各存缺胳,不能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初级阶段”论则充分具备作为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的相关特性,应该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强大动力。它的直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它必然会触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就涉及到怎样处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邓小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强大的手段;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坚持的根本方向。邓小平同志大力提倡改革开放,但同时也并没有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重温和进一步探讨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兰英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3):29-30,16
邓小平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把社会主义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理论把现代化作为全人类的财富。认为资本主义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方式,并认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合理的实现道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得出的结论,显然存在着区别,但二从根本上是一致的,邓小平的社会本质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从生产力发展状况、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危机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三方面入手,才能比较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社会主义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邓小平为我们树立了创新的典范。他不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创新精神,而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