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甘蔗浆粕为原料,水溶性蛋白质的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造纸高浓度磨浆工艺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浸泡温度65℃,浸泡时间3h,碳酸氢钠浓度0.5%,水溶性蛋白质的得率为39.42%。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浆体质量和得率提升明显,能源消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难选镍钼多金属矿进行了湿法工艺浸出试验研究。对纯碱用量、片碱用量、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各个因素最佳条件:在碱性条件下、液固比为3∶1、温度90℃条件下浸出时间3h后,钼的浸出率达96%。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蚕蛹粕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优化蚕蛹粕酸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工艺,在温度、盐酸浓度和固液比三个工艺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效果好,R2为92.72%,并以减少盐酸消耗和获得较高水解度为目的,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5℃,盐酸浓度5.1 mol.L 1,固液比1:7.6和反应14个小时。  相似文献   

4.
传统粘胶再生纤维素纤维作为纺织用纤维材料,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03年,我国再生粘胶纤维素纤维的生产总量已经达到380万吨。目前我国粘胶纤维素纤维的生产能力在全球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总量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的世纪里,传统古老的粘胶纤维素纤维,仍然被纺织化学纤维界专家看作是很有生命力的纺织必用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稀硫酸为浸出剂,对含In0.6%的氧化铟烟尘,进行了浸出终酸、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以及氧气分压对铟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终酸浓度100克/升、温度为90℃、时间180min、液固比5:1、氧气分压0.1MPa、搅拌速度300r/min的条件下,铟浸出率为97%;在温度105℃处,铟浸出率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6.
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铜矿,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铜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40目、温度75℃、酸矿质量比1∶2、液固体积质量比4∶1、搅拌浸出5h的情况下,铜浸出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选取某电解铜厂阳极泥进行脱铜处理,以硫酸溶液为介质,采用空气中的氧作为还原剂进行铜、砷浸出反应。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鼓风时间、酸度、反应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阳极泥中铜、砷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铜实验的最佳条件为鼓风时间5h、初始硫酸浓度180g/L、反应温度65℃,液固比3:1。在该条件下,脱铜实验渣率为61.49%,铜脱除率为85.13%、砷脱除率为52.36%、锑脱除率为1.63%,铋脱除率为7.12%,溶液中硒、金、银微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小辞典     
强力粘胶纖維 强力粘胶纖維强度比普通粘胶纖維大。这是由于它的制法不同。普通粘胶纖維是在硫酸和硫酸盐溶液中—次凝固而成,纖維内部分子排列并不整齐,因而强度不大。强力粘胶纖維是分两步制成的,先在硫酸鋅含量特高的溶液中开始半凝固,接着又在较高温度(95℃)的凝固液中,将纖維在尚未完全凝固前再行拉长,使纖維内部分子沿长度方向整齐地排列起来,从而大大提高强度。如果把纖維切断,看它横截面的结构,可以发现纖維分成皮  相似文献   

9.
氧化铅锌矿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铅锌矿,研究了各种因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5℃、矿石粒度-20目、酸矿质量比1∶2、液固体积质量比5∶1、搅拌浸出4h条件下,铅浸出率可达75%以上,锌浸出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硅铁低品位天然氧化锌矿处理存在的矿浆固液分离困难、Zn浸出率回收率低等问题,试验探讨了始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高低品位氧化矿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静  操庆国 《大众科技》2012,(8):104-105
本文以绿茶为原料,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水用量(固液比)1:2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40min、乙酸乙酯用量90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粗品提取率为12.9%。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加温搅拌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黄钾铁矾渣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05℃、液固比10;2、6mol/LNH。C1溶液搅拌浸出2h条件下,Zn、Pb和Cd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祁门红茶为原料,采用水溶剂浸提法提取茶叶的茶多酚,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研究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抗坏血酸的量、乙醇的体积分数5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4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0 min,抗坏血酸的量为0.6%,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研究茶汤中茶多酚的稳定性,通过对茶汤加入抗坏血酸、加入乙醇处理,以不同放置时间在波长425nm处测定茶汤的吸光度变化来确定茶多酚相对稳定的保存条件。茶汤中茶多酚相对稳定的保存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抗坏血酸的质量浓度为0.4mg/ml。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粉煤灰焙烧——酸浸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焙烧、酸浸对提取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条件为:时间2h,焙烧温度850℃,粉煤灰与ZP的质量比为5∶1;浸出条件为:反应温度90℃,浸出时间2h,盐酸浓度5ml/l,液固比5ml/g的条件下,铝提取率达到93.12%。  相似文献   

15.
高温蒸气吞吐是稠油热采的一个重要开发方式,因蒸气的温度一般可以达到240℃~35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常规水泥浆固井液的耐高温特性相对明显变差,影响水泥环的封固质量,从而缩短油井热采的使用寿命。乾安老区油田葡萄花油藏原油粘度大、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高,高温蒸气吞吐是该地区今后稠油开采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是针对常规水泥浆体系的抗高温性能差的特点,研究探索矿渣水泥固井液体系在高温状态下的各种性能,从而寻找一种能满足该地区稠油热采需要的固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6,(5):53-54
本文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通过超声波法对青钱柳叶中的黄酮组分进行了提取,详细研究了乙醇浓度、体积、时间、温度对青钱柳叶中黄酮组分提取的影响;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了青钱柳叶在不同提取条件下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使用超声波法提取青钱柳叶中黄酮组分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温度35℃、固液比1:5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出一种提取率更高更好的方法,有效地提高葛根的利用价值。方法:以乙醇为主要溶剂,使用浸提法对葛根进行总黄酮的提取,主要对溶剂的体积分数、提取所需时间、提取所需温度、固液比以及粉粒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并在单独的因素中采用正交试验,找出能够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提取温度、时间、粉粒度、固液比以及乙醇的体积分数都是影响葛根总黄酮提取率的关键因素。结论: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将提取温度控制为80摄氏度,提取时间控制为120分钟,乙醇的体积分数控制在百分之十,固液比控制为1:12,粉料度控制为80目。  相似文献   

18.
研究温度对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的影响和离子液体回收问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浓度测定,得出温度影响效果和回收问题的结论。离子液体在溶解纤维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点,而环境条件对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的效率有较大影响,温度变化的影响最为突出,离子液体如何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最大效率的溶解纤维素,同时实现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还是一个难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为物理溶解过程,得到的产物保持了纤维素结构,离子液体可实现回收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9.
每年我国产生的废弃锂离子电池数量持续增加,实现废弃锂离子电池中贵重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具有很大的价值。本研究用葡萄糖作为还原剂来促进钴酸锂的酸浸过程,研究了葡萄糖投加量、酸浓度、固液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pH等因素对钴的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钴的回收率影响都较为明显,最佳实验条件如下: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1 h,硫酸浓度为3 mol/L,液固比为250 mL/g,葡萄糖添加量为10 g。在此实验条件下钴的平均浸出率为98.68%。表明利用硫酸-葡萄糖体系进行酸浸效果显著,降低了反应成本。  相似文献   

20.
虾,蟹壳聚糖溶液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怀芬  钱俊青 《科技通报》1998,14(6):441-445
分别对虾、蟹壳聚糖溶液在不同浓度、p H值、温度下对其粘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对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在溶液中蟹壳聚糖的降解速度比虾壳聚糖的降解速度快 ,在相同条件下虾壳聚糖溶液的粘度大于蟹壳聚糖溶液的粘度 .此结果对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胶囊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