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到“采访的硬功夫”,可能有些同志会不以为然:不就是采访吗?到一个特定的地方,找一些相关的人,谈一些事,回去一篇稿子就出来了,“功夫”何“硬”之有呢?这话也对也不对。从完成平常一般的采访任务来看,可能是这样。但要实现普通稿到优质稿的跳跃,仅仅这样认识就远远不够了。此时,你若没有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和得当的方法是不行的。这里,笔者想就本人一篇获奖新闻作品的采访过程谈谈这一问题。 在1999年度“河南新闻奖”的评选中,我和另一名记者合作采写(本人为第一作者)的深度经济报道〖河南农用车何日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2.
抓问题,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手硬功夫。所谓硬功夫,就是说它是需要不断刻苦磨练的,不是看几本书、听几次课就能解决问题的。抓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常言说,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的看热闹。初搞新闻的同志总有这样的情况,不识“货”。下去采访很长时间也抓不住东西,或只抓些“意思不大”的东西。我们一些著名老记者在很  相似文献   

3.
过去个体户工商户,天不亮都赶到农贸市场抢占摊位,打架吵嘴时有发生。后来,我发现市场情况大变,文明服务、礼貌待客蔚然成风。这是因为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县城关镇工商所的领导。有关同志介绍了岗位责任制以及领导如何带头,职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等情况。我觉得这些措施都一般,没有新意,感到失望。我喝着茶在办公室看起工作守则、图画来。看着看着,一张市场平面规划图吸引了我。每个方格内填写着一个人名字,一看说明,原来是城关镇工商所和个体工商户签订了售货棚台租赁合同。这一“发现”解答了上面所提出的问题。经过再次采访,我写成《农贸市场管理的一条好经验——售货棚台实行租赁合同制》一稿,被《河南农民报》采用。工商所还收到外地一些来信,表示准备推广这个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电视记者在采访新闻时,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画面,录制声音,出镜主持,了解第一手鲜活材料;而报纸记者如果一时赶不到现场,还可以通过电话进行采访,也可以事后采访当事人和目击者。现在有的电视记者前期采访能力还不如报纸记者,电视采访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报道干巴巴,影响了可看性。由于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对于电视记者来说,更要注重的是必须努力提高前期采访能力。一、电视采访比报纸采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 )科目试题 ,难度不大 ,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对出版专业基本理论、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题目紧密联系出版工作的实际 ,对从事出版工作的人而言 ,这些都是必要的。下面对其中的五道题目略作分析。第 85题的原题是 :某期刊正文为 96面 ,开本为 880毫米× 1 2 3 0毫米 1 /1 6,印量为40 0 0 0册。该期刊用骑马订装订。拟用定量为 60克 /米2 的胶版纸单色印刷正文 ,加放率为 3 % ;用定量为 2 0 0克 /米2 的铜版纸 ( 880毫米× 1 2 3 0毫米 )四色印刷封面 ,加放率 6%。请…  相似文献   

6.
不少网络编辑的日常工作只是网站搬运工,每天重复着从复制到粘贴这样枯燥而无味的工作,因此他们当中的好多人也常常抱怨这不是一份好的工作。相信这样的工作效率自然也不会很高,那么如何使网络编辑工作变得更有效率,编排的稿件更加吸引网民,网络编辑就首先要从做一位普通的网民做起。  相似文献   

7.
曲冰 《新闻传播》2010,(6):66-66
作为一名电视记者,除了具备一定的采访基本功外,还应该注意运用电视新闻特有的采访技巧。在学习新闻前辈诸多采访经验的同时,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归纳出四个“必须”。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事件性新闻负载着舆论引导、价值取向、政治纪律、审美情趣等一系列的任务,折射着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事件性新闻对记者在综合把握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9.
10.
常听初学写作的年轻朋友说:“我近日构思了一篇小说,好,我现在讲给您听一听,您看怎么样?”接着,这年轻人就给我讲了他那篇小说的梗概.粗听起来,满不错,那构思中甚而有真正的绝妙之处.于是,我就点点头说:“写吧!构思很不错.”待他将写作的成品送给我看时,我也实在挑不出在构思上、结构上.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其在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作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要对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做到心里有数。首先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党中央和各省、市党报提出了“关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使我想起了三十年前一次寻常的采访活动,故追记之。那是1963年的深秋,报社农村部根据市委和编委会的要求,要介绍一个爱水用水好的典型。这一采写任务,由我和一位年轻记者承担。我们经过与有关方面联系,作了分析比较,决定到房山县去找这样的“典型”。按照当时的条件,凡属不是第二天见报的稿件,记者到农村采访:近郊骑自行车,远郊乘长途汽车。次日晨,我们从广安门搭车去房山县。到县委后说明来意,有关部门建议我们可以到下滩村去。这个村,我在1958年曾经去采访过,是位于拒马河中间的一个“孤岛”,距县城有几十华里,当时还不通汽车。午饭后,我们徒步南行,途中还下起了小雨。黄昏时分,我们涉水过河,登上了这个“孤岛”。沿途所见,农田水利设施成龙配套,主渠干渠支渠斗渠毛  相似文献   

13.
14.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必须掌握动态信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卫 《图书馆论坛》2004,24(4):207-208,211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应如何掌握动态信息,提高购书质量,加强馆藏建设的原则以及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过一部影片《变脸》,片中的两个主人公一警一匪是死对头,一次易容手术使两人互换了面容,也使两人的警匪身份发生了对调,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2002年的12月,我告别主持了三年的《心连心面对面》,去执行新的任务——主持一档新栏目《中外大  相似文献   

16.
采访对新闻写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细致的采访,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老新闻人提出新闻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灼见,可见下功夫采访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排除干扰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因素 在采访对象心理场中,记者形象是环境("E")构成的主件,但并非其全部构件,影响其心理的环境因素可谓林林总总.在某种情况下,有些因素有可能代替记者形象而成为影响其心理场的环境主导.比如,某受访者碰到了一件非常不顺心而又不愿声张的事,哪怕来采访的是金牌记者,也会成为其心理区域"应回避的目标".因此,要提高采访效率,还必须关注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随机采访中.我们可以像穆老说的那样地头场边一坐,在拉家常中采访.但在采访指向明确、采访对象确定的情况下.就有一个在确定的采访对象面前的“此刻形象”问题。这个形象仍然是个普通人的形象,但记者必须针对特定的心理场来塑造“此刻形象”。  相似文献   

19.
齐宇强 《新闻知识》2015,(3):109+104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更要服务社会与公众。记者既是社会的瞭望者,又是时代的参与者,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因此,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就要高唱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颂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就要向大众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真实反映群众疾苦和呼声。要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要对千千万万的受众负责,要当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我国大行其道.同时也面对诸多的道德责难和道德困境,但这种责难和困境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隐性采访的理由。事实上.如果离开了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道德的规范调节作用可能会大受影响。同时.随着人们对道德要求的不断提高.利用隐性采访的特殊功效.不断涤荡社会及其成员心灵深处一些丑陋的东西,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纯净.心灵更高尚.也成了一种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