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新教法?我认为要坚持“六重”。 一、重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陛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摩学阳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那种低水平的朗读既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粗浅地来谈谈这些问题。一、朗读形式"喧宾夺主"语文课上,学生还未开读,教师就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而且一读到底,过后,示意孩子学着老师朗读的样子读一读、练一练。可大部分的学生连生字关都未过,哪谈得上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又怎能遂了教师范读时的美好心愿,实现教师的期许呢?此种范读得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朗读即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富有感情地读出来,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了同一个要求,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也逐渐重视起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拓展文章的背景知识。一、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朗读的总体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而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中、高学段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分别用"学习用""用"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读出感情,读出特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只有在全面理解文章内涵的前提下,朗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感情充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朗读活动中。针对培养初中生朗读兴趣,深化初中生朗读感情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内容都十分丰富,各种题材均有所涉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可以从把握"文体感"入手,使学生在基于文体特征的意识上,有滋有味地朗读。具体的教学策略有:初识文体,把握朗读基调;捕捉关键,确立情感基调;依纲扣本,转换朗读基调。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生爱说、爱读、爱表现的特征决定了朗读这一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的高频次运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朗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主动品味文本语言呢?笔者利用“猜学”这一手段,将“猜学”与朗读结合,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朗读不落俗套,实现进阶。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界定以读促学:读,主要指朗读,包括默读;学,主要指学生自主学习,包括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促,主要指教师的导,包括适度讲解。读,是手段;学,是目的;促,是保障。读,重在自主、体验;学,重在合作、探究;促,重在情境设置。二、课题分析朗读不是万能的,且因为高考不考而时常被忽视;但是,朗读活动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迁移性,因此完全可以通过朗读促进语文学习。1.朗读维护了课文的人文性和美感。进行朗读,必须由句到段、到篇地抓住全文的思想感情和朗读基调及美感类型;在落实每一段的朗读技巧时也要照顾到全篇及邻段。这样,由于朗读注重了对课文…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朗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该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学生的朗读,让朗读成为一种态度。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倡导“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性 ,即每学一篇课文 ,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明确具体的朗读要求 :如要求学生正确、清楚、连贯地进行朗读 ;要求学生朗读停顿恰当 ,不读破句子 ,能领悟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渐进性 ,即根据课文和学生水平进行朗读指导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可采取分段朗读的训练方法 :先采用疏通文意的诵读法 ,后采用推究文理的朗读法 ,再进行品味意境的诵读法。体现出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朗读要求来 ,以避免随意性。丰富性 ,即根据课文的长短和教学要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记忆特点 ,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诵读形式 :或教读 ,授学生以朗读之法…  相似文献   

13.
袁兆娟 《快乐阅读》2011,(25):112-113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滋润呢?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发展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为了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特别重视朗读训练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朗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朗读都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致学生对文本理解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本文尝试着通过对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对改进朗读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所谓“角色朗读”,就是针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的讲话、对话,让学生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逼真地模仿他们去“讲”、去“对”;有的课文则让学生在重点揣摩、体会写作背景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前提下,掌握语调,绘声绘色,抑扬顿挫地朗读;有的课文本身就是戏剧文学,则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总之,教师可由不同课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活动。实践证明,课堂中学生的角色朗读是有一定效果的。 一、它能体现中师语文能力训练体系的特点 由于中师本身的特殊性,考虑培养师范生目标的实际,我们认为中师语文能力训练体系的特点应为“读是基础,说为重点,教为目的”。现行教材中,其学练重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于永正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读得好,可以深切地表达出课外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朗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感悟式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为前提,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解破疑惑为关键,以获得顿悟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感"和"悟",学生能获得许多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下面我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与大家探讨。一、通过赏读感悟文本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以朗读为抓手,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与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具体的朗读方法灵活多样,但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