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术在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才能,能够涂涂抹抹、写写画画,甚至长大后能成名成家。虽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美术才能,能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因素是很多的,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2.
杨益岷 《成才之路》2009,(11):36-37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发现孩子眼里的美,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美术的快乐,在课堂中能得到各方面美的培养,同时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性格。因此,现在的美术课程要求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绘画,而是与各门学科相融通,从而使孩子从各个方面来学习美术,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传统的美育教学观念认为,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绘画就是好的。其实这种教学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教学效果。作为老师,不能总站着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用自己的眼光代替孩子的眼光看待事物,而应该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眼里,和孩子一起去感受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产物,美术作品也不例外。美术的特征之一就是传情,只有这样,美术作品才能成为有生命的艺术品,而不是一件死物。一位艺术家只有重视情感的培养才能创造出来有情感的作品。现在的美术教育中只注重画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美术作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遂成了美术教学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当下美术教学的现状,对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因素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伤口中,所有直观的给人以视觉刺激与感染的因素,皆为伤口的美感因素,如:形体感,色彩感,线条,肌理,明暗,立体感,质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形体感,色彩感,立体感,以及画面最小元素--点,线,面,肌理等。画家充分利用这些美感因素,才能更好地使作品产生美的感觉,才能更好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汤梅萍 《教育艺术》2006,(11):72-72
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他在论述中高度评价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门类,美术教育中同样需要情感的支撑。实践证明: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依托,才会有相应的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因此,美术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进入美学情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维护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使其转化为美术情感,是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第一要素。与此同时,通过常规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感知美术素材的主动性、坚韧不拔追求美术表现力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创作习惯等,都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一、要促使学生的美术兴趣转化为积极的美术情感,以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小学生普遍对美术学习存有积极、浓厚的兴趣,但兴趣的维持却不持久,较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使兴趣减退。因此教师要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总体要求,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术批评是学校美术教育、美术鉴赏的高层次教育内容。艺术审美在当今及今后人们的高质量生活中是必备的素质。本文通过美术批评中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了美术批评的价值标准,并对美术批评的任务和责任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8.
美术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方式,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常常由于课堂教学的乏味而很难引起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目前,许多美术老师在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来提高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只有巧妙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丁莉 《教师》2009,(12)
幼儿园美术活动不光是培养孩子的美术技能.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孩子进行美术创作的相关因素,提出应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怎样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是许多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谈谈它的反面,即异常心理。异常心理就是偏离正常的心理,也就是不正常的心理。引起孩子异常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生物因素,三是心理因素,四是社会因素。这就是说,孩子心理异常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点。  相似文献   

11.
当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许多家庭重视,众多家长都希望能培养孩子美术方面的才能.然而,很多家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该怎样培养孩子美术方面的能力.由于不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有些家长采用了一些错误的方法,以至在孩子的美术教育方面收不到好的成效.本文总结了家长在家庭美术教育方面的误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家庭中的美术教育具有科学性,让美术成为孩子心灵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杨红 《贵州教育》2010,(20):17-19
一、拓展视野,引导幼儿从美术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认知的欲望 观察是进行美术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印象,为美术活动积累素材。小班初期的孩子,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我并不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条件经常让他们观察,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特征、色彩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答:美术学习是由孩子本能的原发的生理、心理需要而开始的,其学习兴趣成为他们的心理动力。但是,仅靠兴趣又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成功的美术学习,需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以持久的兴趣、坚韧的意志和丰富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凡是成功的孩子,大都经历了学习中无数的波折和喜悦,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4.
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童年,儿童时代是创造力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教育作为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对儿童具有的那种珍贵的创造潜力和创造力的萌芽,应当加以保护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此浅论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一、改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师方面看,一般说来,已扎根于教师头脑中的是只知研究教材,考虑如何教,而极少研究孩子如何学,如何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一些教师的美术教学方式是:教师范画———孩子临摹———评价结果。评价时重看孩子…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问:怎样培养孩子的绘画意志力与情感? 答:美术学习是由孩子本能的原发的生理、心理需要而开始的,其学习兴趣成为他们的心理动力.但是,仅靠兴趣又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成功的美术学习,需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以持久的兴趣、坚韧的意志和丰富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6.
张华 《教育革新》2007,(5):68-68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美术教学成为一种静止的刻板的知识传授课,从根本上漠视了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的这一学科本质,对此,美术教学应以多种多样的教学途径、引导孩子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在实践中,在生活中诱发孩子的美术兴趣,因势利导地从个性出发。去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呢?本文从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探讨了孩子学习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夏敏 《南昌教育》2009,(12):26-27
美术教学有助于激发和培养聋童的创新能力。因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聋童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将生活中看到的和体验到的一切美好景物,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了,不仅仅是手动,重要的是他们的心在“动”,可以说是一个借助画笔,积极探索世界、认识世界,描绘出心中情感世界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聋童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绘画和手工等美术活动以其生动形象,需要多种感官配合的特点,能够活跃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过程,有效促进孩子的视觉、触觉和空间知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那么,家长如何引导三岁前孩子进行美术活动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6,(4X):58-59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又哭又笑,情绪转变是那么容易可是当孩子到了五六岁,一些情绪因素开始在孩子的心里沉淀.有些孩子表现出乐观开朗。而另一些孩子则常常郁郁寡欢,缩手缩脚……[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