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以前的时间观主要有实存型时间观、属性型时间观和主观型时间观三种,康德以主观型时间观为蓝本,批判继承了前面二者的合理内核,提出了他独有的验前型时间观。康德认为:时间作为验前纯粹直观形式,是感性去直观对象而形成感性表象的中介,同时它还是知性纯粹概念(范畴)去综合统一感性表象的中介。康德对时间中介的分析,对时间作为主体的内感官形式优于外感官形式(空间)的分析,其根本目的都是突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先验时间观是一种主观时间观,是对以往的主观和客观时间观的扬弃。康德认为时间是先验的、主观的、感性的、直观的、内感官的纯粹形式,具有独立于经验的先验性和普遍适用于感性经验的客观性,是"先验的观念性"与"经验的实在性"的统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时间观是在康德的先验论时间观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不了解康德的先验论时间观,就不能把握现代西方哲学关于时间研究的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俞莹 《华章》2011,(18)
时间问题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时间划分为自然的物理时间和精神的心理时间两类,而奥古斯丁则是心理时间研究的先驱者,本文以奥古斯丁<忏悔录>为本,分析其心理时间哲学的重要思想,从相对性、存在性、延展性、度量性四个方面来分析其理论,从而理解奥古斯丁哲学思想中时间问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桃花 《现代语文》2010,(1):115-116
时间主题是哲学家与文学家们讨论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作为一个忠实的基督教徒,奥古斯丁认为世间万物皆由上帝所创造,时间也不例外。他提出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这一著名的三重现在时间模式,主张从人的存在即心理时间的角度来看待和把握时间,对后来的康德、海德格尔、柏格森等哲学家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5.
在康德美学中,审美自由以自由感的形式出现。自由感为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过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为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在心理经验层面上的实在性提供了一个感性的基础。自由感作为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康德以前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不过,是康德第一次提升了自由感的理论内涵。自由感是指人们在审美经验中体会到的自由愉悦,但又与感官的快感和道德感不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即与客体对象实际存在无关的无利害感。这种无利害的自由感在康德美学中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知性和想像力的自由游戏和天才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6.
奥古斯丁作为一个神学家,有着他独特的时间观,并以此显示了他对于“上帝”等的独特思想。  相似文献   

7.
康德对自由观的阐释源自于当时经验论者对理性的解构所导致的自由的困境,康德通过对“人的自由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命题的论述,在先验的层面上说明了自由存在的可能性;通过对实践自由和道德观之间的互证,最终证实了自由存在的实在性,但是这种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的理念性只能在审美自由中才能找到感性的根基,康德自由观念的根基最终在美学中得以奠定.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主要批评了牛顿、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三种流俗时间观,在他看来,这三种时间观都是此在处于沉沦态时把时间看成是时间内状态的发生的结果。本真的时间性是意义性、自由性、终结性和生成性的时间绽出形式,它具有环性的结构;而时间内状态的时间是无意义性、必然性、非终结性(无终性)和现成性的时间领会,它具有线性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时间?如果没有人问我,我是知道的;但是如果有人问我,我就不知道了……”这是公元3世纪时著名的神学家圣·奥古斯丁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时间是说不清、道不明但又感觉非常简单的一种存在。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通过对存在的追问,展示了独特的时间观。一般而言,学术界认为他的思想经历了前后期转变。他对存在与时间的探索,也随之具有前后期不同的认识。他前期的时间观,从对此在的发掘入手,揭示此在生存的整体性结构,在于此在存在的时间性。其后是对“存在与时间”转到“时间与存在”这一转向的关注。通过对其前后期思想在时间问题上的清理,我们可以探讨海德格尔在思的道路上,对时间与存在问题思考的变化与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时间、空间当中,这是千古不变的永恒定律,而当人们反过来思考何为时间、何为空间这个命题时,却出现了许多困惑,正如哲人圣奥古斯丁曾写道的那样:“无人问我时,我深知何为时间;一旦要我解释时间,我却一无所知。”唯心主义的代表康德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的非经验得来的先天的直观形式,抽去人类的感性,它们就不存在了,它们“只属於直观的形式,从而只属於我们心灵的主观构造,离开了它,它们就不能归于任何事物。”——这种主观唯心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时  相似文献   

12.
奥古斯丁不仅是早期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对时间问题进行探索的第一人。他提出时间不是永恒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物体的运动;时间是上帝创造的,是心灵的延展。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95):22-23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关系是人类面对的根本性理论难题之一,也是基督教神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哲学史上对决定论权和人的自由意志的认识,主要回顾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奥古斯丁的思想。作为基督教神哲学家,奥古斯丁用精妙严谨的论述回答了上帝的决定主权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冲突,捍卫了上帝超时间的绝对自由和全知全能及光照恩典,对后世哲学家如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与康德的先天综合命题有相同的理论缘起,都起源于对归纳问题的思考,致力于解决经验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克里普克论证后验必然命题的方法和康德证明先天综合命题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康德对先天综合命题的证明主要借助的是先验演绎的方法,夸大先验主观的一面。克里普克则是以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名称是严格指示词”的先验直觉作为论证背景的。不过,克里普克的论证却是以反对康德观点开始的。康德和克里普克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验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但是他们的观点对于解决归纳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的两种永恒之分提示着两个基本时间视域:一是原本的永恒作为时间总体所显现的神学时间视域,一是时间总体性的绵延作为时间现在成像的哲学时间视域。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引出纯粹哲学的物理时间。奥古斯丁则力图以心灵时间取代物理时间,来复归柏拉图的神学视野。舍勒的现象学神学从生命出发,在奥古斯丁基础上提出"位"的"永生",通过"位格"这一人神共有之物,弥合了世俗哲学与信仰神学。  相似文献   

16.
奥古斯丁不仅是早期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对时间问题进行探索的第一人。他提出时间不是永恒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物体的运动;时间是上帝创造的,是心灵的延展。  相似文献   

17.
《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张荣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011年入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文库"纯粹哲学"系列再版)是作者继《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之后又一力作,实乃"十年磨一剑"!如果说,《神圣的呼唤》(简称)是从人类学视角对奥古斯丁哲学的宏大叙事,那么,《自由、心灵与时间》(简称,下同)则是对奥古斯丁哲学著作《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的文本  相似文献   

18.
谈及教学效率不可能回避时间问题,而到底什么是时间,在物理学家与哲学家那里,已成为学术问题,有关时间的理论主要是指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关于时间的思想认识,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关于时间的见解对于认识教学中的时间开辟了多个视角,客观、绝对的时间观告诉我们,时间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而主观的时间认识告诉我们,时间的度量是带有个人体验性的;方向性的时间观告诉我们,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现象学是一门意识哲学,而内时间意识是诸意识形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胡塞尔通过细致的分析,完成了对内时间意识之基本结构——由“滞留——原印象——前摄”共同构成的“现在域”——的描述,并且由此回答了奥古斯丁与布轮塔诺留下的“时间难题”。  相似文献   

20.
“时间”是艾略特重点思索的主题之一。这一主题随着艾略特的影响而出现在九叶诗人的创作中,但双方对无意义的世俗时间的超越是不同的。艾略特通过对柏格森、奥古斯丁和布拉德雷哲学观的整合得出了超越一切矛盾对立的时间观,而九叶诗人则通过对现实矛盾的强烈关注来迎接时间的新生。在九叶诗人对矛盾的强调中,隐现出他们对启蒙任务的承续以及对诗歌艺术独立性的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