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生于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的哈尔科夫省楚古耶夫市(现在属乌克兰),父亲是帝国的士兵。在接受了基础教育后,列宾先是向圣像画家伊凡·布纳科夫学艺,随后开始绘制教堂壁画、肖像画。1863年,列宾来到首都圣彼得堡,进“圣彼得堡美术学院”(或称“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六年里,列宾像恪守学院传统的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一样,惯于待在室内,在工作室里学习和研究古典艺术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格瑞兹(1725—1805)以其带有感伤色彩的,以农民生活为背景的风俗画著称。让·巴蒂斯特·格瑞兹于1725年8月21日出生在图尔农。有关他的早期生活已无从查考,我们只知道他曾在里昂学习绘画,约于1750年来到巴黎,入皇家美术院进修,师从著名的装饰画家夏尔·约瑟夫·纳特瓦尔。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他以描绘农民及下层市民而赢得声誉;他画中的人物均处于  相似文献   

3.
1874年,遥远的巴黎。莫奈展出了著名风景画《印象·日出》,印象派从此名声大噪。那时,与法国印象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另一波创新浪潮——“海派”——聚集在上海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等画家,因其作品的格调清新,而获各界一致好评。 “印象派”波澜 在法国印象派画家历史性成功后的1887年,一位年轻的日本人到巴黎学习美术,印象派成为其人生选择。印象派的外光写生画法赋予他无限的艺术激情,这个人就是黑田清辉(1866—1924年)。黑田清辉于1893年回国,立即在日本艺坛掀起巨澜。他以倾向于印象派的全新艺术观念,改造西画教学并创立…  相似文献   

4.
刘亮 《世界文化》2011,(12):12-15
伊萨克·伊利奇·列维坦(1860-1900)是俄国杰出的写生画家、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列维坦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美有非凡敏锐的感受力,他善于表现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朴素、内在的魅力,通过描绘俄罗斯人所熟悉的、处处可见的典型景物,表现人的思想、情绪,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列维坦多以黄昏、傍晚、暮色为主题,情趣谐和,意境幽邃,寓情于景,深刻而富有个性地表现了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生命的联系。他酷爱俄罗斯文学和音乐,把自己从文学和音乐中汲取的养分都糅进画作之中,开创了俄罗斯风景绘画的新境界。被誉为“歌咏大自然的诗人。  相似文献   

5.
假日     
假日〔美〕波特哈斯特许多著名的美国画家均来自辛辛那提,波特哈斯特(1857—1927)就是其中之一。波特哈斯特属于德国血统。在他从事绘画之前他的固定职业是插图画家。他的作品是强烈的墨尔本风格和印象派绚丽色彩的混合体。他出国学习三年,部分时间在巴黎度过...  相似文献   

6.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8,(10):12-13
基尔·布雷乔夫(1934—2003),本名伊戈尔·弗谢沃洛多维奇·莫热伊科。俄罗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电影剧作家、历史学家。生前曾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科幻作家联合会主席、俄罗斯国家奖励委员会成员、地理协会会员、电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先后当过《小技术员》、《化学与生活》和《如果》杂志编辑,以及高尔基电影制片厂的编辑。1982年获苏联国家奖,1997年、2002年获俄罗斯阿埃莉塔科幻奖。2004年被迫授第六届国际科幻文学奖(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奖)。  相似文献   

7.
“安杰莉卡·考夫曼自画像”安杰莉卡·考夫曼(1741—1807)是瑞士新古典主义运动初期的女画家,生前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她崇拜的世界名人包括德国的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温克尔曼,英国的肖像画家、艺术理论家雷诺兹,德国的伟大作家歌德以及意大利的著名雕...  相似文献   

8.
刘振刚 《寻根》2022,(4):88-91
<正>缪钺(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著名文学史家、历史学家。胡厚宣(1911—1995),河北望都人,著名甲骨学家。二人有师生之谊。缪、胡二人之交往,起于胡厚宣的中学时代,止于两先生逝世,前后70年。胡厚宣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培德中学。在培德中学,他遇到了国文老师缪钺。缪先生在培德中学开国文、国学概论及中国文学史三门课程,又指导学生课外读书,其间胡厚宣在国学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印度尼西亚著名女画家卡蒂卡(KARTIKAAFFANDIKOBERL)于去年年底应邀在北京、承德、桂林、阳朔、西安等地访问写生2个月创作了28幅绘画作品,并在中国朋友的祝福声中度过了令她终生难忘的60岁寿辰之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中国。卡蒂卡是印度尼西亚当代最有影响的画家,曾在亚洲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35-235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恒源祥香山美术馆承办的“‘师法自然’·2011画家写生作品展”于4月22日在恒源祥香山美术馆开幕。此次画展汇集了上海美术界i00余幅写生佳作,从这些厕家深入生活和贴近自然的写生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深入生活、拥抱自然的艺术轨迹。  相似文献   

11.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伊萨科夫斯基(1900—1973),原姓伊萨科夫,系俄罗斯著名的抒情诗人,属于农村诗歌中的新流派——斯摩棱斯克派诗人,开创了苏联时期歌颂农村新生活抒情诗歌的新阶段。他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美感人的诗篇和歌词,受到国家的高度评价和嘉奖。他的《有谁知道他》、《卡秋莎》、《边防战士回来了》等诗和诗集《诗与歌》分别获得1943、1949年斯大林奖。  相似文献   

