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霞 《档案》2022,(4):51-56
数据工作是“十四五”期间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数据驱动是近年来学界和实务界共同的热词。通过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十四五”期间规划中档案数据工作任务的梳理和档案界数据驱动文献成果的分析,可见数据驱动的实质是运用数据提升业务,是运用数据促进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而归档是档案数据驱动的基础和枢纽,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是档案数据驱动的两轮和双翼,数据应用是档案数据驱动的原动力。因此,“十四五”期间档案数据工作中,档案馆是点,重在抓好存量档案数据化;数据归档是线,重在抓实各类数据归档;档案室是面,务必抓住增量数据档案化。  相似文献   

2.
档案法律应融入整个数据法律体系,其内在逻辑在于“数据”与“档案”的密切关系,即“数据态”是档案的存在形态之一,档案是需要长久保存的数据,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数据需要归档。然而,当前档案法律在数据长期保存中的角色有待明确,数据法律对档案工作造成挤压,档案法律对数据归档的解释力不足,为公共利益的存档与个人数据权益存在矛盾。为此,应该重塑“档案”认知和“归档”思维,构建数据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档案法律和数据法律下位法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部分具有保存价值的时态数据正面临丢失的风险,档案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论文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为例,提出了切片归档时态数据的技术策略,分析了其核心内容——快照技术的原理、归档数据的特点及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适用性,并讨论了在切片归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切片时间、归档时间和格式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宛志亮 《档案》2022,(2):3-9
数据归档是《“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要任务。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定义、政策、理论三个方面,对文件(文书)、材料(资料)、数据三个档案来源的形成轨迹进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档案的形成来源,经历了从文件(文书)到档案、从科技文件材料到科技档案、从数据到数据归档(数据档案)三个不断递进扩张的发展阶段。《“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大规模、多种类数据归档任务的列入,标志着继文件、科技资料之后,数据已经成为我国档案的第三大形成来源,因此,档案界应重视和加强数据归档研究。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与纸质和实物档案一样具有档案特质,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能够反映社会原貌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历史记录,具有长久保存和归档价值.采集、研判和归档有价值的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是大数据时代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完成《“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部署的数据归档任务,在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归档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归档研究状况、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讨数据归档研究的内容、观点、重点、思路和方法。认为数据归档是数据成为档案第三大来源的标志,数据归档任务的完成需要规划,需要实施,更需要理论、法律、技术保障。提出当前研究的两大难点为数据归档相关标准、规范及管理办法的研究与数据归档规范性文件的起草;破解数据文件归档难题方法的研究与结构化数据归档。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数据归档研究就会向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大数据的概念和档案发展规律入手,认为当前档案大数据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数据流的实时信息处理、分析与归档,指出当前档案大数据研究上存在的误区,并由此提出了档案大数据领域亟需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档案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新对象和档案学研究新论域。立足档案与数据协同视角,从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双层维度透视破析档案数据本体质性、生成机理与运行规律,探索档案数据理论内涵与管理策略。[方法/过程]聚焦档案数据内涵深化与实践创新,通过文献梳理、辩证分析、比较研究与系统建构,归纳档案数据研究题域分布,构建档案生态演化矩阵,洞察档案数据研究发展态势,探究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档案数据是档案与数据的双向延伸、协同交互和内在统一。档案数据化层面,重在引入数据科学知识与数据管理技术工具,从资源转化、技术赋能、服务创新、伦理规制、素养提升等方面构筑档案数据化生存空间,推动档案事业数据化转型;数据档案化层面,重在运用档案学思想与档案管理专业方法,以全景观、法制观、协同观、系统观、平衡观为指引,重塑数据档案化管理体系,促进数据有序归档与安全保管,为数据管理注入档案智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航空产品数据重要性及归档现状入手,分析航空产品数据质量控制的紧迫性;引入数据供应链的概念并分析在航空产品数据管理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档案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以及数据供应链的作用,提出运用数据供应链对航空产品数据归档质量进行评价。以数据供应链PROV数据溯源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安全层、运行层和建链层的航空产品档案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黄婷婷  李宗富 《档案》2022,(10):14-22
技术环境变迁使档案归档管理对象逐渐由实体态向数据态方向转移,也推动了数据归档研究及实践探索。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数据归档相关研究,全面了解其现状,揭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并探讨其未来完善路径。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数据归档相关文献进行主题聚类分析,形成数据归档理论层、政策层、规范层、技术层与实践层五个主题维度。分析发现当前数据归档研究在概念限定、标准规范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为此,需要大力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及实践,尽快构建数据归档标准体系、促进规范化发展,加大归档数据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数据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沙柳 《档案》2022,(1):15-20
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规定的数据归档任务,文章采用文献定量比较分析方法,梳理“数据归档”的演进过程,勾勒出“数据归档”从实际工作运用到文献使用、再到学术研究对象,直至五年规划任务的递进发展脉络和趋势。可见“数据归档”已成为《“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的新高频词,这预示着数据正在成为档案的又一新来源。  相似文献   

