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一、用“假设法”寻找思维的起点例1 将一定量的氨,经氧化制成HNO3,将生成的HNO3溶解在此反应生成的水中制成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学生在看完题后会说,无数据怎么求?(缺思维起点)假设一个行不行?假设!设什么数据呢?理论上说“一定量”即什么数据都行,但为计算方便,当然设一个最方便的数据。学生写出方程: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像SO2-4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在有少量稀H2SO4的试管里,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4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在分别盛有H2SO4、Na2SO4、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少量BaCl2溶液,在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下沉后,倒去上面的溶液,再注入少量HCl或稀HNO3,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溶液中,用HNO3氧化Fe2+为Fe3+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在不少化学教师中存在争议.采用微型实验,以影响该实验的HNO3自身所含铁量、HNO3溶液的浓度及用量、KSCN溶液及Fe2+浓度等为可变因素,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旨在找到用HNO3作氧化剂鉴别Fe2+存在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若滴入HNO3溶液的浓度适合且是少量的,则HNO3可先跟还原性较强的Fe2+反应,将Fe2+氧化为Fe3+,即可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若HNO3溶液浓度用量过大,就会继续氧化SCN-而使鉴别实验失效.  相似文献   

4.
温度控制在85—95℃,在HNO3介质中,用KMnO4氧化Mn(NO3)2和Bi(NO3)3的混合溶液,可制成具有良好可充性能的掺铋二氧化锰(Bi—MnO2)。该样品在9MKOH溶液中有稳定的循环伏安曲线且经X射线衍射分析测得其在不同放电深度均无Mn3O4生成,这表明在MnO2中添加铋可阻止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Mn3O4生成;用该样品做成的模拟电池做连续充放电实验,电极的循环次数由原来的5-6次提高到60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温度控制在85-95℃,在HNO3介质中,用KMnO4氧化Mn(NO3)2和Bi(NO3)3的混合溶液,可制成具有良好可充性能的掺铋二氧化锰(Bi-MnO2)。该样品在9M KOH溶液中有稳定的循环伏安曲线且经X射线衍射分析测得其在不同放电深度均无Mn3O4生成,这表明在MnO2中添加铋可阻止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Mn3O4生成;用该样品做成的模拟电池做连续充放电实验,电极的循环次数由原来的5~6次提高到60次以上。  相似文献   

6.
1 实验装置:2 实验步骤:2.1 铜与浓HNO3的反应及NO2的性质①按图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约10ml浓HNO3,插入铜丝,使之与浓HNO3接触反应产生NO2,同时关闭三通活塞,使产生的NO2暂不进入玻璃Z管"1"或"2",生成的NO2气体可将HNO3沿导管压入漏斗中,从而使之与Cu丝脱离接触,此时反应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7.
1 Pb3O4组成的测定1.1 测定原理 Pb3O4俗称红铅或铅丹,它与HNO3反应时,由于生成PbO2,固体的颜色很快由红色变成棕黑色,其反应为: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将上述反应混合物抽滤,使PbO2固体与Pb(NO3)2溶液分离.  相似文献   

8.
1 实验原理 1.1 浓HNO3 能将C氧化,生成 CO2、NO2 气体 C+4HNO3(浓)=4NO2↑+CO2↑+2H2O 1.2 NO2溶于水生成稀HNO3,酸性条件下不能形成CaCO3的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9.
在中专及高中课本中,都有Cu与浓、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这些反应简单易行,但不能控制,实验中生成的气体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在教学中以可控和减少污染为目的,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二、实验药品浓HNO3、稀HNO3、Cu片、NaOH溶液。三、实验操作方法1推动试管A中钢丝绳(钢丝绳可以通过塞子上下移动),使Cu片浸入浓HNO3中,此时试管A中产生红棕色NO2气体,同时,溶液变为蓝色。2当试管A中的红棕色气体充满后,把钢丝绳提升,使Cu片脱离浓HNO3,试管A中的气体通过导管进入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Cu(NO3)2溶液呈蓝色,但Cu和浓HNO3反应后残留液颜色却为绿色,而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其水溶液的颜色浓时也呈绿色,稀时呈蓝色。课本中只给出了CuCl2溶液颜色随其浓度的改变而改变这一解释,而且此知识在教师用书及高等无机教材中均有详细说明。但对于Cu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为何呈绿色?在课本、教师用书及相关资料中都没有作说明,这样给中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本文通过相关实验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与老师们共同研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11.
在含agHNO3的稀溶液中.加入b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全部被溶解且生成NO,已知有1/4g HNO3被还原,则a:b不可能为  相似文献   

