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哪里来     
小时候你一准问过妈妈: "我是从哪儿来的?"还记得妈妈怎么说的吗?" 医生叔叔送的!" "垃圾堆里捡来的!"……当时.你一定相信了,可现在,你会翻翻书本、问问老师,还可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从哪里来     
<正>河马很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于是问妈妈,妈妈开玩笑说是收养的,河马竟当了真。邻居阿里告诉我,她哥哥是收养的。怪不得,她哥哥从来不跟她玩,就晓得自己打游戏。我也很想弄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得问清楚。星期天早上,妈妈在整理房间,地毯上堆满了玩具,乱七八糟的。我鼓足勇气开口了:  相似文献   

3.
我从哪里来     
胡萍 《顽皮娃娃》2008,(19):I0010-I0011
很多幼儿都会问家长:“我是从哪儿来的?”家长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编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的说是捡来的,有的说是像种子一样长出来的,有的说是买来的……这些说法最终都会被孩子质疑,甚至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到底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我从哪里来     
夜深了,j ¨| 薯我悄悄地问妈妈:“妈妈,妈妈,我从呀5里来?” ;i妈妈笑了笑' 囊。。.一0t指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说一“孩子,我是月亮, 叠j0_l你就是那闪闪的星星。”天昂r,‘,。.一j~ 毫蠢 。,-一手嘴悄搀间簿爷0 j。0。_jj 1l誓蒸鋈鎏≯?:j j誊0曩我从眵早多眵l_?j。i。0 70。0i、耸芦笑了笑-:;。、:_。蔓i。j..指着j天上的太,阳和朝霞,,说_.j“孩子,我是太阳, 。j。你就印$灿烂的朝摹。',。l ij大树Ej≮ll、’lll_,0:’,?j0 i我·荆肖地问老师_‘‘÷。。L 。,”老师,老师, 。。。、哉从四瞳桌?',j 0 i_曩老p币奚亍唉,0i j?:囊i“_j望着…  相似文献   

5.
我从哪里来     
案例我的孩子6岁。他认为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和爸爸没有关系。但我不希望孩子这么理解。我告诉他,妈妈爸爸相爱结婚,成为一家人,然后才会有宝宝。怎么相爱就有宝宝啊?我不是一个保守的妈妈,也不希望像很多父母那样告诉孩子是从垃圾堆拣来的,但孩子才6岁,太早教似乎会使他有过早的不必要的好奇产生。我也想像书上写的,告诉他,是爸爸身上的一粒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才有了你。但我孩子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会问,是怎么放进去的,甚至你还得示范给他看,他才罢休。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啊?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探究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与之相关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却仿佛被打入了“冷宫”,备受冷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目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相似文献   

8.
大约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非常害怕死亡。因为我怕失去爱我的亲人,害怕失去光明,害怕孤独,所以我哭着去求我的妈妈,告诉她"我不想死"。妈妈笑着说我:"这么小的孩子,你还不懂,等你长大了就懂了。"现在,我已经是一个6岁小姑娘的妈妈了。有一天,我的女儿也问起我当年问过的问题。那段时间,孩子的姥姥得病了,我  相似文献   

9.
5岁的壮壮最近总是缠着妈妈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等你以后长大了就会知道的。”“可我现在就想知道嘛……”看着不依不饶的壮壮,妈妈着实犯了难,怎么告诉他呢?  相似文献   

10.
【活动背景】本课程是以中小学生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培养其尊重生命的素养和能力。【活动目标】1.课前组织学生搜集生命孕育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知道“我从哪里来”,了解胎儿形成、生长、发育过程,每个阶段胎儿的特点,了解自己的出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小明才8岁,有一天一放学回家,就跑去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一愣,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是从路边捡来的,肯定不妥;说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要是小明再问下去,也不好解答。于是忙说“:问你爸去!”小明又去问爸爸,爸爸也觉得惊奇,便问小明怎会问这种问题。小明就说“:我们班的小文说他是从北京来的,所以我也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本栏发表了《“鬼”从哪里来?》的互动启事,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反响。他们纷纷来信,以亲身经历的事儿,参加关于人造“鬼”的笔谈,发表了自己的“无神论”。  相似文献   

13.
我们策划发现家乡主题征文活动,希望同学们从发现家乡开始,从而学会发现。家乡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地方。能够从熟悉的地方得到一点新的发现,或许对同学们更有启发。发现从哪里来?许多同学写家乡时,往往只写眼睛看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却没有性别之分。也就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而“伊”字到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逐渐成为了女性第三人称的专用。但今天我们所用的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却是“她”而非“伊”。那“她”究竟是何时出现,并逐渐成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从新文化运动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故语言文字方面的许多工作亟待解决。就说这个“他”字,涵义过于笼统,不能适应新文学需要。时任北大教授的刘半农先生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主张…  相似文献   

15.
个人档案受访人:纪军(北京)年龄:45岁婚姻状况:结婚18年健康情况:1982年生育第一次,未流产受教育程度;大学职业:女性杂志编辑 医生的手真是让我终生刻骨铭心。怎么长出这么大一双手呢?它就那么生硬地伸进去了,伸到子宫里去。在里边摸、拉、转。它试图把孩子的头转过来。天哪,子宫壁那么薄,各种器官原来都是各就各位的,生拉硬扯,子宫会不会扯破?  相似文献   

16.
再去江孜时,我几乎没有选择任何交通工具。对于这种毫无目的的行走,我只顾一个人游手好闲。徒步才是最佳的高原心情之旅。如果是去探访一处尚未公开于世的古迹,有一匹马陪伴该有多好。但该去的地方,多年前都去过了。黄昏的太阳很烈,晚霞像沉睡中醒来的藏族老人,那双充血的眼睛,直视苍茫。我不知道前方等待我的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六月份是各类大中专学校学生毕业的时间,除了一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外,其余的人毕业即面临就业.我就是1986年6月师专毕业去一所乡镇中学报到工作的,又于2000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去一所大学报到工作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政府包分配,不管你愿不愿意,毕业了总有一个工作岗位等着你,那个时候人们关注的不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而是怎样才能去一个更中意的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18.
茅茅的邻居是两位近六十岁的老人。老大爷叫王盼儿,老伴儿叫李爱女。他们无儿无女,现在年纪大了,更觉孤苦寂寞,真可谓“形影相吊老孤寂,每逢佳节倍思子。常常梦中呼儿女,梦醒时分泪涟涟”。  相似文献   

19.
在黑眼睛、黄皮肤的志愿者中间,活跃着一群不同肤色的异国朋友,他们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为许多公益活动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不要问他们从哪里来,只要看看他们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我从哪里来"是一个简单而又神秘的问题,而且一直困扰着许多孩子.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把"性"当作洪水猛兽,予以回避,教材里也没有答案.所以,感谢苏教版《品德与生活》这一用心的安排,让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让为人父母者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解释这一难言之隐.但说实话,当初选题时,也曾犹豫许久,毕竟是公开课,犹如"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后来选择上这一课,还是受了以下的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