12.
高闯  柳林集 《档案学研究》2021,35(2):119-124
以三维模型为代表的产品数据是产品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长期归档保存。本文对空客德国公司开展产品数据归档的依据、标准、系统和流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通过空客德国公司的最佳实践,阐述了其对我国工业企业开展产品数据归档的启示,以期推动我国产品数据的归档工作。  相似文献   

13.
叶先敏 《档案管理》2020,(3):51-51,53
本文依据数字化产品定义(DPD)产品制造流程,从DPD数据管理流程、数据安全及状态控制、衍生数据的形成、数据的归档和管理等方面对DPD数据的档案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馆(室)作为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之一,面临着由纸质档案资源建设向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转变.每年新归档电子档案数量激增,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文件、图表、声像等,又包括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各种APP等,多元异构,分布广泛.虽然国家档案局14号令明确阐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电子公文可以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些都对高校档案数据馆员的能力需求提出挑战.在高校档案工作中,我们尝试通过数据馆员能力需求发展变迁来发现问题从而驱动创新.  相似文献   

15.
韦秋玲 《兰台内外》2024,(9):28-29+32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档案面临数字化转型,逐渐由过去纸质文件管理、手动查询的被动方式转变为电子文件归档、在线利用的主动服务方式。尤其是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更为电子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了较大的优势及机遇。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逐渐由文件管理者向数据管理者角色转变,不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态。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电子档案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思想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安全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立 《北京档案》2012,(8):68-69
正电子档案的管理指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归档电子文件进行数据管理、整理编目、辅助实体管理的工作。电子档案的数据管理应具备对各类电子档案目录及全文进行数据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档案数据的输入、存储、修改、删除等内容。其功能主要有:1、保证文件处理部分录入的数据与档案数据对应项目的格式完全一致,并能根据归档标识实现归档文件的有效迁移;  相似文献   

17.
梳理中国电子文件归档发展脉络,展望单套制管理和档案数据治理前景是推动电子文件管理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研究基础。通过文献量化分析和政策文本编码,明确中国电子文件归档先后经历了依赖传统纸质文件管理模式的双套制确立、双套制发展和数据转型背景下单套制发展趋势逐渐上升三大阶段,并总结各阶段突出特征。电子文件归档由“双套制”向“单套制”演进的过程中,在机制、技术、方法、应用方面分别呈现出多维度可信归档机制逐步建立、归档范围逐渐拓展、业务数据归档方式不断创新和档案工作与业务活动协同发展态势日益增强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网言网语     
《浙江档案》2015,(1):65
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档案元素@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会形成哪些大数据档案,其归档和管理问题如何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的档案数据与数字城市环境下生成的数据有何不同?这些都是全新课题,需要加快探索的步伐。@新形势下,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经不能涵盖实体档案馆的智能化管理、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的大数据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智慧政务的推进中的电子文件管理等问题,必须打起"智慧档案"这面旗帜,探索解决更具前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档案的数据源发生了变化,档案的收集、保存等在理论上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当前的档案管理要求。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管理观念,采用新的管理理论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通常会从采集的数据资料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来归档管理,但由于受到时代以及管理人员的制约,一些信息的潜在价值没有被发现,导致这些信息没有被归档,造成损失。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为研究主体,探究电力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创新的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研档案收集难是档案工作中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科研电子数据收集更是难上加难。为做好新形势下科研档案收集工作,通过国内外调研,我单位提出了适应新形势和实际工作要求的科研档案收集策略,大大提升了科研档案归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