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54-155
少数民族服饰是随着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发展历史而产生并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其产生初期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经过长期的发展,人们对其有了一定的审美观,服饰的发展也逐渐的变得充满民族色彩。哈尼族的服饰充满了该民族的独具特色,总体以该民族生命的保护色即黑色为主,图案以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以及自然花鸟等为主要特色。文章分析了哈尼族以自然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积极探索了该民族服饰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2.
禁忌是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着重讨论和研究英语国家中的某些禁忌及其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昂玛窝",也叫昂玛突,是哈尼族融传统祭祀、节日、农耕礼仪为一体的全民族重大节日之一,是全民崇拜森林树木的经典案例,其活动内容是以祭祀寨神林为核心,祈求树神保佑人丁安康、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同时提示着月历和农耕程序更替的历法标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4.
生态博物馆以社区为基础,以民众参与为核心,以原地保护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既能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又便于文化的保存和保护。元阳多彩的哈尼族梯田文化和特有的大地艺术景观,具有浓厚的原生态文化味道。所以,建立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生态博物馆,实施"保护性开发,政府主导、学者指导、企业介入,社区参与,开发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实行效益回报"对策,有利于哈尼族梯田文化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云南省边疆地区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提供依据,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三所中学的656名哈尼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哈尼族中学生自我价值感许多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哈尼族中学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哈尼族女生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男生;初二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各个方面都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三学生;初一学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三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初一学生;杂居地区哈尼族中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特殊价值感均显著高于聚居地区的哈尼族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梯田耕作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从现代文明角度看,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形成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梯田文化制约和影响下的哈尼族地区相对滞后、保守。然而,今天对以梯田文化为轴心的哈尼族地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将成为引导哈尼族人民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观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追求人、畜、粮和谐的过程中,在探寻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并主要反映和体现在节日庆典、古歌民谣、神话传说、习惯法等文化生活中。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与强烈的生态价值取向,遵循严密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明晰的宗教礼仪,带有朴素的自然权利观及与自然和解的价值诉求,实现哈尼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并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8.
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生态问题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焦点,这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指数密切挂钩,足可见生态问题重要性。在应对一系列生态问题过程中,我国生态文明观念逐渐完善和趋于成熟,且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国策。为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少学者和专家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生态文明的“身影”,目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中起到较好的指引、启发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着重站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明确其现代价值,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哈尼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故事、传奇故事、动物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形象反映了哈尼族传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还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意识。其神话传说故事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传奇故事中包含着"大地伦理"的生态寓意,动物故事中则蕴含着万物平等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观,通过宗教信仰、习俗禁忌、民间口传文学等形式表现出来。尽管它是直观的、朴素的、经验性的,有的甚至是虚幻的、迷信的,但从文化视角看,它蕴含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遵循向自然适度索取等生态伦理思想,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神山森林文化保护了民族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和物种多样性;民族生态价值观提供了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道德自律意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于滇南地区。鱼作为水生动物,在这一内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却有着久远的神话形象意义。而在岛国日本,在其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鱼文化。该文拟从宗教神话及日常生活民俗等方面整理一下这两个民族关于鱼的文化,并试图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言禁忌的社会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禁忌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禁忌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在言语活动中因参与者、场合、话题的不同而出现变异。语言禁忌具有普适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传承性的特征。它的产生离不开语言的灵物崇拜和人们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声音和活动图像是承载哈尼族口碑文化的最主要的媒介,数码音像技术是我们记录、传承、宣传哈尼族口碑文化的首选技术手段。只有记录保存声音和活动图像才能最大限度地、原汁原味地记录保存哈尼族的口碑文化。  相似文献   

14.
哈尼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态伦理思想,蕴含在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梯田经济、乡规民约及社会习俗中,不断调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代社会,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对哈尼梯田良性运转、生态旅游及环境保护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河县哈尼语地名记录了红河县哈尼族人民生态环境的变迁,红河县哈尼语地名可以如实的反映红河县哈尼族地区的地理、植被、动物、山川河流等情况,它是哈尼族人民生态环境变化的记忆,反映了哈尼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生态史信息;哈尼语地名成为哈尼族人民传播本民族生态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了解红河县地方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窗口,集中体现了哈尼人的思想和情感。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在对村寨的命名和村寨的理性选择上,充分显示了哈尼人民的勤劳智慧,同时通过这些地名也能反映出哈尼族先民们的生态观。文章主要是针对红河县的哈尼语生态地名进行尝试性探索,分析了哈尼语生态地名命名的特点,以挖掘出红河县哈尼语地名中所蕴藏的生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傣族“龙山林”文化禁忌与边疆生态环境的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在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智慧。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傣族更是如此。傣族人民认为,"龙山林"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正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人们不能随便在"龙山林"中砍伐树木、猎捕动物和开垦土地,从而也就最有效地保护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及整个生态安全。傣族人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形成的这一"龙山林"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对自然的禁忌,它在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我们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哈尼族的采集与狩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的经济类型自古以来以梯田农耕生产为主,成为哈尼族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但哀牢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又为哈尼族的采集和狩猎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哈尼族不可抹杀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哈尼族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可以透视采集与狩猎生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摩批”属于神职人员,是哈尼族社会中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者,同时也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传播者之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摩批,就要接受摩批知识的教育。摩批教育属于民间教育,它不同于学校教育,有着独特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9.
“衔接”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话语(篇章/语篇)分析的理论要素之一。它主要以英语、俄语、德语和汉语等语料为依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强势语言或国语的篇章分析研究中,并将其视为谋篇机制。但是该理论应用于少数民族语言或弱势语言分析的还不多。鉴于此,本文试图应用这一理论模式,选择《哈尼族亡灵经》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口头文献的衔接手段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以示《哈尼族亡灵经》的谋篇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