12.
1银镜反应的本质是Ag+被醛基还原为单质,为什么用乙醛做银镜实验时要用氨水将Ag+转化为Ag(NH3)2+而不是直接还原 首先我们能够想到的是,若直接还原AgNO3溶液,则生成的银在酸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体系内本来就有NO3-,还原过程中溶液pH会下降,酸性条件下即使还原出Ag也会随即被HNO3氧化)。  相似文献   

13.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受浓度、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其反应产物不同。Fe与HNO3反应,首先生成Fe^3+,Fe^3+有较强氧化性,可与Fe反应生成Fe^2+,所以,Fe与HNO3反应的生成物与Fe和HNO3的物质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1.1浓HNO3能将C氧化,生成CO2、NO2气体  相似文献   

15.
1浓HNO3跟碳反应的探究   C HNO3(浓)(==)4NO2↑ CO2↑ 2H2O Q,在教材实验中,①把灼热的木炭放入浓HNO3中,反应很快就停止了,虽然能观察到NO2的生成,但无法检验生成的CO2;②不能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污染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让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查阅资料,提出改进.有同学说,由于产物中生成了水,浓HNO3本身也有部分水,导致Q吸>Q放,所以实验不能继续进行,于是提出了控制浓HNO3的用量,及时把生成的水转移的思路,设计出了装置A.……  相似文献   

16.
1浓HNO3跟碳反应的探究 C+HNO3(浓)(==)4NO2↑+CO2↑+2H2O+Q,在教材实验中,①把灼热的木炭放入浓HNO3中,反应很快就停止了,虽然能观察到NO2的生成,但无法检验生成的CO2;②不能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污染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让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查阅资料,提出改进.有同学说,由于产物中生成了水,浓HNO3本身也有部分水,导致Q吸>Q放,所以实验不能继续进行,于是提出了控制浓HNO3的用量,及时把生成的水转移的思路,设计出了装置A.  相似文献   

17.
2:5的妙用     
众所周知,HNO3的酸酐是N2O5,其中原子个数之比N:O=2:5,N2O5与水作用即生成硝酸:N2O5 H2O=2HNO3,很多制取HNO3的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定条件下先生成N2O5,然后N2O5再跟水反应.由于N元素有多种化合价,所以从理论上讲,用N2或氮的氧化物制取HNO3有多种途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腐蚀法在多晶硅材料的表面制备了绒面结构,腐蚀液包括富HF的HNO3-HF-H2O溶液,富HNO3的HNO3-HF-H2O溶液和3%的碱腐蚀液.通过表面形貌SEM、反射谱和少子寿命的测试,详细地研究了不同腐蚀液制备的绒面的形貌、光学特征和少子寿命.最后在绒面的基础上制备了低成本多晶硅太阳电池,分析了绒面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富HF的HNO3:HF:H2O溶液腐蚀后制备的低成本多晶硅电池的效率高于经其他两种腐蚀后所制备的电池效率.  相似文献   

19.
鲁科版化学1(必修)模块中第3章第2节自然界中的元素--氮的循环中,有关"硝酸的氧化性"的性质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2在2支试管中各放入1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稀HNO3(4 mol/L)和浓HNO3(15 mol/L),立即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再将上述实验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2 实验步骤:2.1 铜与浓HNO3 的反应及NO2 的性质①按图示连接好装置,通过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约10ml浓HNO3 ,插入铜丝,使之与浓HNO3接触反应产生NO2,同时关闭三通活塞,使产生的NO2 暂不进入玻璃Z管“1”或“2”,生成的NO2 气体可将HNO3沿导管压入漏斗中,从而使之与Cu丝脱离接触,此时反应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