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忠  王培涛 《化学教学》1999,(12):18-19,20
考试是学校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考试的安排、方式的选择和内容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考试的设置应体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由于社会的需求及高考要求逐渐由知识型向能力型方向发展,所以研究考试中能力的考核并使学生由“厌考”变成“乐考”是取得科学考试法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种能较好适应现代化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考试方法,即“2+1”化学单元测试法.一、“2+1”化学单元测试法提出的依据美国著名教…  相似文献   

2.
田秀芬  马力 《内蒙古教育》2003,(9):16-17,22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客观上为考试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平一小于1997年9月开始实施的“乐考”,正是对传统考试方法进行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顾名思义,“乐考”就是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考试。这里的“乐”既有宽松、愉快的考场环境带给学生的乐,又有自由选题、学后再考带给学生的成功喜悦,还有充满情趣而又富有弹性的考题以及粗线条的等级评价带给  相似文献   

3.
老生新谈──光明小学“乐考”的尝试北京崇文区光明小学考试历来被认为是检验学生质量的唯一形式。因此,各种考试,特别是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常常为了“追分”,而加重课业负担,造成学生厌学。我们觉得考试作为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是...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考试是考查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它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四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考试已由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选拔人才的有力手段。因此,积极开展考试优研究,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在高等学校的考试中,出现了“分数贬值”,即获得高分与“秀”的学生不断增加,而得低分与“不及格”的人次明显减少。在学籍管理中,  相似文献   

5.
贵刊87年第10期刊登“‘开火车’的练习方法不可取”一文(以下简称“不”文),我们学习后,对文中观点不尽赞同。任何一种练习形式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它的弊端,关键在如何去运用它。“不”文认为“开火车”的练习方法不可取的三条理由,都把教师对“开火车”的设计、组  相似文献   

6.
考试的目的之一,即在于检查考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当然同时也在考查教师的数学。说中考是“指挥棒”,我看首先是此意,而所谓的“指挥”,大抵体现于命题及评分标准中。命题首先要能调动教师落实大纲,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地学好课本。譬如“语基”部分,第一道,要求考生给一段话加标点(内容选自知识短文《形声字》).它主要考查考生能杏准确判明不同时值的语气停顿,恰当地标上逗、分句号。而欲判准,首先须会读,故而它实则考查初中毕业生的语感及其强度;其次,是考察他们能否以考查句子间的关系来验证标点的是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它能比较真实、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它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像力、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一种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因而受到了师生们的重视。这一题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应用“ 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出试题,是一种规范化管理考试的科学方式。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知识与能力的一种科学测量方式,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建立“命题双向细目表”可以克服教师出试题时的主观随意性,防止命题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标准、试题取样不恰当、题型单调、复盖面窄等弊病。采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出试题,能在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两个方向上列出各项和各层次试题的比例,使试题分布合理,复盖面广、有利于克服教师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我区小学语文考试,一贯沿用闭卷、命题考试的形式。一般是教师根据教科书确定范围,出一张试卷几道题,然后根据学生书面答案质量评分。这种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能比较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卷面可以保存,作比较分析;考试方法简便易行,因此,它至今仍是我们各科教学考试的主要形式。但是,这种考试也存在不少弊病。 考试是一种检测手段,检测内容应包括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语文各年级的“双基”容量大,一张考卷无法包揽无遗,尤其是听说内容很难进行书面考核,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小学语文的根本任务。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同样重要,小学尤其要重视说的训练,讨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弊。”此话同样切中了当前语文考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和公正,体现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考题大多是原创的或深度改编的。高考试题在不断地创新和变化,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老师和学习的主体学生,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变”中找出“不变”。下面以一组高考试题为例,剖析高考化学试题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1.
“三差”是指极差、方差、标准差,它们都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量.近年中考把对它们及其相关知识作为考试重点和热点,一方面考查了统计初步的基础知识和思想,另一方面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本文就2008年相关中考题分类细说如下,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林钦 《辽宁教育》2008,(12):37-3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考试与教学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若考试能突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那么,考试将成为充满快乐的学习旅程。考试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手段。而且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考试命题应凸现“五性”——人文性、整体性、工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考试命题与课程改革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考试说明”将以往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细微的变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还以为是新生事物出现,有陌生感。其实熟语很熟,它会在人们交谈时随口而出,就是因为太熟悉了,以至大家不把它当作一种语言现象,“考试说明”提出来,倒觉有些“生分”。这一变化还意味着高考将扩大词语考测的范围,对学生的词语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试卷,笔者有意进行了分析。一、考查重点仍是四字格成语,但已明显呈多元趋势今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对词语的使用进行考查,涉及四字格成语共…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意境清新、深邃,语言含蓄、凝练,是祖国文化的精华,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是否丰富扎实,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我们在考试中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情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古诗词积累、养成自觉积累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让“古诗词”命题变得丰富、变得灵动呢?笔者在平时的测试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让学生写“考后”,建立“考后感”档案。教师有意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考试时的情境,找出考试失利原因和学习的成功经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考题进一步思考、探索,既加深了对考题的理解,启发了思路,揭示了规律,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者也得到了一份难得的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材料,为改进教法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语文课上得声情并茂,兴味盎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在倡导这种“趣味教学”的同时,还应大力倡导“趣味考查”,变学生“苦于考查”为“乐于考查””,使“乐学”和“乐考”配套成龙。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05,(1)
安琪: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安琪姐姐收到的来信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关于考试的种种担忧。“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校园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打油诗,所以安琪姐姐深知同学们的苦恼所在,不管是学习好的同学还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大多对考试有着某种“天然”的排斥。但是,考试不会取消,难道我们就任由一次次考试成为我们心灵的一次次“浩劫”?我是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男生。很快就要参加高考了,可我心里实在没底,这不是因为我的学习不好,而是我对考试有一种恐惧感。几年来,我这种“考试恐惧症”是逢考就犯。开始犯这个毛病大概是…  相似文献   

19.
如今,考试依然是作为评价、衡量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那么,该如何为数学测查命好题,发挥考试的作用,体现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在试题的选择上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在试题的立意上应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一、情境性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有价值的数学。何为有价值的数学?即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所以命题时可拓展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题目渗透在具体情境中,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中各要…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作者,在一篇谈考试的文章里提出:对学生实行“突然袭击”,是一种“可取的考试方法”。我认为这种主张,是完全错误的。文章的作者一开始就提出:“郭兴福教学法萌芽于一次突然考核”。这是一个极其虚伪的论点,是对问题实质的恶意歪曲。的确,某军长利用了一次突然战备集合,考查了郭兴福的连队,结果成绩不够好。然而突然集合只是一个现象,它的本质,是为了教育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