12.
法国巴黎歌剧院以其历史悠久和富丽堂皇而闻名遇这,歌剧院顶棚上绚丽壁画的作者夏加尔却鲜为人知。夏加尔画展于今年2月1日至3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使中国观众能一睹大师的风采。马可·夏加尔(MARCCHA-GALL)是当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广为各国博物馆收藏。他与毕加索、马蒂斯既是同时代的人,也是朋友和同行,深受西方各国人民所喜爱,被视为等量齐观的艺术巨匠。马可·夏加尔于1887年7月7日诞生于俄罗斯维捷布斯克的犹太家庭。19O6年,在画家彭纳办的学校里接受现实主义画派的教育。以后又到圣彼得堡皇家美术保护公…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涅克拉索夫在1858年创作的著名诗篇《大门前的沉思》中,描写伏尔加河时说:“走上伏尔加河畔,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那回响着的是谁的呻吟?这呻吟在我们这里被叫做歌声……伏尔加!伏尔加!在春天涨水时期,你横扫田野,茫茫无际……”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这条发源于俄罗斯北方中央高原低矮的群山中的欧洲第一大河,流域面积相当于德国、法国和英国领土面积的总和。而伏尔加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含蓄地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历来被俄罗斯作家、诗人、画家所青睐。2006年,一位年轻的俄罗斯油画家创作了一幅再现伏尔加自然之美的《伏尔加河牧归》油画,使人们的注意力又重新转移到俄罗斯当代画家的现实主义绘画上来。这幅作品一经问世,备受俄罗斯画坛好评,油画的作者就是当代俄罗斯新生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德米特里。  相似文献   

14.
林乃桢,福建省莆田人。1986年考入厦门戏曲舞蹈学校(今厦门艺术学校)学习11988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厦门班学习;1993年毕业,于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任演员队的队长12000~2002年,在中央化管理干部学院(专科)学习;2002~2004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本科)。  相似文献   

15.
李跃娄·林贝·布昂加(LIYOOLIMBMPUANGA)是扎伊尔最负盛名的雕塑家,他不断探索用卓越的现代技法表现非洲的文化传统并取得可喜成就,在扎伊尔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变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他主要以金属,尤其是以铜为媒介在艺术世界驰骋,人们通常称他为铜雕大师。李跃娄1945年5月生于班顿杜省波洛波(BOLOBO)一个象牙雕刻匠人家庭,从小酷爱造型艺术。1958年过扎伊尔美术学院雕塑系,1963年考入奥地利格拉茨应用艺术学校,由于他超群的艺术天赋,旋即转入了维也纳美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贝尔多尼(BEILI…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正今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徐中舒(公元1898—1991),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1929年受聘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8年受教育部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学协聘,任四川大学教授,此后一直在川大历史系教书育人,著书  相似文献   

17.
<正>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继艾米丽·迪金森之后美国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在美国诗歌史上一直享有盛誉。她还拥有多重身份——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翻译家,曾获国内外多项诗歌奖项。因为童年的创伤和独特的艺术理念,毕肖普一直渴望寻找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庇护所。在旅途中她对诗歌里无根漂泊感的景观极尽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诞辰130周年。什克洛夫斯基这个名字早已为国内文学界及文艺理论界所熟知,但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我们似乎都更关注他人生的前40年,对他晚年的生活和创作却鲜少了解。  相似文献   

19.
读到标题中阿尔巴公爵夫人这个名字,人们不禁会想起西班牙18世纪最杰出的画家戈雅,和他最著名的两幅油画《着衣的玛哈》与《裸体的玛哈》(均作于1797—1800年),以及围绕这两幅油画所流传的闲言蜚语,画家与夫人之间的风流韵事等等。有人说如果没有戈雅,阿尔巴公爵夫人最多也只是历史学家中为数极少的人才能涉及的对象,广大群众和艺术爱好者绝不会对她感到太多的兴趣;如果没有公爵夫人,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法国文豪雨果在中国受到的尊敬和热爱,非比寻常。雨果毕生的著作,不论戏剧、诗歌,还是小说或论文,几乎全部被译成中文。然而,中国读者对作为一位出色画家的雨果却不甚了解,对此,的确少有提及,甚至更无具体细致的介绍。值此雨果诞辰200年之际,说说“画家雨果”。雨果的绘画,全凭自学。雨果并无意做一名画家,他只是将绘画作为丰富自己的一种手段,并以此自得自乐。雨果一生多次旅行,不论幼时随父辗转意大利、西班牙,还是19年流亡生涯在布鲁塞尔或太平洋英属小岛的游历,他均喜欢观赏风光,寻访古迹。19世纪30年代,在这段时间的旅行中,雨果开始认真速写,以铅笔或钢笔记录眼中所见,心之所爱。现藏巴黎雨果故居的《杜埃的警钟楼》 (1834~1836)便是当时的作品。从那时起,雨果作画便一发不可收。雨果热衷于中世纪后期的哥特艺术,对那时遗留下来的要塞古堡尤其着迷,且终生描摹不辍。在这些作品中,有许多对景写生的,如《欢乐的城堡》(1840~1842)或同期的《黑夜呐喊城堡》,也有许多是想象杜撰的,如1847年重画的《老鼠塔楼》和1866年《莱卡斯凯灯塔》。可是,不管写生或杜撰,雨果作画一如作文,都强调气氛的渲染和情感的宣泄,以人情的喜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